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一景)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教育在线 的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成立于2009年2月。系部以交大系统内各放射、核医学和超声医学三级学科专业为基础,以上海市重点学科和领先学科为依托,将教学培养和教学研究作为主要方向的系部。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工作能力和临床型研究能力的高层次影像专业研究生,指导临床专业学生掌握影像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学、了解医学影像技术进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1],满足我国在医学影像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的需求。

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组成。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新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成立,崭新的上海交大医学院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

自成立以来,医学影像学系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多个校级精品课程资助,开展多项教学建设项目,主编和副主编3部卫生部规划教材,承担各学制各专业的专业教学和市、校各级专业考核任务。

教学团队

目前有系部顾问4名,均为享誉国内外的影像专业资深专家,外籍特聘教授1名。系内拥有放射、超声和核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余位,硕士生导师近50位。骨干教师[2]中30%为教授或主任医师,40%为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60%为博士,40%为硕士,50%以上具有海外研修经历。

系部下设放射、超声、核医学教研室,在附属瑞金医院设系办公室,下辖教学研究中心和命题中心。

办学历程

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新的上海交通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上,组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将合作共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同年,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二医大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成立揭牌成立。附属宝钢医院改名为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上海市教委批准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学院—上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由上海市教委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重领导。

6月,医学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对二医大二级学院及相关部处开展自2003年教学评估以来首次教育教学整改验收工作,验收采取发展性教学评价,对学校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成效等内容进行验收。

2006年,医学院“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接受并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同年,上海交大医学院数字医学研究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药人文与卫生管理学院)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正式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本年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志愿教授领衔的“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7年,医学院妇产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干细胞研究所、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分别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开业。医学院中法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分别举行揭牌仪式。

2008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在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揭牌成立。本年度首次在学生中尝试国内外联合培养“MD+PhD”双学位研究生。医学院新增口腔粘膜病学、医学影像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视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相关视频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庄严宣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