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其前身是1984年4月成立的中原第一家新闻高等教育机构郑州大学新闻系。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担任院长。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夏炎担任名誉院长。
学院简介
目前,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8名,研究生导师12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00余人,研究生近100人;拥有一个藏书70000余册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可供师生查阅的图书报刊室及电子阅览室和综合摄影实验室、电子编辑实验室、播音主持演播室、广播电视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多媒体[1]等六个实验室。还有一个面向全国的重点研究基地——穆青研究中心和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及其新闻传播研究所、广告与传媒经济研究所、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编辑出版研究所。近年来,郑大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在办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拓宽办学路子。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分别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广播电影电视局实现了共建,“教学上上质量,科研上上水平”也已经在上下形成共识。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本学科教师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撰写教材 2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200余篇论文发表在新闻学核心期刊上。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习氛围浓郁,并注重新闻教育与媒介现实的积极互动,新闻传播学科已经成为一个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中原大地首屈一指的优势发展学科。未来几年,该院将力争使学科结构更趋合理,教师学历进一步提升,硬件建设更加适合教学科研的要求,为中原乃至全国培养更多优秀新闻传播人才。
师资力量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0人,研究生190人;共有教师49人,专职教师32人。其中正副教授23人,研究生导师18人。外聘兼职教授近40余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副高以上职称[2]占学院专职教师比例的70%,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80%,同时,外聘了兼职教授近40余名。如今,学院已构建成为一个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团队。
教学资源
学院拥有一个面向全国的重点研究基地——穆青研究中心;拥有一个藏书70000余册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可供师生查阅的图书报刊室及电子阅览室。
学院建有6个实验室:综合摄影实验室、电子编辑实验室、播音主持演播室、广播电视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多媒体等六个实验室。
科研机构
学院下设6个研究机构:传媒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广告与传媒经济研究所、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文化传播研究所、编辑出版研究所。
除此之外,学院还与省内外各大主流媒体、知名广告机构和国内一流的新闻院系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一批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业务实习和就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对外交流
在对外交流上,学院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法国国立科学与管理大学等有互派学者、留学生和共同培养学生的长期合作。
这些条件,为学院的教学、研究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30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优秀毕业生。近年,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又加强在办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不断拓宽办学新路子。
视频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多媒体教室使用流程及操作流程,中国计量大学,2018-03-27
- ↑ 教师职称的等级划分,糗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