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上潭门(76)(袁明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上潭门(76)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三上潭门(76)》中国当代作家袁明秀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三上潭门(76)

去年冬天,接到远在博鳌的二姑和弟媳的邀请,我的心海一如被煮沸的水,翻滚着,蒸腾着,今年寒假总算有闲做回候鸟。孤陋寡闻的我,南飞途中,穷尽想象,脑海里也仅仅只有唐代李炎在被贬海南途中:“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的诗句,以及弟媳发回来的有限的椰岛热带风光视频。

在博鳌的每一天,我都像是在一场又一场雄伟而又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颀秀高大的椰子树、娇艳热烈的三角梅、涛声阵阵的南海、满载而归的渔船,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一种大自然的威力所吸引、所震慑,一次又一次被世世代代的耕海人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所感动、所震惊。博鳌半月,三上潭门,归来至今,我心里眼里,竟只有潭门渔港湛蓝的海水在荡漾。

初见潭门:宁静与美好

来博鳌的第七天,二姑带我去嘉积镇万泉河。归途,二姑特意绕道带我去潭门镇看船,此时,已是傍晚时分。

潭门镇位于海南省琼海市东部沿海。这是一个面积不足九十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万人的小镇。位于小镇东南部的潭门港,是琼海最大的港口,因为潭门的渔民世代从这里出发,到南海从事渔业捕捞,创造了长达数百年的远洋航海历史,因此,在海南,潭门又被形象地比喻为南海的海门。

二姑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知性女子,非常干练,且驾车技术相当熟练。我对潭门极其抽象的点断了解,都是在去潭门途中,由二姑一边驾车,一边讲述给我听的。

夜幕笼罩着大地,夜空下的潭门镇,连空气都充盈着浪漫的气息。

晚上八点,我们抵达潭门港。从车窗飘进来的温润空气中,骤然被扑面而来的浓郁的大海味道充斥着,弟媳快活地喊我,姐,潭门港到啦。

顿时,我兴奋地连每一根汗毛都跳跃起来。

站在港口人工修筑的堤岸,我的脚下,就是深深的港湾,深蓝的海水托浮着一艘艘渔船。就在我脚下深蓝色的海面上,一艘艘渔船连成一排排,一排排渔船连成一片片。它们比两层楼还要高,在苍茫的夜色的笼罩下,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就像是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将士,天蓝色的船身与海水的颜色浑然一体,我必须仰起头,才能看得见被海风吹的猎猎作响的彩旗。

这样近距离的仰视如此巨大的渔船,我惊呆到说不出一句话,我的心被强烈的震撼了。所有白天看到的大海的明朗与瑰丽,所有白天远距离看见过的波浪中渔船的轻盈与无畏,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港口,心中只剩下了难以抑制的恐惧与敬畏。

我实在想象不出,世代靠海吃海的潭门人,在远航耕海的时候,在面对一片漆黑的汪洋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境。

不知什么时候,泊车回来的二姑站在我身边。良久,二姑轻声说,走吧,我带你去看老港口。

二姑和我并肩漫步的长长堤岸,就是不算宽阔的街道。我们的左侧,是热闹的夜市,灯光璀璨,人声鼎沸,此时,正是夜宵时段,每一间海鲜店都坐满了吃海鲜的食客,空气中漂浮着令人垂涎的海鲜味道。我们的右侧,则是宁静的港湾,渔船上不时闪烁的灯,把红绿蓝相间的光,静静地洒在深邃的夜空和宁静的海面,归航的渔船在安静地呼吸。水汽中,迎面扑来的又是令人沉迷的大海的气息。

二姑在一个巨大的圆柱门前停下脚步,我随之仰起头,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用原木铸造成的巨型圆柱门,约有两层楼那么高。四个门柱,稳稳地立在四个圆形的大石头上,呈对称状分列在两侧。门楣是一块矩形原木板,借着街灯,不难看出木板上鲜红的“潭门故事”浑厚字样。四个门柱的顶端,分别是四个灯塔造型的顶。门柱的左右两侧高高的横木上,分别是左右对称的六根船桨,每一支船桨末梢,都挂着一个小铜铃,海风拂过,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整个大门所有的原木,历经海风的浸袭和雨水的冲刷,沧桑的犹如一位百岁老者。在圆柱门的附近,一块“排港村老渡口”的巨石赫然稳稳立在堤岸,一个小亭也安静地伫立一旁。夜的宁静,给渔港增添了一种深邃的美感。

站在这个巨型木门前,浓浓的鱼镇风情扑面而来,让我领略到的,是这个古老鱼镇的悠久历史。

二姑告诉我,这个港口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刚才看到的渔船,是在近海作业的船只。远洋的船只,是停泊在对面的新港。每天清晨,归航的渔船捕捞上来的鲜活海鲜,就是一筐筐从这个大门抬上岸,买卖双方就在这个港口上交易。你别看潭门镇小,它实在是不简单啊。说它不简单,一来是这里有“千年渔港”的美誉,早在宋元年间,潭门人便开始组船队出海,在南海海域打鱼谋生;二来,对面新港的远洋作业的渔船,作业的范围都是在南沙、黄岩岛一带。

黑夜里的潭门港,宁静与喧嚣并存,古老与现代共融,起点和终点交汇,宁静而又美好,在我的眼里,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

弟媳说,海南最美味的海鲜在潭门,她一直惦记着要请我吃一顿最美味的海南海鲜。仅仅见过夜晚的潭门港,我一直惦记着要亲眼目睹日光下的潭门港的模样。就这样,两天之后,我们再上潭门。

弟媳骑电动车带着我,我们迎着温润的海风北上,不过十五分钟,就再次来到潭门镇。

清晨的潭门镇,天与海连成一片,树与草碧成一洲。树林与草地相映成趣,蓝天与海水相得益彰。这个与现代都市仅一步之遥的海港,那一边高楼迭起,这一边,传统依旧。

我们到潭门港的时候,码头上热闹非凡,这是潭门每日的“早市”。每当有渔船载着鲜鱼靠岸时,热闹的“收鱼”现场总能引起人们的围观。渔民将鲜鱼经过“潭门故事”大门抬上岸,鱼贩操着大杆秤现场称重,然后就是一番热闹的讨价还价,附近的市民兴奋地挑选自己喜欢的食材,头戴斗笠的妇女在一旁等待着运货生意。

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鱼虾,每一种都是一份佳肴,进进出出的渔船,忙碌的渔民,丝绒般的海面,一幅幅画面,构成了千年渔港独有的风韵。

[1]

作者简介

袁明秀,笔名冷月无声,女,回族,小学教师,陕西省旬阳县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