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齊長城遺址

中文名稱 : 齊長城遺址

外文名稱 : The Great Wall site

地理位置 : 山東省中部

氣候類型 : 溫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       長 : 618.893公里

齊長城遺址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築的軍事防線。始建於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經齊靈公齊威王不斷增修,至齊宣王時基本完成。後來齊王又加整修,先後歷經400餘年。

西起黃河,東至黃海;東西蜿蜒千餘里,幾乎把整個山東南北分為兩半。經實地測量齊長城全長618.893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

現膠南、黃島境內齊長城城垣早已傾圮,但仍有多處遺蹟可尋。其中,市美鄉徐家前夼北嶺,六汪鎮山周村北嶺均有600多米長的殘垣,隱珠鎮孟家窪子北山一段長達1公里,還有多處烽火台、城堡寨遺蹟。小珠山景區內餘留的齊長城遺址是整個齊長城東端的西峰關一段,是其中保存最為完整的部分[1]

1984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公布青島境內的齊長城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齊長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具體情況

長城西段起於今濟南長清區孝里舖和廣里鄉之間的東張村,沿黃河下游右岸入泰山山脈,中經肥城、泰安、歷城、萊蕪,東至章丘南長城嶺;東段自博山、沂源交界處魯山,經沂水、臨朐交界處大峴山穆陵關,過安丘南、莒縣北、五蓮北、諸城境,至膠南縣小珠山東北於家河村入海。齊長城因山就勢,蜿蜒綿亘,經2500多年的硝煙烽火、風雨滄桑,至今雄姿猶存。其基礎寬6~10米,牆高2~11米,高者多在山嶺低凹處,較完整者多在山區險要處。山區均以開石壘砌,中間夯土,平原則多用泥土板築。

泰山地區的齊長城,分長清段、肥城段、泰安段、萊蕪段

長清段

長清段位於長清縣境南部,現存東西兩段遺址。最西段在廣里村東北500米處,長200米,高2米,底寬8米,頂寬2米,夯土築成。東段在萬德鎮長城村南,長200米,高2米,底寬6~8米,夯土而成。村北首原有孟姜女廟,「文化大革命」中毀,遺址今存明、清重修碑。在界首鎮北麻套村北,沿北頂山脊也有一段長城遺址,長4公里,高4~5米,底寬8~10米,頂寬5~6米,石砌牆,拐彎處用草拌粘土砌石。長清、泰安交界的山口處兩側,至今城牆高大雄偉,有羊腸山道南北相通[2]

肥城段

肥城段在肥城縣境北。西起老城鎮北5公里處的項峪北山,經於土村北、劉家山口、張莊北山、北李莊北、鐵擔嶺、站口子山口、雙山、五道嶺山口、蘆家溝、三山、羊角山口、上峪村北、羊角山、松樹山口、斜峪北嶺、槐樹口、夾子山,東止於窗戶嶺,全長38公里。山區為石砌,凡經山口處為土基。山頂遺址一般高1.5~2米,底寬5~6米,頂寬1.5米。有的高達4~6米,寬6~8米。最東段高10米,底寬15米。

泰安段

泰安段位於泰安市岱嶽區、泰山區境北泰山山區分水嶺上。西自窗戶嶺入岱嶽區道朗鎮黃巢寨山,沿山脊折而東北,再入長清境。自界首北頂山又入泰安境,沿岱陰泰歷邊界線崇山峻岭,經摩天嶺、牛山口西北、馬跑泉村北、講書堂北、大藥鄉北、長城嶺、水泉子村、西門台、天馬頂、梯子山、南天門,至四界首與泰安、章丘分界線長城嶺相接,長82公里,殘垣斷壁處處可見。其中東段最清晰,自大津口經黃前鎮水泉子村西北的濟泰公路山口,至下港鄉谷山村一帶,遺址綿延不斷,長34公里,高2~4米,底寬6~10米,頂寬2~4米,石築,間以夯土。

萊蕪段

萊蕪段在萊蕪市境北泰山山區。西起芭麻峪,東至青石關,沿章萊、博萊邊界逶迤52公里,跨越大槐樹、鹿野、上游、茶葉口、和莊等鄉鎮,全部為石砌。峰巒陡險處牆高2~3米,平坦處高5~7米,底寬2.5~6米,尚存垛口。全段有3個門,史稱三關:西有天門關,東有青石關,中為錦陽關。錦陽關位於上游鄉娘娘廟村北,為齊魯要衝,威武壯觀,惜已毀於抗日戰爭時期。關西一段城牆最完整,長800米,高9~11米,底寬6~8米,依山而築,垛口完整,清同治年間為防捻軍而整修加固。青石關一帶,兩山對峙,形勢險要。蒲松齡有《青石關詩》:「身在瓮盅中,仰看飛鳥渡。南山北山雲,千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羅自茲去。勾曲上層霄,馬蹄無穩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早露。」

泰山以東齊長城,主要有臨朐段、五蓮段、膠南段

臨朐段

臨朐段位於境南部。西接淄博岳陽山鳳凰嶺,經嵩山九山沂山大弁山東去入安丘縣,長75公里。城依山而築,隨嶺阜溝壑起伏。凡高崖陡壁處,僅用石塊砌成2米左右的矮石牆。每遇溝壑,則用巨石構築。一般地段為土石結構,其基礎由精加工的大石砌成,寬8~10米,高3米,上為夯土,層次分明,每層厚約20~30厘米,夯窩均勻,清晰可辨。有些地段為冬季施工,土裡摻有鹽水;有的尚存木樁痕跡,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大關鄉苗家旺村南至邵家峪一段最為清楚,長12公里,殘高1~4.5米,底寬6~8米,多以沙土夯實而成,間有石塊砌築。牆南面陡峭,北面坡緩,每隔5~10米置亂石一堆,大者若磨盤,小者似碌碡,為當年守城者禦敵所備擂石。大關鄉內殘存分岔段,為二道防線。從沂泉村南至大關水庫南,長4公里,高1米,寬2.5米,鹽土結構,間有木樁痕跡。

五蓮段

五蓮段位於境北,有長達50餘公里的城址。它橫跨濰、涓二水,歷經100多個山頭,為泰山山脈之東現存最完整的一段。尤以院西鄉西段最好:長1.5公里,底寬6.5米,頂寬3.5米,高2.5米,砂土夯築,至今十分堅固。遺址座落在馬耳、分流兩山之間,前後均有長城村,中有古道,東西兩側築烽火台,今台基仍存。

膠南段

膠南段位於境北,全長55公里,殘垣依稀可見。最東端城址高3米,底寬6~7米,直入大海。古老拙樸的長城與瀚浩壯闊的大海相襯托,氣勢雄壯,動人心魄,今已成為青島市著名勝景之一,被譽為「少海連牆」。

齊長城關隘,以穆陵關最為著名

穆陵關[3]位於縣東南與沂水交界的大峴山上,是齊國通往南方的門戶。遺址2600平方米,殘牆高3~5米。其南面下臨深谷,陡不可攀;北側較平緩,以平頂山為依託,進可攻、退可守,地勢極為險要。平頂山巔平如砥,面積5平方公里,相傳為歷代齊王巡狩駐蹕處。關與山之間,成一布袋狀狹口,雄關扼其口,崇山收其尾,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關東、西200米處各有一高台,北面與長城平齊,南面凸出約2米,為關隘的軍事附屬設施。關北還有雙重城牆並列,證明齊國在通往都城的咽喉處設重關以防。穆陵關踞高臨下,氣勢巍峨,為歷代軍事家所重視。今台下有戰國時期碎瓦片,有明重修碑1塊。

文物價值

歷史

齊長城遺址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遊價值,它比歐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長雅典壁壘早200餘年,比秦長城早400餘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4]齊長城又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所築長城中現遺蹟保護較多的一處,從齊長場面現存遺蹟的考察中可見當時整個長城建築之一斑。 

戰國策·齊策·蘇秦》說:「"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春秋時期齊國的主要防禦對象在南界,從地理條件而論此有泰沂山脈已是齊國南界的天然屏障,又修築了長城,更格外堅固。 

軍事

齊長城是中國古代早期的一項軍事防禦工程,春秋戰國時期為適應諸侯國爭奪戰爭的需要而修築。關於設置長城的功能,張維華先生指出:「原夫長城之設,即可以為界,亦可以為防,對於當時各國疆域分合的形勢,甚有關係。」從齊長城的整體設計和分段施工情況分析,齊國之所以修建長城,主要是從軍事防禦需要考慮和組織實施的。齊國的疆域又不限此界,僅以此為守界;即戰時自防守於此,利時又可以以此界進攻盡取它國之地,即所謂能攻易守。這從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曾多次越過長城攻侵它國的實例得以證之。 

旅遊

齊長城遺址是繼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之後的又一大旅遊勝景。齊長城作為春秋戰國史上的古戰場,東夷文化的發源地、齊魯文化交流的紐帶、齊魯大地的分水嶺,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古老的人文景觀。 

齊長城歷史上第一次把黃河泰山和東海在山東一省境內聯繫起,形成千里風景線。無論是沿齊長城走向考察或參觀長城遺址、目睹兩千年前的軍事防禦工程,還是遊覽長城沿線的古蹟,名勝都會讓人感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奇妙結合,發思古之幽情的同時為中華文明而自豪。 

相關傳說

孟姜女哭長城

青石關南19公里處的望夫山,是因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北眺夫婿而得名。傳說住在山下的孟姜女,結婚不到三天,丈夫就被齊國抓去修長城,一去幾年杳無音信。孟姜女盼夫心切,天天手提盛着饅頭的籃子和麵湯罐子,佇立山頭向北遙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望穿雙眼,盼白雙鬢,不見夫歸,久而久之,競立化為石,至今屹立山頂,見證着流逝的歲月,記載着滄海桑田的變遷,訴說着幾多悲歡離合的故事。此山因之得名「望夫山」,為萊蕪十大名山之一。 

遺址保護

齊長城遺址於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2月,「齊長城文化帶」被確定為山東省「十二五」期間主要目標和任務之一[5]。齊長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擴展項目。在保護方面,先要制訂總體保護規劃,而後開始齊長城牆體保護工程。齊長城沿線兩側自然山谷以上的山坡區域自然環境恢復治理和相關的軍事設施、村鎮兵營的保護也要進行。沿線的黃石關青石關錦陽關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工程。

視頻

齊長城遺址 相關視頻

探訪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長城—齊長城
航拍齊長城遺址(濟南長清萬德段
百城過大年 航拍山東肥城轆轤道齊長城
齊長城在萊蕪的重要關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