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人之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人之敌,汉语成语,【拼音】:wàn rén zhī dí,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1]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等传评》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

【近义词】:万人莫敌

示例:

明沈采《千金记·励兵》:“智勇多能,学剑学书俱未成,待学万人之敌。”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论》: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程昱献计曰: ‘云长有万人之敌,非智谋不能取之! ’ ”

典故 

timg?pacompress&imgtype=0&sec=1439619614&di=8beb0cd7fd850d9569f7c718c0afbe3e&quality=90&size=b870_10000&src=http%3A%2F%2Fbos.nj.bpc.baidu.com%2Fv1%2Fmediaspot%2Fa6b9d25ca5c6ce7282469d57860846cf.jpeg  原图链接] 来自360图片

典故一:

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征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刘备袭击益州,丞相掾赵戬公开表示:“刘备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他不善于带兵打仗,每战必败,逃命尚且来不及,哪里还有图谋别人地盘这样的能力呢?益州虽然疆域不大,但四面都是险固的要塞,利于防守。刘备是很难占领的。”

征士傅干却表示:“刘备宽厚仁义,为人大度,能让人心甘情愿为他卖命。诸葛亮通晓治国之道,正直而有谋略,能成为刘备手下的内政高手;张飞和关羽勇猛无敌而又讲究义气,都是武艺高强之人,他们能为刘备冲锋陷阵。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以刘备的雄才大略,再加上这三个人辅佐,怎么不会成功呢?”

典故二:

项羽因祖上封地项城而得项姓,祖上几代都是楚国名将。自年少时叔父项梁就指导项羽习文练武,但项羽学文没有长进,剑术也无丝毫进展。项梁责备地说:“你学什么都学不好,真没出息。”

项羽理直气壮地说:“识字只不过记记姓名而已,剑术只能对付一个人,都没有什么意思。我要学,就学可以敌万人(万人之敌)的学问。”

项梁听了很惊奇,于是教他兵法。项羽对学兵法非常喜欢,可也只从大的方面学,并不深究那些繁琐的细节。

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到会稽,渡钱塘江,项羽和项梁也在旁边观看。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浩浩荡荡,威严盛大,他暗暗指着秦始皇说:“此人我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吓得捂住项羽的嘴巴。从此,项梁认为项羽以后必定能成就大事。叔侄暗暗积蓄力量,以报秦杀祖之仇。

过了几年,大泽乡爆发反秦农民起义,项羽叔侄也在会稽起兵响应,凭借项羽的勇猛善战,在短短三年内,就从一支力量微薄的小起义头目而成为各路诸侯统帅,诸侯威服,天下响应,项羽分封王侯,政令群雄,号称西楚霸王。[2]


视频 

成语故事 第188集 万人之敌

参考资料 

  1. 万人之敌 第一范文网
  2. 万人之敌成语故事 历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