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岩》是南宋宰相郑清之的作品。宋庆元府鄞县人[1],字德源,号安晚。初名燮,字文叔。郑若冲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少曾从楼昉学,以能文极为楼钥称赏。历官国子学录、太学博士。与史弥远同策立理宗。累迁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绍定六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初,召还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时号“小元祐”。次年拜左丞相兼枢密使。逾年疏请去职。淳祐九年累复左相。十一年致仕。卒谥忠定。

一岩

作者简介

南宋晚期,宋理宗时期,政局稳定,其中丞相郑清之居功至伟,辅佐理宗变革图新,做出卓越的贡献。郑清之还是丽泽学派的学者,又是当时文坛重要的诗人,引领政坛到文学界新气象。

北宋和南宋时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官僚、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特质,南宋晚期郑清之就是这种复合型文人。众所周知,郑清之身居位高权重的宰相之位,不仅是当朝举足轻重的名臣,又是当时不可忽视的学者和文人,作为一位文人,郑清之更是得到文学家楼钥的认可。

纵观郑清之的诗作,体现竞争性和戏虐性的特点,尤其以禅悟诗和梅花诗艺术价值最高。另外,郑清之在诗文创作方面有自觉地身份意识,他强调诗人的时候不带有宫廷的色彩。他又关注诗坛,爱护诗人,与友人竞技场唱和,他是那个时代文坛的主角,与友人和社会诗人一起将诗坛重振雄风。

在诗学方面,郑清之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他推崇苏黄,钟情于江西诗学。他的诗追随黄庭坚奇崛的诗法,深受后者笔法的熏陶,在风格上也有共通之处。在练字方面,郑清之可谓精挑细选,用最恰当的文字叙写诗意,体现诗人创作谨慎的态度。

郑清之有钟爱禅诗的爱好[2],这与其精神世界和思想追求存在很大的关系。他钻研儒学,又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能体现其身后的佛学修养。另外,由于郑清之身处官宦,诗人逐渐开始出现慕禅的倾向,也是一种修心的方式,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更是诗人自我治愈的方式。

另外,郑清之的诗还体现出鲜活灵动,有活风趣的诗风,这让其诗歌具备可读性和传播性。总之,郑清之的诗在南宋晚期具备深远的影响。

视频

一岩 相关视频

古代十位鲜有人知的才女的十首诗词
经典古诗大串烧诗词配乐成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