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智勇西王怎么战死了?(侯文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智勇西王怎么战死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智勇西王怎么战死了?》中国当代作家侯文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智勇西王怎么战死了?

萧朝贵是最早的拜上帝会成员,其智勇双全并非浪得虚名,永安建制晋封西王八千岁,地位仅次于洪杨也是铁板钉钉,惜在昙花一现,流星飞逝。怎会如此呢?听我说来。

领袖冯云山被捕入狱,洪秀全又不在场,会众人心浮动,议论纷纷,鼎沸开锅,大有散伙之势。会众群龙无首之际,双凤朝阳的杨萧靓丽登场了。萧朝贵假托天兄耶稣下凡,稳定了局势,坚定了信念,固定了斗志。他首先神化洪秀全,拥戴洪秀全为太平圣主,号召会众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情绪火焰一旦点燃,其必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凝聚了人心,直到天京事变,这一神话方才破灭。而天国却再没有新的精神信仰作为支配会众意志的支柱,所有人心变得涣散。

当时的萧朝贵已为一位号召力巨大的救世主,拜上帝会以秘密宗教结社开始逐渐演变成政治性质的反清组织,最后又成为武装抗清的思想政治支柱,萧朝贵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每项重大事件,他动辄天兄下凡,作出指令或决策。他以极大魄力组织会众,发展力量。他和杨秀清统一部署,精心筹划,准备武装起义,发号施令,统揽全局。这充分表现了一位极其机智、极有头脑、极为稳重、极具谋略的起义发动者和领导者的风范和魅力。这是大智慧,大格局,大谋略,不是山村野夫所能企及,即使洪冯当时也未想到此一计谋,假如想到,洪冯也会假扮天父天兄下凡,那么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洪杨内讧。 团营之时,面对张钊一伙“妖人”的猖狂破坏,萧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伪托天兄下凡,一针见血地揭露张钊阴谋破坏的险恶居心,撕去其“敬拜上帝”的伪装,还其“乃是盗匪”的本来面目。同时苦口婆心地教育会众,坚持革命情操,勿改革命初志,终于斗倒了奸险的敌人,保证了团营大业的顺利进行。由此看到了萧朝贵明辨是非、识别真伪、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政治才干。

进军途中,杨萧联名发布檄文《奉天诛妖救世安民檄》、《奉天讨胡檄》和《救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它旗帜鲜明,气势磅礴,号召民众推翻清朝统治,大家“同心戮力,扫荡胡尘,”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其影响巨大,对团结人民,孤立敌人,推动革命胜利,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它既分化孤立了敌人,又动员了天地会及贫苦农民纷纷加入太平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怎样处理太平军和天地会的关系?萧既坚决打击叛变投敌、为虎作伥的张钊、田芳一伙,同时又真心团结“皈依真道”效忠革命的罗大纲、苏三娘等人。进军中,萧朝贵身为"前军主将",而罗大纲却屡为先锋。因萧的充分信赖,紧密配合,罗大纲得以发挥其敢攻坚、善速战的军事特长,一路斩关夺卡,化险为夷,为全军杀出胜利前进的道路,卓著战功。

萧朝贵军事能力当然非常突出,李秀成将其概括为八个字:“勇敢刚强,冲锋第一。”就连地主文人也对其多怀敬畏兼具心理:“为人极骁勇,勇悍善斗。”每次临敌,“遇战当先,”“亲身迎斗,往来如飞。”人皆评价萧孔武有力,出战不避枪林弹雨,勇于冲锋陷阵,攻必克、战必胜,是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直跟冯云山、石达开媲美。下面的几次战役足可窥斑见豹。

桂平蔡村江之役是刚刚团营的会众和清朝正规军的首场大战,清军清远镇总兵周凤岐和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率兵千余,分路进犯金田,阴谋摧毁洪杨的团营基地,破坏起义。杨萧协助洪冯组组织领导了此一反击,他们兵分三路,包抄合击。杨驻守王谟烟村牵制敌人,萧埋伏于金田东南侧监视敌人,洪冯进驻金田居中策应两翼。清军深入鸡母岭时,三路人马同时奋起,围困敌人于望鳌岭,激战终日,清军大败。伊克坦布策马夺路逃走,萧朝贵率军奋勇穷追,阵斩伊克坦布,毙伤敌军官兵数百人。然后,回师灯盏桥,大败周凤岐部,黔军“七营相率宵遁。”此役鼓舞了团营将士,大灭了清妖威风,奏响了金田起义誓师礼炮凯歌。其后,萧作为前敌指挥,东进西出,乃至迎来大败清军向荣部于官村的著名战役,也是萧冯趁心应手的得意之作。此战萧冯快速行军,大胆穿插,偏师则佯攻莫村,牵制乌兰泰,策应主力作战。向荣军被突袭,仓卒应战,阵势全乱,且天雨淋漓,火药尽湿,枪炮无法施放。太平军挥舞刀矛,左右冲杀。清军夺路狂奔,丢盔卸甲,全线崩溃。萧朝贵率兵猛追,铁流倾泻三十里,大胜凯旋。又连夜出动千人劲旅,手持刀矛,赤膊赴敌,全歼向荣军,击溃乌兰泰部,夺获军资饷械甚丰,金田起义以来,胜利前所未有。萧冯临危不惧,英勇果断,敢于攻坚,迅速取胜,实在非同凡响。

前军主将实则就是开路先锋,萧统帅陆路大军,轻装疾进,抢关夺卡,指挥罗大纲率领前锋,声东击西,攻克并进驻永安州城,休整部队,健全官制。永安突围北上,萧督率几千太平军反击乌兰泰的追袭。萧冯居高临下,发动凌厉攻势,歼敌四五千人。清将长瑞等四总兵毙命,乌兰泰也堕崖受伤,仅以身免,打垮了广西清军主力。萧朝贵统帅前军进入湖南后,“所攻必克”,节节胜利,连克道州等十多座城市,直抵长沙城下。萧率部诱敌作战,强攻长沙,连破清军营盘多座;杀总兵福诚及清将数十人,清兵两千余人,缴获弹药四千余担,击溃清军长沙防线。萧朝贵指挥天兵猛攻南门,弹片横飞,火光冲天。12月,萧朝贵亲临前线,在妙高峰执旗督战,指挥炮兵轰击,不幸被敌军炮弹击中胸部,回营后伤势太重,虽经多方医救,未能治愈,年仅三十二岁。

萧朝贵初露头角,中道而逝,犹如昙花一现,迅即凋谢。那么名将之花为何凋零如此之速呢?其实那是他的性格注定使然,因其骁勇善战,遇敌前突,屡见不鲜,而众矢之的的擒贼先擒王是作战的准则,冲锋陷阵的先锋大将危险性就比别人高出百倍,陨落则是迟早的事,何况善战将领往往好战,萧还是性情刚烈的好汉,他不善保护自己。[1]

作者简介

侯文君,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