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脫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脫臼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名 稱:脫臼


原 因: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

關節脫位也稱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關節脫位的表現,一是關節處疼痛劇烈,二是關節的正常活動喪失,三是關節部位出現畸形。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脫位後,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1]

分類

1.按脫位的發生原因

(1)創傷性脫位:由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於正常的關節所引起的脫位。此種脫位最常見,可見於任何關節。

(2)先天性脫位:因胚胎髮育異常所致先天性關節發育不良而發生的脫位。如先天性髖脫位。

(3)病理性脫位:因關節結構被病變破壞後出現的脫位。例如:關節結核或化膿性關節炎所致的脫位。

(4)習慣性脫位:也稱為復發性脫位。往往有創傷及發育因素,使關節結構出現缺陷,關節周圍軟組織鬆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也可能是第一次脫位後治療不當,以致關節囊鬆弛。當再次受輕微外傷,甚至置於某一姿勢時,可再次脫位。此種脫位容易復位,但常有復發,最常見於肩關節

2.按脫位程度

(1)不完全脫位:也稱為半脫位,脫位後兩關節面部分失去對合關係。

(2)完全脫位:脫位後兩關節面完全失去對合關係。

3.按脫位後關節的遠側骨端相對於近側骨端移動方向和所處位置

前脫位、後脫位、側方脫位等,各個關節可能有所不同。

4.按脫位後的時間

(1)新鮮脫位:一般指脫位發生在3周以內者,手法復位多較容易成功。

(2)陳舊性脫位:一般指脫位發生在3周以上者。手法復位一般較難成功

5.按關節脫位後關節腔是否與外界相通

(1)閉合性脫位:脫位後關節腔不與外界相通者。

(2)開放性脫位:脫位後關節腔與外界相通者。

發生率

關節脫位雖是一種常見損傷,但比骨折少見。

1.年齡

創傷性脫位多發生於青壯年,兒童和老年人較少見。兒童體重較輕,摔倒時衝擊力較小,骨端軟骨較厚,富於彈性,可減少或吸收一部分外傷暴力。此外,兒童關節周圍韌帶或關節囊較成人柔韌,且富於彈性,不易撕裂,故關節不易脫位。如暴力太大,多造成骨骺分離。老年人因為活動相對少,接受暴力的機會也相應較少。如遭受暴力,因其骨質疏鬆,多造成骨折。

2.部位

上肢關節結構一般較下肢薄弱,因此上肢脫位較下肢多見。從國內的統計來看,大關節脫位中的肘關節脫位最多見,肩關節脫位次之,再其次是髖關節脫位,而膝關節脫位較少見。關節脫位好發與否和關節盂的深淺、骨端的大小、關節囊的鬆緊、關節周圍韌帶及肌肉的強弱、關節的活動性等有密切關係。例如:髖關節的髖臼很深,股骨頭大,且可深納於髖臼中,接觸面積大,兩關節面之間有負壓吸引力,而且周圍韌帶及肌肉較強,關節活動範圍比肩關節小,故甚為穩定,不易脫位。而肩關節的關節盂唇及關節囊所包繞,關節囊比較鬆弛,周圍的韌帶及肌肉較弱,尤其是關節的前下部,且關節活動範圍較大,運動頻繁,受傷機會較多,故肩關節較不穩定,易於脫位。

病理

由於關節的穩定性是由骨骼、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共同維護的,所以,一旦發生脫位,這些組織必然有相應的改變。

1.骨折

有以下三種情況:

(1)脫位引起的骨折:由於脫位時骨端的撞擠或撕脫所致,如髖關節後脫位合併股骨頭或髖臼後上深骨折、肩關節脫位合併大結節撕脫骨折等。

(2)骨折合併脫位:如尺骨鷹嘴骨折合併肘關節前脫位。

(3)脫位合併鄰近部位的骨折:這種情況多系較大的複雜暴力所致,脫位和骨折可能同時發生。如髖關節骨位合併股骨頸骨折,肩關節脫位合併肱骨外科頸骨折等。

2.關節囊撕裂

在脫位過程中關節囊撕裂呈穿孔狀,將穿出的骨端套住;或經關節邊緣處撕脫、剝離。

3.韌帶損傷

脫位的骨端總是趨向於部分或完全撕裂限制其脫出的韌帶。

4.肌肉及肌腱損傷

肌肉及肌腱的鈍性挫傷在脫位時固然普遍存在,但真正的斷裂則是少見的。脫位後,肌肉或肌腱所受到的影響主要在於部分地喪失了其運動關節的作用。如肘關節脫位後,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即部分地喪失了其屈與伸肘的能力。

5.骨膜下骨化

骨膜下血腫的形成幾乎沒有例外。如果及時復位,血腫吸收,可以不遺留痕跡。但由於損傷嚴重,或延遲復位,或是被動強力牽拉,則可以演變為骨膜下骨化。如肘關節脫位後形成的骨膜下骨化。

6.骨端缺血性壞死

髖關節及肩關節脫位後,因血運破壞較多,雖經復位,仍可致股骨頭或肱骨頭缺血性壞死,尤以前者多見。因髖關節脫位後,其中圓韌帶必被撕傷,血管斷裂,再因關節囊一部分被撕裂,亦對股骨頭血運供應有一定不良影響。

7.創傷性關節炎

由於脫位後關節內可有增生性或破壞性改變,關節外亦可有外傷性骨化或骨化性肌炎致大量新骨形成,影響未來關節活動,造成創傷性關節炎。

8.神經及血管損傷

如暴力甚大,關節周圍的動靜脈神經均可以受挫傷、壓迫或斷裂,可造成受損部位以下肢體供血障礙,或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如肩關節脫位時腋神經和腋動脈損傷;肘關節肘位尺神經和肱動脈損傷;髖關節脫位時坐骨神經損傷,膝關節脫位時膕動脈及腓總神經損傷等。

併發症

關節脫位的主要併發症有:①骨折;②神經損傷;③血管損傷;④缺血性骨壞死;⑤創傷性骨化(骨化性肌炎);⑥創傷性關節炎;⑦關節僵硬。

臨床表現

關節脫位具有一般損傷的症狀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受傷後,關節脫位、疼痛、活動困難或不能活動。脫位通常影響活動的關節,如踝、膝、髖、腕、肘,但最常見的是肩和手指關節。不活動的關節,如在骨盆的關節,當使關節固定在一起的韌帶被牽拉或撕裂時,也能被分開。椎骨的脫位如果損害神經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顯著的椎骨間脫位,損傷脊髓,導致癱瘓。

1.一般症狀

(1)疼痛明顯。

(2)關節明顯腫脹。

(3)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出現功能障礙。

2.特殊表現

(1)畸形 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旋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

(2)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窩空虛。

3.合併神經血管損傷的表現

檢查

X線檢查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有無脫位、脫位的類型和有無合併骨折,防止漏診和誤診。

診斷

1.有明顯外傷史。

2.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與腫脹、畸形、彈性固定及關節窩空虛。

3.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無骨折及移位。

治療

1.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傷後在麻醉下儘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

2.治療步驟

(1)復位 以手法復位為主。

(2)固定 復位後,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他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3.治療方法

一旦發生關節脫位,應讓病人受傷的關節安靜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適的位置。儘可能在進行妥善固定後,迅速就醫。注意的是,在為病人脫衣服時,應先脫正常一側的,再脫受傷一側的,穿衣服時則反之。

(1)肩關節脫位 一般均需麻醉後或肌鬆弛下進行復位,常用手法復位有:①希氏法 傷員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用靠近患肢術者一側的足跟置於患肢腋窩部,於胸壁和肱骨頭之間作支點,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順其縱軸牽引。達到一定牽引力後,輕輕搖動或內、外旋其上肢並漸向軀幹靠攏復位。②牽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順應其患肢體位向下牽引,用固定帶或另一助手將上胸抱住固定。牽引後,術者用雙手中指或輔以示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頭向上外復位。復位後X線攝片檢查完全復位後,用膠布或繃帶作對肩位固定3周。習慣性脫位時,可作修補術。

(2)肘關節脫位 平臥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對抗牽引,術者握其前臂向遠側順上肢軸線方向牽引。復位後上肢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周。

(3)橈骨頭半脫位 術者一手握患肢肘部,拇指觸及橈骨小頭,另一手輕握其腕部作輕柔的牽引及將其前臂旋前,當肘關節屈曲,同時前臂旋後時即感到橈骨頭清脆聲或彈動而復位。繃帶懸吊前臂適當保護患肢1周。

(4)髖關節脫位 ①若已有休克時,應取平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並急送醫院進行搶救。②急送醫院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③復位後可用皮膚牽引或髖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④解除外固定後應繼續鍛煉髖部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活動範圍。

(5)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

參考來源

關節脫臼自行復位?有可能越動越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