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貓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貓糧吃的食物。

貓對飲食有着特定的營養需求。[1]某些營養成分,包括多種維生素氨基酸,會因為製造過程中的溫度、壓強和化學處理而被降低有效成分,因此必須在製造後再添加,以免破壞營養成分而導致營養缺乏。

例如,在肉類中被發現的胺基牛磺酸,在加工過程中會被降解,因此,合成牛磺酸通常是後期添加的。長期的牛磺酸缺乏,例如長期餵食缺乏牛磺酸的狗糧,可能會導致視網膜變性,失明心臟損害。

商業貓糧

大多數店售的貓糧是乾的,在美國也被稱為kibble,或濕罐裝的形式。有些生產商銷售冷凍原料飼料和預混料產品,以迎合那些自製貓糧的貓主們的需要。

乾糧

乾糧(水分8-10%)通常由高熱量和壓力下擠壓蒸煮,又或為熱風乾燥、急凍乾燥製成。主要成分為各式澱粉跟及植物蛋白(玉米、穀物、大豆、其他類澱粉,因產品型態至少佔30~40%),混合肉類蛋白質、動物油脂、香料,以增加適口性,和其他的微量成分,其中對熱敏感的維生素,在擠出過程中可能被破壞,可能適度增加份量。另外會添加天然或人工防腐劑,用以增加保存期限。餵食乾糧需訓練貓會自行配合飲水。

濕糧

罐頭或濕糧(濕度75-78%)通常是3盎司(85克),5.5盎司(156克),13盎司(369克)的規格。也會以鋁箔袋的形式出售。

採用濕食是增加寵物動物性蛋白質/肉品、接近其原始需求食物及攝取飲水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降低寵物因新鮮蛋白質吸收不足、缺水而罹患疾病(如慢性腎衰竭、尿結石)的風險。以貓來說,一隻貓每天所需的水分,每公斤(體重)就需要60毫升的水分,若以罐頭或正常肉品為主食,就已攝取了93%每天所需水分;反之,若主食為僅含10%水分的乾飼料,一隻4公斤的貓,還需要自發性的喝200毫升的水,然而由於貓的口渴機制並不發達,如乾糧餵食比例過高,即使會自行飲水的貓往往依然會因此缺水,且增加貓隻腸胃負擔及身心壓力。[2]

素食或純素食品

目前有素食純素食的貓糧銷售。貓為肉食動物,不能從植物食品中合成這些養分,如牛磺酸花生四烯酸,故長期食用可能將對貓產生負面效果。[3]有些素食貓糧品牌都標有其製造商遵循AAFCO貓糧營養標準。

包裝及標示

在美國,貓食要標示為「營養均衡」必需在營養成分或飼餵試驗中達到由為美國飼料品管協會 (AAFCO)定立的營養標準,貓食的營養標準是在 1992年建立、並在 1995年由美國飼料品管協會 (AAFCO)的貓科動物營養專家小組委員會修改而成。

修正版取代了之前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定立的準則,取代了某些製造商使用的高級、超高級、自然、和完整等無明確定義的廣告口號。

台灣的農委會有關寵物食品的標示規定來自動物保護法,規定應用中文及通用符號於包裝、容器、說明書上標示:品名、淨重、容量、原料、添加物、營養成分及含量、製造加工業者之名稱和地址及原產地、有效保存期限還有條件及方法、適用寵物種類等注意事項。

在寵物食品認證方面,目前台灣有「SNQ」國家品質標章。

能量需求

成年貓的能量需求範圍是,懶貓每天每公斤體重消耗60-70千卡的代謝能量,活潑的則要消耗80-90千卡。5周齡的小貓要250千卡。隨着年齡的增長,30周到50周成年的需求下降至100千卡。懷孕的母貓需要約90-100千卡,哺乳期的母貓需要90-270千卡視產崽數量而定。[4]

營養和功能

維生素缺乏可導致廣泛的臨床異常反映其代謝作用的多樣性。十二種礦物質被稱為是貓科動物的必需營養素。鈣,磷是強健骨骼和牙齒的關鍵。貓需要其他礦物質,如鎂,鉀,鈉,神經衝動的傳遞,肌肉收縮,細胞信號轉導。許多礦物質在體內的微量存在,包括硒,銅,鉬,作為傭工多種酶促反應。

下表列出AAFCO貓糧營養比例,根據國家研究委員會在貓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的角色。

飲食和疾病

素食和純素食飲食

素食或為貓準備的素食是有爭議的。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稱,「貓需要特定的營養,而不是特定的飼料(Cats require specific nutrients, not specific feedstuffs.)」。國際素食聯盟素食協會PETA[5][6]是一些支持貓的素食和純素食飲食的組織。動物保護研究所不推薦餵貓吃素食,美國愛護動物協會也不推薦這麼做。

家庭自製貓糧

部分寵物飼主用家庭自製的食物來餵貓。食品的形式包括煮熟或生的肉類、骨頭、蔬菜以及補充品(如牛磺酸維生素),許多自製家庭貓糧依照 BARF生食的食譜製作,生食食譜提供了多樣的選擇讓飼主能依其製作來盡量符合天然飲食需求的成分,但有研究指出BARF食譜中至少95種裡有60%被發現在鈣、磷、維生素D、碘、鋅、銅或維生素A的一種或多種組合上營養失衡。

雙酚A

一份2004年的研究報告顯示,罐裝食品外包裝含有雙酚A甲亢貓有關。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一種非季節性的疾病,症狀出現在腸胃或皮膚上。主訴情況是瘙癢造成的過度抓傷,通常用類固醇消炎藥的治療效果有限。目前尚未知道如何完全避免貓的食物過敏。 貓若有其他過敏性疾病、跳蚤過敏,有20-30%會併發食物過敏。

對抗食物過敏比較可靠的方式只能透過採低敏飲食。 要知道哪些是致敏性食物必需靠「過敏檢測」,治療方式包括避免接觸食用過敏成分。

營養失調

用非常規方式餵食是造成營養失調的主因,僅食用淡水魚容易出現硫胺素缺乏,僅餵食肝臟可能會有維生素A中毒,貓飲食中若只有肉類可能會造成磷及蛋白質過量還有鈣、維生素E和微量礦物質(如銅,鋅和鉀)缺乏。

補充熱量需求的同時也要注意其他營養素的補充。 使用植物油來保持熱量平衡可能會令貓失去胃口。

參考文獻

  1. Knight, A. In defense of vegetarian cat fo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005, 226 (4): 512–3. PMID 15742685. doi:10.2460/javma.2005.226.512. 
  2. 蘇菁菁. 貓咪這樣吃最健康. 臺灣: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浩斯出版. 2013年10月: 14. ISBN 978-986-5802-35-6 (中文). 
  3.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Cat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Pg 30. ISBN 978-0-309-03682-5
  4. Subcommittee on Cat Nutrition, Committee on Animal Nutrition, Board on Agricultur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cat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 4–5. ISBN 0-309-03682-8. 
  5. [1] Template:Wayback The Cat Guide.
  6. Meatless Meals for Dogs and Cats. Template:Wayback P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