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津观众是最好的老师”(李锡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津观众是最好的老师”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天津观众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当代作家李锡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天津观众是最好的老师”

天津人爱曲艺,许多人从小就喜欢听歌听戏,曲艺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直至今日,某些全国性的曲艺品种,市场呈现萎靡趋势,而在天津却依然有大批的观众听众,有着广阔市场。因而,曲艺在天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天津人不仅热爱本地戏,培育本地戏,对外来剧种也是热情接纳,以“海量”容纳外来的剧种,比如越剧豫剧河南坠子等,在天津都拥有一定的市场。浙江宁波的“小百花越剧团”组团后首次到北方演出,就选择了天津。他们从1994年开始多次来津交流演出,观众反响热烈,往往座无虚席,许多天津人成了越剧的“票友”,甚至和越剧演员交上了朋友,令远在千里之外的浙江人十分感慨。

天津不仅本土“盛产”优秀曲艺人才,而且也培养了大量外来演艺人才。幽默大师侯宝林生前说过:一个“角”,只有在天津唱红,才算是真正唱红,才可能成为名角。过不了天津观众这一关,别想出人头地,为什么?因为天津人不仅爱戏,而且懂戏,是内行,见识名角多,品位高。二、三流的水平,天津人看不上。有时天津观众不“就合”,敢叫倒好。观众给你叫倒好,说明你的功夫没到家。许多艺人成名之后深有感触地说:“天津观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话绝不仅仅是一般的“客套”。

天津不仅是培养曲艺人才的沃土,也是把曲艺品种从“下里巴人”培植为“阳春白雪”的沃土。

早在20世纪20~40年代,天津的戏剧舞台空前繁荣,唱京戏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说评书的,汇聚津门,一时间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各大游乐场生意红火。一代京剧大师“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名老生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周信芳等,评剧演员刘翠霞、白玉霜、花玉兰等,河北梆子演员小香水、金钢钻、刘庆奎,曲艺演员张寿臣、侯宝林、花四宝、乔清秀等名流,轮流在津献艺,更加推动和确立了天津曲艺在全国的主导地位。

天津京剧人才济济,天津的老一辈表演大师杨宝森、孙菊仙、厉慧良,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著名演员康万生、董文华、邓沐玮、杨乃朋、孟广禄、李维康、王平、李佩红等等,他们都是天津京剧的“招牌”和“台柱子”。

京韵大鼓是重要的曲艺品种。20世纪初,与名家谭鑫培、双厚坪一道被称为“艺坛三绝”的京韵大鼓艺人刘宝全,一生对京韵大鼓艺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革新改造,使之日臻完美,成为刘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有“鼓王”美誉。刘宝全在曲艺界影响很大,在京韵大鼓圈内,几乎是“无人不学刘”。白云鹏则根据自身的嗓音特点,独辟蹊径,创立了白派大鼓,他的代表节目以《红楼梦》故事为最多,如《探晴雯》、《黛玉焚稿》等。

继刘宝全、白云鹏之后,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集各家之长,创造了“骆派”京韵大鼓,使这种艺术形式更加深入人心。骆玉笙1914年生于天津,4岁即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登台卖艺。1936年7月回天津,先后在“中原游艺场”、和“小梨园”演出,不久唱红,人们称她为“金嗓歌王”。骆玉笙音域宽广、嗓音甜美、唱腔委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她的代表作有:《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哭黛玉》、《孟姜女》以及新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长征》等。骆玉笙生前长期担任中国曲协主席,对推动我国曲艺事业的发展贡献颇多。

此外,天津的曲艺戏曲名家还有许多,例如单弦女演员石慧儒、马增蕙,京东大鼓演员刘文斌、董湘昆,天津时调演员王毓宝、河北梆子演员王玉馨等。

解放以来,在海河水的滋润下,天津又涌现出一大批影视、音乐、歌唱、小品演员,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1]

作者简介

李锡文,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