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雷战》焦晓雨执导电视剧(第41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雷战》是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山东卫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焦晓雨执导,吴樾何翯郭昊伦张立于海董姝主演。该剧讲述了赵化龙等爱国人士在日军侵华时灵活巧妙地运用地雷战术抵制日本侵略者的传奇历史故事。该剧于2015年8月3日福建综合频道首播。[1]

剧情简介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胶东半岛海阳地区人民配合八路军展开敌后作战。村民赵化龙阴差阳错地毁掉了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赵化龙优异的表现使他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习归来的赵化龙如虎添翼,根据每一次的战斗总结经验,在不同的战斗中研究发明不同的地雷,制造出一个个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炸得敌人胆战心惊,赵化龙也在战争的磨砺中成长和强大。小泉煞费苦心地请来排雷专家井上和赵化龙斗法;军区派来了化学专家汪霞协助赵化龙对付井上。日军几次击退游击队,赵化龙总结教训,在汪霞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地雷技术,使井上无计可施。解放海阳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赵化龙带领游击队为攻城的八路军主力扫清障碍,小泉守城部队战败,被炸死在地雷阵中。赵化龙和他的部队又开赴新的战场。

角色介绍

赵化龙 演员 吴樾

海阳村民,阴差阳错下毁掉日军少佐小泉设计的阴谋,救出了根据地派来发展敌后游击队的李国强。后因自身优异突出的表现被派到军区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学成归来后的他从各种战斗中总结经验,制造出一个个叫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场。

汪缜 演员 董姝

汪缜,指导员,受军区指派,协助赵化龙对付日军的化学专家。后被日本鬼子抓住,严刑拷打下仍是不屈服。

赵二壮 演员 柯伯龙

赵化龙发小,从小一起长大,性格憨厚、为人率直,有着叫人心酸的坎坷经历。

幕后花絮

  • 《地雷战》中,吴樾首次出演农民。
  • 吴樾透露,为了追求逼真的效果,片场几乎全是真的炸点,而所有炸点他都亲自去完成,不用替身。
  • 该剧拍摄时正值严冬,可谓顶风冒雪,条件极其艰苦。不仅如此,由于剧情需要和导演对艺术的追求,大量危险爆炸戏和武打枪战戏很多,虽然各部门尽力避免事故,但还是难免受伤。
  • 吴樾自从进组后,两个多月期间一天未休,每天拍戏都在12小时候以上。期间因为意外被炸伤后依然坚持拍摄。
  • 《地雷战》一部剧下来用了近千斤炸药,单单“攻陷海阳”一场戏就用了60多公斤炸药。

剧集评价

电视剧版《地雷战》不论从情节内容还是人物情感上对这段传奇历史都有了更丰富的描述和扩充,剧中角色个性鲜明。(南报网评)

相对于经典的电影版《地雷战》,电视剧版《地雷战》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了抗战时期胶东人民用智慧、勇敢谱写的神奇历史。不只向经典致敬,更打造了一种情怀,进一步让年轻人体味抗战的艰辛,感受民间智慧的重量。(腾讯娱乐评)

该剧凭借“不雷人不做作”的真实抗战,巧妙的情节设计,鲜活的小人物塑造,细腻的感情线与豪放的兄弟情交错融合,勾起了中老年群体对红色经典作品的怀旧感情,同时凭借巧妙的感情设置又非常符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将红色作品与当下创作环境进行巧妙的结合。(网易娱乐评)

第41集介绍

山雨欲来风满楼,日军即将派出特战队剑指索庙镇,届时八路军将会迎来一场恶战。鹿死谁手,尚且不知。

赵化龙进城找李连长,商谈造反一事,几个跟随李连长的部属都是热血好汉,对无恶不做的日军深恶痛绝。

易连长的一个部属凑巧站在门外,偷听到李连长在跟赵化龙谈造反,赶紧奔回易连长身边,简单将听到的内容说了一遍。

易连长听完部属的话,立即找姜团长汇报,姜团长其实早就对日军不满,听完易连长的话并无任何动作。也不捉拿赵化龙,而是客气有礼向赵化龙打招呼。

高桥忽然造访团部,易连长欲向高桥举报赵化龙,姜团长立即拔枪打死易连长,谎称易连长是八路军的奸细,高桥信以为真,训了姜团长几句离开团部。

姜团长机智果断,杀害下属为赵化龙化解了危机,实是明智之举。

高桥亲率部队,联合特战队以及姜团长,直奔索庙镇,一行人在路上遭到八路军袭击,八路军显然是有备而来,装备齐全弹药充足,日方被逼得藏在土坡下方不敢探头。

高桥命令柳下施放毒气,柳下发现风向不对,不敢施放毒气,免得误伤己方。

八路军越战越勇,处于绝对的优势,日方已经无法扭转败局,高桥不敢恋战,怆惶带队撤退。

攻打索庙镇的计划失败,高桥领兵不力,怀疑内部有奸细,八路军事先埋伏在日军必经之路,定然是有人通风报信。

高桥吃一堑长一智,托咐姜团长训练日军士兵,扮成百姓打入敌方内部刺探情报。

姜团长让几个日军士兵穿上百姓衣服,戴上白毛巾,其实当地的百姓少有戴白毛巾,姜团长故意让八路军区分出扮成百姓的日军。

三个日军士兵受训结束,穿上百姓衣服,戴上白毛巾,拉着一车木板车进入赵家庄地界。在田间地头假装干活的二丫和二壮火眼金睛,见三个百姓佩戴少见的白毛巾,已经猜到三个百姓是日军所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