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釋道安(312年-385年),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高僧,凈土宗初祖慧遠之師,是中觀般若學在中國的先驅,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特殊貢獻。鳩摩羅什推崇他是「東方聖人」,在當時有「彌天釋道安」的美譽。

釋道安
釋道安像
出生 312年
逝世 385年
居住地 常山扶柳
國籍 中國
頭銜 「彌天釋道安」

目錄

生平事跡

貌醜聰穎

道安於西晉永嘉六年,生於常山。家中為儒學世家,但其父母早死,由表兄孔氏扶養長大。其貌醜陋但極為聰敏,7歲便開始讀書,讀兩遍即可背誦,展現出他過人的記憶能力[1]

暫露崢嶸

道安12歲出家。初始,其師父以貌取人,並不器重他,而讓他從事田間勞作[2]。過了三年,道安要求閱讀佛經,師父隨便給了他一卷約五千字的《辨意經》(即《辨意長者經》)。道安利用勞動休息時間,讀了這部經,而且背誦了下來。傍晚回來,以經還師,要求另換一部。師父責問他,道安回答說:昨天那部經,已經背誦下來了!他師父雖然不太相信,還是又給了他一部近萬字的《成具光明經》,道安仍用田間休息時間閱讀,並且也背誦了下來。傍晚回來,將經還師,他師父感到有些意外,並且當面讓道安背誦一遍,果然一字不差。師父大為驚異,這才發現他這位徒弟原來很不尋常。不久,他為道安授「具足戒」,使道安成為一名正式僧人;接着,就讓道安外出遊學,冀以深造[3]。從此,道安就開始了他出家以後的參學生涯。

梵僧器重

晉成帝咸康元年,石虎遷都於鄴,佛圖澄隨至。道安至鄴都入中寺,師事佛圖澄,佛圖澄極為欣賞他的才華,但眾人見道安相貌不揚,頗有輕視之意。佛圖澄每次講經,都要道安為大家再複述一遍,道安辭鋒銳利,屢釋群疑,眾人這才大為嘆服。於是遂有「漆道人,驚四鄰」之贊[4]。後來,道安又到了泠澤(今山西晉縣)。不久,又來到河北飛龍山太行山恆山,並在這裡創立塔寺。於是,「改服從化者,中分河北!」。這時的道安已經是相當知名。

漂泊修學

道安45歲時,又返回鄴都,住受都寺,徒眾數百。這時,石虎已亡,冉閔作亂。道安乃西適牽口山,不久又率眾到了王屋、女林山(今屬山西)。佛圖澄圓寂(348)後的十五年中,道安(及其徒眾)一直輾轉活動於河北、山西一帶,一邊禪修,一邊講學。後來,他又避亂渡河而到了陸渾(今河南嵩縣),「山棲,木食,修學」。儘管這個時期,道安顛沛流離,住無寧處,但他仍然亂中求靜,於奔波中聚眾講學。此時追隨道安的門徒已有法汰慧遠等五百多人。

南下安居

道安到陸渾不久,慕容氏劫掠河南,安乃率眾南下,行至新野,後於東晉哀帝興寧三年(365年)到達襄陽,乃「復宣佛法」,而「四方學士,競往師之」。後鎮守江陵的征西將軍桓豁,邀安移住江陵,而西鎮襄陽的朱序又請道安回住襄陽。道安先住襄陽白馬寺,因寺狹窄,難以容眾,乃在顯貴們的贊助下,另建了一所有四百多間僧舍的檀溪寺,與此同時還修建了一座五層高的佛塔。從此,道安結束了長期的顛沛流離生活。

千軍一人

晉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前秦苻丕攻陷襄陽,戰火迫使道安移居長安。[5] 道安的弟子慧遠則定居廬山,名振一時。道安到長安後,秦主苻堅說:我以十萬之眾攻襄陽,結果止得了一個半人,「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由此可見,苻堅對道安是何等推崇。

安然而逝

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八日,道安大師忽告眾曰:「吾當去矣。」是日齋畢,無疾而終。享年74歲。

上生兜率

道安修習彌勒淨土法門,曾於彌勒像前立誓,願生彌勒淨土所處的兜率天內院,將來參與彌勒佛的龍華三會,護持佛法廣度眾生。道安生前曾向異僧詢問來生處所,「彼乃以手虛撥天之西北,即見雲開,備睹兜率妙勝之報,爾夕,大眾數十人悉皆同見。」[6]根據其瀟灑圓寂情景,可知他如願以償。

貢獻及影響

道安在漢傳佛教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

  • 撰寫《綜理眾經目錄》,列出經典譯者,判定譯經時間和新舊,開創中國佛教文獻整理和目錄研究之先河。
  • 制定《僧尼規範》、《佛法憲章》為僧團規則,之後流佈至天下寺院,更從此成為僧尼的準則。
  • 開創東土最先彌勒淨土信仰及引入其具體修行方法。
  • 反思「格義」 的譯法,還佛教義理之本意;致力於佛教文獻的收集、整理和比較研究,總結了翻譯中的經驗與困難,提出了佛教史上有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說法。精研不同版本的般若經典,依「諸法性空」和「法身不二」的思想創立「本無」宗,促進了佛教的中國化。
  • 魏晉時期沙門皆依師姓,故姓不同。以釋迦大師為本,於是後世皆定釋氏為僧姓。

研究方法

道安一生以《般若經》的研究為重心,他在當時能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方法的改進是重要因素。道安捨棄以格義的方式訓解佛典,採取多本對讀的方法——合本。正因為如此,道安特重不同譯本的蒐集,因而有《綜理眾經目錄》的撰述,以及入長安後組織譯場的作為。

佛學思想

在佛學思想上,道安依據《大品》《小品》不同譯本的對讀,整理並組織《般若經》的理論體系,僧叡稱為「性空之宗」,劉宋·曇濟六家七宗論》則稱為「本無宗」。「本無」一語,梵語作 Tathatā ,譯作「如」。道安《道行經序》謂:「執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為之域耳,非據真如、游法性,冥然無名也。據真如,游法性,冥然無名者,智度之奧室也。」《合放光光讚略解序》云:「般若波羅蜜者,無上正真道之根也。正者等也,不二入也。等道有三義焉,法身也,如也,真際也。故其為經也,以如為始,以法身為宗。如者爾也,本末等爾,無能令不爾也。佛之興滅,綿綿常存,悠然無寄,故曰如也。法身者,一也,常淨也。有無均淨,未始有名,故於戒則無戒無犯,在定則無定無亂,處智則無智無愚,爾忘,二三盡息,皎然不緇,故曰淨也,常道也。真際者,無所著也,泊然不動,湛爾玄齊,無為也,無不為也。萬法有為而此法淵默,故曰無所有者是法之真也。」可說深得般若經旨。這一見解,由道安高足弟子慧遠繼承,慧遠並汲取鳩摩羅什「非有非無」的中觀系理論,而於其《大智論抄序》中進一步推向以「法性」為主的理論高峰。

然而,羅什高足僧肇,於其《不真空論》中評述「本無宗」謂「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亦無。尋夫立言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引發後世註疏家及近代學者對「本無宗」之倡說者及其基本主張為何的討論。

翻譯理念

道安對經典的翻譯非常重視,曾組織譯場,撰寫序言,評定優劣,編輯目錄。其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論斷,對譯事「洞入幽微,能究深隱,」要求譯者反復切磋、謹慎從事。五失本指:

  1. 梵文句法,多為倒句,譯成漢文,即失本義;
  2. 梵文重質樸,漢文喜修飾,缺少文采難可眾心,有失本義;
  3. 梵文佛經多有反復詠嘆、再三叮嚀之語,漢文刪之,有損本義;
  4. 梵文佛經常先以散文敘事,再以詩句概括,譯文刪除重頌,亦損本義;
  5. 梵文佛經,述完某事,於另述他事前,又重覆前文,譯文悉除重複,即失本義。[7]

三不易指:

  1. 經典乃佛陀因時而說,古今時俗各異,欲刪雅古以適今時,既要求真,復要喻俗,一不易也;
  2. 世尊之無上正等智慧,凡愚之人難以信受,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3. 阿難宣經去佛未久,尊者大迦葉令五百神通羅漢審察、著錄,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今以庸人近意量裁千年前羅漢脫俗境界,三不易也。[8]

經斟酌、比較,道安更傾向直譯,主張譯文應力求質樸,不令有損言逰字,這一觀點對後代佛經翻譯產生積極作用。

知名著作

遺失專著

《實相論》,佚。收錄於劉宋·陸澄《法論·法性集》。目前僅存目錄,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綜理眾經目錄》,佚,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四中保存了道安錄的基本情況,可供參考。日人常盤大定曾作過《綜理眾經目錄》的恢複目錄。

眾經序言

《安般注序》、《陰持入經序》、《人本欲生經序》、《了本生死經序》、《十二門經序》、《大十二門經序》、《道行經序》、《合放光光讚略解序》、《增一阿鋡經序》、《道地經序》、《十法句義經序》、《阿毘曇序》、《十四卷鞞婆沙序》、《漸備經十住胡名並書序》,僧祐《出三藏記集》標為「未詳作者」,近人湯用彤則主張係道安所作。

以上作品均存世,收錄於僧祐《出三藏記集》。

來往書信

道安回答同學竺法汰詢問有關「三乘」、「六通」、「神」的書信,均已佚失。

傑出貢獻

三分科判

道安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來科判經文,時人對此頗有異議,認為他私自杜撰、標新立異,後來《佛地經論》傳譯漢地,內有三分科判之說,始證道安先見之明、契入佛法之深。這一模式自然成為後代規範。

確立釋姓

佛教初期魏晉沙門,以師為姓,故姓各不同。

道安以為,根本導師乃釋迦世尊,故「以釋命氏」。後來譯出《增一阿含》,果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之語,因與經典相符,故中國僧人以「釋」為姓遂成定制,至今已一千六百餘年。 「增一阿含經」對於佛教沙門通稱「釋姓」的說法其實有待商榷,因為當時從印度前來中土的僧人沒有人冠以「釋姓」,菩提達摩、佛圖澄、鳩摩羅什…等等皆是。是故,出家人改姓為釋應該是道安大師個人的創見,並不是佛陀當時的作法。

佛經目錄

漢、魏至晉,譯經已多,然翻譯者,多未署名,後人追尋,難辨真偽,莫測年代,道安首編《綜理眾經目錄》,確定年代,註明譯者,辨別真偽,簡評優劣,開創體例,為後代經錄所效法。

眾口皆碑

道安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可謂功高蓋世,德被四海。

  • 晉孝武帝詔曰:「安法師器識倫通,風韻標朗,居道訓俗,徵績兼著。豈直規濟當今,方乃陶津來世。」
  • 鳩摩羅什稱贊他為「東方聖人」。[9]
  • 東晉文學家孫綽贊曰:「物有廣贍,人固多宰,淵淵釋安,專能兼倍,飛聲汧隴,馳名淮海,形雖草化,猶若常在。」[10]
  • 近代梁啟超評論說:「使我佛教而失一道安,能否蔚為大國,吾蓋不敢言。」[11]
  • 無變化伎術可以惑常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整群小之參差,而師徒肅肅,自相尊敬」——本引文出自 梁《僧傳》卷五〈釋道安傳〉。為東晉名士習鑿齒,向宰相謝安推薦道安法師之時所贊法師之言

精彩視頻

《博雅講堂》:釋道安其人其事——胡中才

註釋

  1. 《高僧傳》卷五:「釋道安,姓衛氏,常山扶柳人也。家世英儒,早失覆蔭,為外兄孔氏所養。年七歲,讀書再覽能誦。鄉鄰嗟異。」
  2. 《高僧傳》卷五:「至年十二出家。神智聰敏,而形貌甚陋,不為師之所重。驅役田舍,至於三年。執勤就勞,曾無怨色。篤性精進,齋戒無闕。」
  3. 《高僧傳》卷五:「數歲之後方啟師求經。師與辯意經一卷,可五千言。安齎經入田,因息就覽。暮歸,以經還師,更求餘者。師曰:昨經未讀,今復求耶?答曰:即已闇誦。師雖異之,而未信也。復與成具光明經一卷,減一萬言。齎之如初,暮復還師。師執經覆之,不差一字。師大驚嗟而異之。後為受具戒恣其遊學。」
  4. 《高僧傳》卷九:「至鄴入中寺,遇佛圖澄。澄見而嗟歎,與語終日。眾見形貌不稱,咸共輕怪。澄曰:此人遠識,非爾儔也。因事澄為師。澄講,安每覆述。眾未之愜。咸言。須待後次,當難殺崑崙子。即安後更覆講,疑難鋒起。安挫銳解紛,行有餘力。時人語曰:漆道人,驚四鄰。」
  5.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水牛出版社,2005(十三版),頁738。
  6. 《高僧傳》卷五。
  7. 《出三藏記集》卷八<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譯胡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語盡倒而使從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經尚質,秦人好文,傳可眾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經委悉,至於詠歎,丁寧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煩,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義記正似亂辭,尋說向語,文無以異,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將更傍及,反騰前辭已,乃後說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8. 《出三藏記集》卷八<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然般若經,三達之心,覆面所演,聖必因時,時俗有易,而刪雅古,以適今時,一不易也。愚智天隔,聖人叵階,乃欲以千歲之上微言,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難出經,去佛未遠,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今離千年,而以近意量截,彼阿羅漢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豈將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
  9. 《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十〉第二十:「時西域有胡沙門鳩摩羅什,思通法門,道安思與講釋,每勸堅致羅什。什亦承安令問,謂之東方聖人,或時遙拜致敬。」。
  10. 孫綽,<釋道安贊>《晉孫廷尉集》。
  11. 梁啟超,〈佛教教理在中國之發展〉《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1956,頁3。

參考資料

  • 《東晉道安思想研究》劉貴傑 著
  • 《長安五級寺釋道安傳》沙門 慧皎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