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汉诺威王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诺威王朝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国家
先前王室 
头衔 
创立 1635年 - 布伦瑞克-吕讷堡大公乔治
创立者  汉诺威亲王恩斯特·奥古斯特五世
现任家长 汉诺威亲王恩斯特·奥古斯特五世
解体 

英国: 1901 - 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终结父系
谱系;其叔父威廉四世于1837年逝世
半萨利克法下与汉诺威的共主邦联完结。


汉诺威: 1866 - 格奥尔格五世在普奥战争中
战败,领土被普鲁士吞并。
布伦瑞克: 1918 - 恩斯特·奥古

民族 德意志

汉诺威王朝(德语:Haus Hannover),是于1692年-1866年间统治德意志汉诺威地区与在1714年-1901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

起源

汉诺威王朝是德意志不伦瑞克王朝的分支之一,因此又称为不伦瑞克王朝汉诺威分支。汉诺威王朝和不伦瑞克王朝的前身都是韦尔夫王朝,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萨克森及巴伐利亚公爵狮子公爵亨利。而亨利的幼子威廉成为吕讷堡公爵(Herzog von Lüneburg)。

不伦瑞克王朝的吕讷堡分支,经过多年发展后,在1692年成为汉诺威选侯国。自此以后,王室人员以国为姓氏,改称为汉诺威分支,即为汉诺威王朝。

汉诺威

汉诺威选帝侯

1692年,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委任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为第9位世袭选帝侯,是为不伦瑞克-吕讷堡选帝侯,以增加哈布斯堡王室成员当选皇帝的胜算机会。自此以后,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及其后代便以封国为姓,改姓汉诺威。

自1714年起,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入主英国,兼任英王(详见下文),汉诺威和大不列颠以及爱尔兰结成共主邦联

汉诺威选帝侯国,在1803年被法军占领,直至1814年拿破仑倒台后,汉诺威在列强同意下,被升级为王国

汉诺威国王

1814年10月,维也纳会议上决定,为了给予英国国王德意志事务上的发言权,决定将汉诺威选帝侯国提升为汉诺威王国,并与英国组成共主邦联


汉诺威市政厅
图片来源 丹京游学记

但这个共主邦联很快瓦解,当1837年英王威廉四世驾崩后,英国王位传给了血缘关系较近的侄女肯特郡主维多利亚。不过却因德意志地区施行欧洲大陆萨利克法,禁止女性继承王位。维多利亚三伯父的汉诺威君主宝座,传给了她的五叔坎伯兰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

但此时,普鲁士已经开始密谋统一德国的大业。1866年,普奥战争期间,普鲁士突然派兵占领汉诺威王国,并改编为普鲁士的一个行省。汉诺威王国灭亡。

英国国王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王詹姆斯二世和其信奉天主教的后裔被逐离英国。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安妮陆续继位,但不幸地二人驾崩后都无存活子嗣可继承王位。

安妮女王长子威廉王子夭折后,英国国会为避免兼领英国国教的国王宝座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过《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

  • 若《1689年权利法案》中所规定的继承人全部无子而亡后,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索菲和她的新教后代继承。

这部法律,令当时在英国王位继承序列头50名的王室成员都失去王位继承权。虽然法案导致数次因王位争端而起的冲突,但位于王位继承序列第52名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George I),最终还是于1714年继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直至1727年驾崩。而大不列颠王国爱尔兰王国于1801年合并,组成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英帝国和印度女皇

远在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位时期,英国就开始实施对外扩张政策。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殖民疆域达致最广,也曾一度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但英国在法律上一直不是“帝国”,因为英国君主一直仅称国王女王,而非皇帝。因此大英帝国一直是一个“非正式帝国”。

据说,维多利亚女王因为她在俄国德国的亲戚,都可以称为皇帝,而自己的国家比他们的强大多了,却只可称为女王,因此女王的其中一位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有鉴于此,便借英国刚灭印度莫卧尔帝国,于1877年1月1日,献上印度女皇之尊号与维多利亚女王。自此,英国君主有了帝号,大英帝国因为征服印度而成了真正的帝国。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长子爱德华继位,由于爱德华冠父姓汉诺威王朝在英、印等地的统治正式结束。因此汉诺威王室仅有维多利亚一人担任过印度女皇(1877年-1901年)。此后,帝位随英国王位传予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君主列表

图片 称号 统治始于 统治终于

来自wiki
汉诺威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

Ernst August., Kurfürst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

1692年 1698年1月23日

来自wiki
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一世·路易

Georg I. Ludwig, Kurfürst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

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乔治一世

George I of Great Britain & Ireland

1698年1月23日


1714年8月1日

1727年6月11日

来自wiki
大不列颠国王、爱尔兰国王及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二世

Georg II. August, Kurfürst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

George II, Great Britain, Ireland

1727年6月11日 1760年10月25日

来自wiki
大不列颠国王、爱尔兰国王及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三世

Georg III. Wilhelm Friedrich, Kurfürst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

George III, King of Great Britain, Ireland

1760年10月25日 1801年1月1日
联合王国、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三世

George III of the United Kingdom, Kurfürst von Braunschweig-Lüneburg

1801年1月1日 1814年10月12日
联合王国国王、汉诺威国王乔治三世

George III,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Georg III., König von Hannover

1814年10月12日 1820年1月29日

来自wiki
联合王国国王、汉诺威国王乔治四世

George IV,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Georg IV., König von Hannover

1820年1月29日 1830年6月26日

来自wiki
联合王国国王、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

William IV,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Wilhelm IV., König von Hannover

1830年6月26日 1837年6月20日

来自wiki
联合王国女王维多利亚

Victoria, Queen of The United Kingdom

印度女皇维多利亚

Victoria, Empress of India

1837年6月20日


1877年1月1日

1901年1月22日

来自wiki
汉诺威国王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

Ernst August I., König von Hannover

1837年6月20日 1851年11月18日

来自wiki
汉诺威国王乔治五世

Georg V., König von Hannover

1851年11月18日 1866年9月20日

家族首领

1866年后,汉诺威王室的首领都冠以汉诺威亲王的称号,而在1919年前,汉诺威家族依然持有英国坎伯兰公爵的爵位。但在1919年3月28日,英王乔治五世因汉诺威王室的亲戚,不愿放弃德国国籍,并涉嫌帮助德皇,对付英国,而动用《1917年削除爵位法》,废除坎伯兰公爵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