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淡浦(阎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三访淡浦》是中国当代作家阎刚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三访淡浦
丁酉岁末有幸与来自全国的散文同好共赴揭阳,领略了富有特色的潮汕文化。更让我记牢了揭阳市榕城区东兴综合文化站,铭记了多彩的淡浦。
乘机抵达揭阳已是12月8日的下午,稍事休整便一同前往会场。原以为会场会是在一个雅致的大厅,却不曾想汉顺兄把我们一行拖到一片我不曾见识的老街区。低矮经年的房舍,厚实古朴的砖墙,平薄有致的盖瓦。这样的建筑风格的确让我耳目一新。我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其下定然是极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东兴综合文化站是一个回字型四合院。与其他预制建筑并没有多少不同。倒是办公区域让我颇感兴趣。进得汉顺兄办公室,一种南方文人气质的摆设让我惊艳。书画作品对称盈墙,书案四宝齐全,茶几上呈紫砂白瓷,一股陌生的炒茶香味与翰墨微馨相融,心情自然松爽,一身的旅途疲劳随香而散。刚落座,一位精干的小伙奉来一杯热腾的炒茶,那股翰墨微馨直透心脾。后来得知他姓黄名俊波,一位踏实的水墨画家。我报得姓名并告来自湖北宜昌,俊波兄立即就说他有一位要好的宜昌朋友。他说的宜昌朋友恰是我的老哥,宜昌市散文学会秘书长、书法家天一兄。我打通了电话,他们在电话里畅叙别情。这也为我多索要他的墨虾做了铺陈。
笔会开幕式后,就是我十分心仪的参观。我此来最大的心愿当是看看这与众不同的潮汕文化。除了建筑的不同,我强烈感觉到他们更注重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其中又以家族的文化传承为中心。淡浦的蔡氏家族在当地当属名门望族。走进蔡家祠堂,族龛上供奉着蔡襄、蔡菁等牌位,让人肃然起敬。我问汉顺兄,为何不将蔡京大人的牌位列呈。他笑笑说,蔡京同为蔡氏祖先,只因为他在历史上颇有争议因而没能入供。我就想,一个家族的爱憎当是极其分明的。这也许正是一个家族健康繁衍的精神支柱。只用堂门上一联就可说明:岐山落脉钟灵毓秀榕水藏龙聚宝堂;笙歌罄韵传祖德流远源长裕后昌。
出蔡氏祠门来,已是天色向晚。一轮斜照妆点这老房老院,那样的安静,那样的祥和,又那样的富有生气。迎着落叶的树影,端望紫蓝的天际,远空是蔚然中的红霞,你不由得想放喉一唱。仿佛是故地重游,梦里老家。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和怀情,不知是起于何时,因于何故。虽然,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甚至于音韵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隔膜,而又有那么一点点由内向外的格格不入。
走出宗祠小院,汉顺兄说那边还有可看的。我们一行右转进得一条小巷。小巷过去却是另一番景致。一条条悬挂的彩旗算是将我们由梦里折回。这无疑是汉顺兄有意安排的。宗族的理事堂前一个潮汕木偶剧台伫立在前,所有的表演伴奏、器乐响件全在一个拥挤的包帐里,分工明确,互不干扰。一时间,锣鼓响起,那个悬地一米来高的方孔在后台的精准提捣下,一对古装的木偶声情并茂地唱演开了,一招一式颇有唐宋之风。虽然我没能听懂半句,但那种才子佳人似的表演却是深入骨髓。其间,我一人绕到了院墙外的廊道上,一个长有少量水葫芦的池塘落下一塘的彩霞,将岸上一树紫荆花反衬得鲜活。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识得紫荆花。鲜而不妖,舒展却不张扬。我拍了几张照片,让一片晚霞任意妆点。
更让我不解的还在后头。组织者将我们一行领进了一个长有高大古榕和马尾松的安恬小园。那后面是一个简易的活动室。进门后我又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茶香:潮汕炒茶。一面墙上的乐器让我惊奇。有胡琴、有高雅的扬琴。这些弦乐和打击乐是极难调理的。我听一个弄音乐的朋友说,弦乐是最难把控的,手指一触差之毫厘却乐音不在。我根本就不知眼下这些乐器将由谁来把玩。待我们座定,却是一群淡浦乡亲披挂上阵。还是那身装扮,还是那些面孔,仿佛就是这淡浦泥土中的一分子。这其中就有我们的蔡老爷:汉顺兄。他抚弦引弓,身随心移,一曲和奏响遏行云。我是入心入神地进了那音乐的意境的。《一点金》《中秋月》《海棠花》如此三叠让我思绪远怀,遥想魏晋。这一拨土生土长的淡浦平民让我倍生敬意。他们亦农亦商,根植榕江之滨,却辟有一方心灵安放之地。他们置礼乐怡情,亦秉书画言志,好一个淡浦的优雅世风。
出了简易房门,我们又来到那片安恬的小园。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微风袭来,神清气爽。我们这群四方来客无不沉醉在这一片静默的享受之中。我与并行的几位如黎乐、如刘莉、如广伟兄等美女帅哥都在议论同一个话题:为什么到了这里就有一种要停下来的感觉,心顿然静下。这不是一种文化乡土的谨然维系又是什么呢?这种乡土文化的精髓,传承的是一个民族民间应有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方能再谈一点点淡定和一点点自在。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下缺少的精神支点。于是我们停不下来,我们仍在高速地追逐。殊不知那些眼花缭乱的诱惑早已堵塞了我们回家的路。
笔会期间,我又去了两次淡浦。一次是当天晚上在汉顺兄的召集下夜访淡浦。汉顺兄挥毫为我赐予墨宝。笔力雄浑,意趣玩味,足见兄弟国学功底之深厚。俊波兄的墨虾堪称一绝,随心几笔,虾形毕露,活色生香,有掬手怀抱的冲动。俊波兄还有另一绝活,他演唱的潮剧字正腔圆,情绪饱满。一首《三赞》传递出潮汕的浓郁乡风。低调内秀的老蔡主任让我敬佩,年过六旬,不离左右,陪将夜半,端水赐茶,照顾周到。据说老哥也书得一手妙墨,只可惜错过良缘,未能求得。
第三次去淡浦是临别的前一天傍晚。仿佛大家都还有一致的情结,那就是作别淡浦。我们一行又折将回来。车一甫到,我就脱团走过“洛阳桥”去观赏另一边的风景。充盈着夕阳的天空让丫叉的树枝绘成一副洪荒的图景。几个孩子在操场上打篮球,我上前与他们打招呼,他们礼貌作答。我再看池塘对面的那一片老房,一束斜阳从那人字形的山墙射过来,留下的是一片安然的金黄。这让我想到了年青时看过的一部电影,当那些飘荡在空中的黄手帕呈于我眼前时,一种幸福的召唤就会涌上心头,让我沉醉。我没有理由不祝福淡浦,不祝福这里的父老兄弟! [1]
作者简介
阎刚,男, 1962年9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