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条小河边,倾听流水的声音(闫杨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条小河边,倾听流水的声音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一条小河边,倾听流水的声音》中国当代作家闫杨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条小河边,倾听流水的声音

我实在愿意亲近这些流水,在这离乡千百里的地方,在这似乎永远走不出的山的世界里,有了这么一条去往远方的河流,总是给人一种念想,一点希望。

这也许还是在这连绵无尽的大山里,生活过和正在生活着的人们,祖祖辈辈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恋着这方热土,向往别样的精彩。

信步走过的岸边上,杨树枝头,稀稀拉拉,挂着一些黄叶。三片五片,正自翩然落下,落入我的眼帘,拂扰我的头头。

有的静静地睡在了岸边,有的随水流缓缓飘向远方。

如人的命运,一起出发,不同的归宿

捡拾一块小石子,抛向河水的中央,改变了小石的命运,留下一点我曾来过的印记——在这里,再美的,不同于我故乡门风景里,我只是个旅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还能又一次站在这里,看水流向南,观草长花开。

有人说过:“李白、岳飞住过的地方,叫做文化古迹,我们住了一辈子的地方又叫什么?”大多数人应该如我一样,不一定甘于平庸平凡,但最终却可能并未有太多的超越。

借了丹江这美好的名称,和这清洁无染的水流,以及秦岭大山的苍茫高广,我以一枚小石的去向,暂且留存一点李白、岳飞一样的手笔,书写内心一直以来不曾放弃的,生命历程上的努力向上。

刘亮程一锨土、一泡溺,就算作自己也在改变世界;南美洲的一只蝴蝶,展翅之间,可能引起太平洋上一场飓风。那我的扔进小河的一枚石子,未必不是也在塑造着什么:也许,千百年来,这石头一直在这里,听闻水声,沐浴阳光,看惯风月流转人情变换。如今,却因我而沉落水底,与鱼虾为伴,饮尽清凉;或者随水而下,漂驻到另一个未知的地方,开启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命运——如果石头也有生命的话。

我以种种类似的琐屑,证明在我此生里,某一时刻,某一地方,我曾经来过,在这里,有着我生命浓浓淡淡的痕迹。无论轰轰烈烈,还是平平常常,每一时刻,每一举动,都是生命的过往。如高楼上的一砖一石,甚至只是一点水泥灰渣,却都是这楼上的必须;亦如高山上的细草碎土,大海里的点点浪花

我人世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诸多同伴们,古今中外如我们一样的人们,未必就不是这样生,然后这样去。《瓦尔登湖》里,梭罗每日的煮食苹果猎取獾狸,“漫步在林肯镇无边无际的栗树林里”,哪一桩是所谓伟大的?哪一件不是日常里再庸凡不过的?但这简单的文字里,藏存着怎样绝决的态度,和高远睿智的思考?

思绪重新回到小河边。

一个叫做“板桥”的小镇,依傍在河水的西岸。

夜宿小山村,总有明澈如水的月亮,透过窗子,照在我的床边上,金子一样的味道。

每晚都是一觉好睡,一夜好梦。

五更头上,竟能听到清晰的鸡鸣,哦,久违了的乡村!

这里是板桥,镇南头,某家单位的墙壁上,刻凿着温庭筠的《商州早行》,画面古朴,诗味绵长。

[1]

作者简介

闫杨虎,宁夏彭阳人,浙江德清三中(高中)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