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马提尼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提尼克

法国的海外大区,位于小安地列斯群岛的向风群岛最北部,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盛产甘蔗、棕榈树、香蕉和菠萝等植物,曾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喻为“世界上最美的国家”。马提尼克居民克里奥尔人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习惯,催长身高的传说更使得该岛充满了神秘色彩。

网上流传此岛有使人增高的黑晶石是假的,曾有人在官方网站上查阅过,该岛自己都没有提及这一现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马提尼克岛 外文名称 Martinique
别   名 马提尼克 行政区类别 法国海外大区、海外省
下辖地区 法兰西堡郡 政府驻地 法兰西堡
地理位置 北美洲加勒比地区 面   积 1128平方公里
人   口 38.5551万2013 方   言 无气候条件热带雨林气候
火车站 无地区 代码 MTQ
官方语言 法语 货   币 欧元
主要民族 主要为黑白混血种人 主要宗教 天主教

人口

385551人(2013年)。大部分居民是黑白混血种人和黑人,少量印第安人和华人。部分印第安人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与宗教信仰。

地理

自然地理

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向风群岛的最北部。是向风群岛中最大的、多火山的和风景如画的岛屿。比格林尼治时间晚4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它的原名叫“马地尼那Madinina”含义是“花的岛”。 [1]

地形地貌

岛上地势起伏,除中部和沿海有平原外,多为火山区。此外,该岛与背风群岛比较,显著的多岩石。它的海滩(由黑或白或椒盐色的砂子组成)由甘蔗、棕榈树、香蕉和菠萝等植物围绕着。哥伦布称其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 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1 397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1902年,培雷火山爆发,几分钟内造成约26,000至36,000人的丧生,仅2人生还,同时毁灭了当时马提尼克岛的最大城市圣皮埃尔。

气候条件

马提尼克属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两个季节:从1月到6月是干季,气候适宜;从7月到12月是雨季,一年四分之三的雨水都随之降落在这个岛上,填充着河水和小溪。这里各月气温介于24-27℃之间,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水表温度终年都在26—28℃。

历史

起源

马提尼克岛最早的居民是西沃内印第安人。大约公元300年,一个叫阿拉瓦克(Arawaks)族的人们在此定居下来。他们身材高大威猛,体格强壮,捕鱼,狩猎,这片土地上生活着。14世纪末期,这份平静却被一个残忍好战的加勒比(Caribs)族给破坏了。他们奴役了阿拉瓦克族女人,令其为他们延续后代,同时又阉割了阿拉瓦克族男人,将其养肥,在祭祀典礼上吃掉那些养肥的阿拉瓦克男人。随后加勒比人又成功的征服了安地列斯(Antilles)族人,并且用他们的名字命名了这片大海---CaribbeanSea加勒比海。

发现

1492年8月3日,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第一次向着印度出发了,可是他却并没有到达目的地,而是反方向着陆在了美洲。1502年,在他第三次航行中,哥伦布来到了马提尼克,发现了这个岛屿,于是将其宣称为西班牙王室所有。

殖民

1635年法国殖民总督PierreBelaind'Esnambus来到马提尼克岛。同年,他和他的部下在Saint-Pierre建立一个小海港抵御加勒比族的攻击,并在1658年灭亡了加勒比族。1674年,法国宣布该岛为法领地。

从1642年到1693年,随着可可和甘蔗农作物的发展,劳工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路易十三签署了奴役贸易。在此期间,以补充种植园的劳动力。有超过10000的非洲黑奴被卖到了各个殖民者。1783年,黑奴增至到60000人。

1830年4月7日晚上,马提尼克一艘贩运奴隶船只,撞岩石在此海中沉没,不少黑奴被淹死。马提尼克雕塑家洛朗,在当年父辈出事地点的海边山坡立了十几个石人,这些石人低着头,驼着背,跪立在地上,面向大海。

1848年废除奴隶制,印度劳工和中国劳工首次来到了马提尼克。当地居民成为法国公民。

现状

1902年5月8日,Pelee火山迸发,摧毁了Saint-Pierre,有30000多人因此丧生。一年后,Fort-de-France成为了马提尼克的经济中心。

1946年,马提尼克成为法国海外省。1977年,马提尼克成为法国的一个大区。

政治

政治

马提尼克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地区,所以马提尼克居民均拥有法国公民身份,并具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法律权利。马提尼克在法国参议院中拥有两个议席,在法国国民议会中拥有四个议席。

议会

马提尼克分省议会和地方议会,均由普选产生,任期六年。省议会有45个议席,地方议会有41席。

司法

法兰西堡上诉法院为马提尼克和法属圭亚那的最高上诉法院,马提尼克还有一个中级法院和两个初级法院。

政党

马提尼克有八个政党,主要是:马提尼克社会主义联盟(FederationSocialistedelaMartinique)、马提尼克进步力量(ForcesMartiniqwaisesdeProgres)、马提尼克独立运动(MouvementIndependantisteMartiniquais):主张独立。第一书记阿尔弗里德·玛丽·若娜(AlfredMarie-Jeanne)、马提尼克共产党(PartiCommunisteMartiniquais)等。

军事

1998年法国在安的列斯群岛驻军5000人,总部设在法兰西堡

经济

概况

经济以旅游业和农业为主。工业有制糖、酿酒、炼油、水泥、木材和食品加工等。种植甘蔗、香蕉、菠萝、咖啡、可可等。2/3的经济自立人口为工农业工人,少数从事渔业。公路较发达,无铁路。法国是重要贸易对象,经济援助主要来自欧盟。 马提尼克人的畜牧业发达,饲养牛、羊、猪等。马提尼克著名的克莱芒种植园,人们仍沿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传统方法用甘蔗汁酿制朗姆酒。种植园保留了19世纪的建筑风格,以及当时的机器设备。

特产

西半球的第一棵咖啡树是在18世纪20年代初由德·克利(Gabriel Mathieu de Clieu)从法国带来的。德·克利早年是马提尼克岛的海军军官,他带回一棵咖啡树,把它栽种在普里切,第一次收成是在1726年。随后,咖啡从马提尼克岛又传入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瓜德罗普岛。据记载,1777年马提尼克岛的咖啡树就达18791680棵。

马提尼克岛的咖啡树见证了一个产业的成长及毁灭的历史。该岛主要出口香蕉,篙蔗和菠萝。

文教

教育文化

教育体制与法国相似。公立学校对6~16岁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高等教育含盖法律、法语、人类科学、经济以及医学等课程。1997年设立安的列斯-圭亚那大学马提尼克学院。此外还有两所教师培训学院以及农业、渔业、酒店管理学院等。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每周星期日报》,周刊,发行1.2万份;《法属安的列斯群岛报》,日报,发行3万份。

有一家广播电台:加勒比国际广播电台。

有两家电视台:安的列斯电视台(AntillesTelevision),商业电视台;卡耐尔安的列斯电视台(CanalAntilles),私人商业电视台。

风俗

克里奥尔舞蹈

马提尼克至今保留着克里奥尔人的传统。马提尼克岛人口主要是来自非洲人种,他们对法属西印度群岛的文明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古老的村庄贝尔雅在法兰西堡北边的热带森林中,是窥视马提尼克岛文化的最佳地方。

一群业余演员、舞蹈者和音乐人在表演一个重塑克里奥尔人社区日常生活的剧目。他们的演出包含了各种传统和各个行业,有音乐也有舞蹈。演员们讲话时一会儿讲克里奥尔语,一会儿讲法语,马提尼克岛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克里奥尔语起源于殖民化初期。它的词汇主要是法语,但是用的却是非洲语言的句法。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克里奥尔语变成了一种完全独立的语言。

多米诺牌

马提尼克人爱玩牌——人们玩得更多的是多米诺骨牌。在马提尼克岛,玩多米诺骨牌者每人得7张骨牌。但是一桌只有3人,所以只玩28张中的21张,7张牌不包括在游戏中,你必须猜测哪些牌被排除在外。这使它变得更是一种靠运气决定胜负的游戏。

竞技斗鸡

斗鸡在马提尼克岛的流行程度就像赛马在英国法国的流行程度一样,在距法兰西堡只有几公里的拉芒坦,斗鸡场位于城镇的正中央,这表明斗鸡是这个古老的西印度群岛的传统是马提尼克岛人最喜爱的消遣之一。在斗鸡开始之前,对每只鸡都过一下磅,以保证在一起搏斗的鸡属于同一重量级。

帆船比赛

在马提尼克岛旅游期间你会看到的另一种运动是帆船比赛。这项比赛在这里非常受欢迎,也颇有地方特色。每个队都代表自己村庄的旗帜,当地人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赛事。这种友好的比赛关系到全村的威信。

这里的帆船是一种特殊的船:船体是圆的,没有龙骨。这意味着船员的重量和使用的力气在保持船的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从不弯腰

马提尼克岛的斐尔坝拉人还有一个习俗——从不弯腰。即使最贵重的物品失落地上,他们也从不弯下腰去拾取,而是拔下插在背上的一个竹夹,挺着腰用竹夹夹取。

相关视频

1、马提尼克风光

2、马提尼克—南美洲神奇旅游胜地

参考来源

  1. 马提尼克岛 ,马提尼克岛,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