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然经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 natural economy ),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与商品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1]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自然经济

外文名称 Natural Economy

自然经济1.png

类别 社会学哲学概念

对应 商品经济

基本信息

构成体系

农业经济(尤其是小农经济)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为基础,原始商品经济提供扶助,但居于从属地位。

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2.jpg

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

自然经济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通过氏族之间极少的剩余产品交换产生的就是最早的自然经济。真正实现完善的自然经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采用金属工具生产、以土地为生产资料的时代出现。

在原始社会末期与早期封建社会时期,自然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持。它具有的特点有①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极少有商品交换。②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③自然经济的守旧性,因循守旧,忽视技术革新和创造。④自然经济是简单的再生产。

在近代作用

在中国,经过2000余年的发展,自然经济在清朝中期依然具有绝对的统治优势,但它排斥除此之外的其他经济形态的发展,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这种现象直接体现为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萌芽发展极为缓慢,而中国的商人对取得的利润并不愿采取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反而购田置地,直接制约商品经济的扩大,令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终被殖民经济强大的商品倾销所扼杀。

自然经济3.png

自然经济的生产单位单一化与对市场的依赖性非常小,导致以雇佣劳力为基础、从事资本积累发展的商品经济与以倾销本国商品为主的殖民经济缺乏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劳动力,使得中国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具有天生的抵抗力。这也是鸦片战争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各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惊人利润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互相制约、互相排斥的。自然经济由于它的固有特征天然地排斥社会分工,排斥商品经济,从而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不管自然经济多么强大,商品经济却具有导向性,具有主导作用,它总是通过不断分解自然经济,引导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包括殖民经济)发展将导致市场上的供应商品在品种、数量上出现空前的提升。这种现象将不断促使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因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而开始解体,沦为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雇佣劳动力。

随著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经济将逐步解体,但很难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自然经济依然具有相当的发展,这也是农村地区出现农业、农民、农村之间相互制约(三农问题)致使经济不发达现象的根源之一。可见一段时间在农村内自然经济仍然存在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三种经济体制

现行历史课本中经常出现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这三个概念,绝大多数同学都容易将三者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有差别的。

自然经济4.jpg

小农经济是在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出现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之后的产物,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即为满足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如果从这一点而言,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是一致的。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不是小农经济而是自然经济。因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实行集体劳动,不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所以不是小农经济。但由于他们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所以是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也不相同,因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小

农经济除了自耕农以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的关系图示如右:

层次

自然经济5.jpg

自给自足

流水经济的概念来自古希腊。古希腊哲学认为,凡是自然的,就是合理的,应予肯定。而经济,希腊语是"家庭管理",是为了获取自然供给的东西,因而是合理的。所谓自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指合乎人类和事物的本性。而分工是由于人的天赋本性不同(如男与女),所以家庭管理(即经济)肯定分工(当然是指自然分工)。

为消费生产

在阶级社会,流水经济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不能从单个家庭来解释,必须包括剥削者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即劳动者为自己和为剥削者的直接消费而生产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劳动者是直接生产者,他们的劳动也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或自然形式的社会劳动(即不需通过交换即为社会所承认的劳动)。为剥削者而生产的部分,或者是劳动的自然形式,即劳身地租;或者是产品的自然经济为前提的。

经济单位

自然经济6.jpg

西欧的封建领地,确是典型的自然流水经济。它除了农田外,还都有大量的公用牧场、草地、森林以至渔场。牧畜业比较发达,木材自给,有的领地甚至向农奴征收盐或铁。农民的代役租,除布、家具、蜂蜜、酒、禽蛋、蔬果外,还有农具、工具、建筑材料等。领地内部的劳动交换和协作也比较发达。

在中国地主制经济中,应当是大体相当于过去采邑的一个乡里或邑县,包括这一地区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还有小商人。

否则很难做到从生产资料到消费资料的基本自给。他们是靠在地方小市场上进行品种调剂、余缺调剂,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产的。这是和西欧庄园经济不同之处。这种调剂往往也经过商人,但它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乃至劳动的直接交换,应当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生产和交换

流水经济,本来是与商品风水经济相对立而言。因此,广义地说,凡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或者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交换(交换双方都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的交换),也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

解体

解体原因

自然经济7.jpg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缓慢地侵蚀着封建经济的躯体,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再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大改造,使小农经济彻底结束。

解体表现

首先,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分离。"男耕女织"即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所取得的特权和机器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大量倾销商品,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到70%。

自然经济8.png

"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的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松江布市消减大半",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织与耕的分离,这是封建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标志。其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

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外商操纵着中国丝、茶的出口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并日益商品化。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这为自然经济解体敲响了丧钟。

解体特点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军事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带有强制性。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在国内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解体的速度较快,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解体的速度比较慢。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在解体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解体影响

自然经济9.jpg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首先,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它的解体必然冲击封建制度,有利于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其次,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发生巨大变化。

影响

科技发展

科技发展需要什么呢?制度支持,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但最根本的还是社会经济需求。

自然经济0.jpg

自然经济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和平和性,对物质的需求较低(所谓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生产和消费都较为分散,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而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为了获得利益,资本拥有者会尽可能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而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科技。

例子可以随意举几个:我国早在唐朝时期就发明了曲辕犁,而美利坚合众国18世纪才发明类似的犁。但我们根本不知道唐朝时期谁发明了曲辕犁,而美国的发明者第一件事就是去注册专利获取利益。这就是经济体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我国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地区在使用曲辕犁,而美国已经近乎完全机械化了。

文化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