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T-37A水陸兩棲輕型戰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37A水陸兩棲輕型戰車原圖鏈接來自 hobbyboss 的圖片

T-37A水陸兩棲輕型戰車為二戰時期,蘇聯的一款水陸兩棲輕型坦克,該坦克亦常被簡稱為T37。在美國,也有一款同樣被稱為T37的戰車,但其種類為輕型戰車且僅處於研發階段,和此處所稱之T-37A無任何關聯。T-37A系列是世界上第一個投入量產和使用的水陸兩棲坦克[1]

該坦克以先前所設計製造出來的英國維克斯小戰車和其他水陸兩棲戰車為基礎。該坦克於公元1933年至公元1936年止被大量生產,直到被以其為基礎、更為現代的T-38所取代。總之,在這四年的生產時間,總共有2552台T-37A被製造出來,包含其原型車。

在紅軍,T-37A使用在多種任務之中,例如:通訊、偵察、支援步兵,和防禦單位等任務。在蘇聯入侵波蘭和對芬蘭冬季戰爭中,T-37A被大量使用。T-37A也曾使用於德蘇戰爭初期,但和前兩次的作戰不同,它們在蘇德戰爭中遭受巨大的戰損。倖存的T-37A到公元1944年前,都在前線作戰,之後則轉用來當作訓練用車輛或輔助防禦單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歷史

由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買下的公司-卡登-洛伊德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英國參謀部的要求開發出輕、可漂浮的坦克(A4E11等),其中的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吸引了英國參謀部的目光。在1931年四月,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在對媒體的展示中以該戰車進行了幾次成功的測試。 媒體針對該戰車設計和測試的出版物引起了紅軍農工機動與機械化部門(UMMRKKA)的關注,因其較小的油箱非常適合紅軍的新軍備政策,且可能能夠取代從未參與任何戰鬥的T-27小戰車。在列寧格勒的布爾什維克機械化設計與試驗部門(OKMO)工廠,取得由全俄羅斯合作社(ARCOS)上交的報紙,紀載了英國小戰車相關的照片和技術規格。利用可得的資訊,蘇聯的工程師發現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的動力設備是來自卡登-洛伊德公司生產的輕型拖拉機,推斷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整體的布局也許與卡登-洛伊德公司出產的輕型拖拉機相似。據此,鴨(俄語:Селезень)計劃出現,目標是建造一個以英國原型布局為基礎的水陸兩棲戰車。首個鴨計劃原型車-T-33,於1932年三月被製造出來,並在測試期間表現出良好的漂浮能力,但是T-33在其他測試中的表現並不令人滿意,且對於蘇聯當時現有的軍事工業來說太過複雜。因此,它並沒有被大量生產或裝備。

T-41和T-37

在製造T-33之前,蘇聯決定擴大製造水陸兩棲坦克的規模。除了列寧格勒的OKMO和為紅軍生產裝甲載具的全蘇聯汽車聯盟(VATO),都被轉移去發展和生產水陸兩棲裝甲載具。結果,由N.N. Kozyrev監督的VATO第2工廠,生產出以T-27動力設備為基礎的T-41水陸兩棲戰車,重3.5公並使用GAZ-AA引擎。T-41的傳動系統與T-27幾乎完全相同,他們亦在T-41的動力輸出裝置加上採用剛性齒輪離合器,用來停下傳動機制,用以停下戰車和關閉引擎。T-41的底盤部分借鑑了T-33,而履帶則完全自T-27移植而來。此時,位於列寧格勒的OKMO的工人們,開發出一個比T-41更符合蘇聯軍方要求的水陸兩棲坦克,並命名為"T-37"[2]。T-37與T-41使用同樣的 GAZ AA引擎、同樣的傳動系統和克魯伯制的的底盤(其為蘇聯首次與威瑪德國科技合作的其中一個結果),並在T-37上廣泛使用汽車的零部件。雖然T-41是實際為軍方所生產的,然而數量卻很少,而經過試驗和戰場考驗的的T-37由於各種細微的錯誤和不完善的設計過程而在未來遭到停產。

與維克斯的交易

之後,充分分析的英國原型的機會出現了。由於英國軍隊拒絕使用維克斯的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儘管他們被用作試驗用車輛),因此該公司決定尋找國外買家。而蘇聯在公元1932年四月就表明對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感興趣,因此在公元1932二月五日經由全俄羅斯合作協會的Y. Skvirskiy代表下,向維克斯下訂購買了八輛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在交貨方面,可說是相當順利,公元1932年六月,維克斯已經將首批完成生產的兩輛戰車,以船運的方式送抵蘇聯。

蘇聯在這些審視這些英國貨戰車後認為,T-37是維克斯-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的複製品。然而,如果更仔細地去比較兩者,其實會發現T-37A與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兩者其實具有很大的差異,但卡登-洛伊德超輕型戰車設計的確影響了蘇聯T-37原型。

視頻

T-37A水陸兩棲輕型戰車 相關視頻

國產水陸兩棲車演示
價值3000萬的水陸兩棲戰車,看看這懸掛系統,秒殺各種豪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