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流感噬血杆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博士在流行性感冒的瘟疫中发现。它一般都是好氧生物,但可以成长为兼性厌氧生物。[1]

流感嗜血杆菌最初被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但直至1933年,当发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性病原后,才消除了这种误解。不过,流感嗜血杆菌仍会导致其他不同种类的病症。

简介

因其基因组较小,流感嗜血杆菌是第一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而又能自由生存的生物。它的基因组包含了1,830,140的DNA碱基对及1740个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测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策划,于1995年完成并刊登于《科学》杂志上。

症状诊断

大部份流感嗜血杆菌都是机会性感染细菌,即它们会在寄主体内生存而不引起任何疾病,但当某一些因素如: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出现后则会引发病症。流感嗜血杆菌一般有六种菌株,称为a型、b型(又称乙型)、c型、d型、e型及f型。

由流感嗜血杆菌自然产生的疾病只会在人类出现。在婴儿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偶尔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自从1990年开始,美国使用HiB结合型疫苗后,HiB病症的患病率减少至每十万名儿童有1.3名儿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引致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没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儿童的耳朵感染如中耳炎眼睛感染结膜炎鼻窦炎,并且联带肺炎[2]

Hib肺炎通常发生于1岁左右儿童。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感冒,50%左右早期出现胸腔积液菌血症脓胸不常见。大部分受无荚膜菌株感染的成年人产生类似其他细菌性肺炎的支气管肺炎。

痰液革兰氏染色示大量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此种细菌对培养的营养需要较为严格且往往寄生在上气道内,因此培养常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链球菌都能在人类的上呼吸系统中发现。一项有关它们之间的竞争研究指出,在培养基内,肺炎链球菌能以过氧化氢攻击流感嗜血杆菌及能排除在表面流感嗜血杆菌生存所需的分子。

当两种细菌一同在鼻腔内时,两星期之内,只有流感嗜血杆菌能够生存。当两种细菌分别地放在鼻腔内时,两者皆能生存。使实验鼠的上呼吸组织暴露于两种细菌时,发现有格外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当实验鼠只是暴露于其中一种细菌时,则不会出现这些细胞。

实验证实当中性粒细胞放在已死的流感嗜血杆菌时,它们会强烈攻击肺炎链球菌。而这种攻击相较没有死亡的嗜血杆菌时,则不会这么强烈。但暴露于已死的流感嗜血杆菌中,则不会有任何对生存的流感嗜血杆菌有所影响。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性:

当流感嗜血杆菌被肺炎链球菌攻击时,引发了免疫系统攻击肺炎链球菌

两种细菌的结合引发了只有其中一种细菌存在所不会引发的免疫系统警报。

至于为何流感嗜血杆菌会不受免疫系统的影响则不得而知。

血清群

于1930年,流感嗜血杆菌分类为两类,即荚膜菌株及没有荚膜的菌株。虽然已知荚膜类的乙型流感嗜血杆菌或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简称HiB是毒性的主因之一,但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病因却仍未完全清楚。它们的荚膜能帮助它们抵抗在没有免疫的寄主体内的吞噬作用及不触发补体介导的裂解。没有荚膜的菌株则较少侵略性,但它们能诱发炎症而产生其他病症,如会厌炎。接种HIb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

预防治疗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婴儿2、4和6个月时分3次注射。

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口服羟氨苄青霉素,20kg以下儿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约30%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且对氨苄西林耐药。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磺胺甲基异啰唑/甲氧苄氨嘧啶(SMX/TMP)儿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成人则为口服1~2片(每片为160mg/800mg),每日2次;头孢呋辛0.2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克罗儿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强力霉素100mg口服,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忌用)。对非耐药菌株,在小于20kg儿童可予氨苄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每日2~3g),在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则为250mg~1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尚可使用阿莫西林,对小于20kg儿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对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诺酮和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亦有抗菌活性。[3]

DNA定序

因其稀少的基因体,流感嗜血杆菌是第一种排列全数基因体,而又能自由生存的生物。它的基因体包括了1,830,140的DNA碱基对及1740个基因。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排序计划由基因组研究所策划,于1995年完成并刊登于《科学》杂志上。

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之所以被如此命名,是因为曾误认为它是1889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大多数研究,它是细菌性肺炎较为常见的病因,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含b型(Hib)多糖荚膜的菌株毒性最强,最容易引起严重疾病,包括脑膜炎,会厌炎和菌血症性肺炎。

由于使用了Hib疫苗,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已近消失。寄生于成人上呼吸道的流感嗜血杆菌常无荚膜非b型。这些菌株可移行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下呼吸道,常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加重。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例如肺炎患者的祛痰镇咳,脑膜炎患者的脱水降颅压及防治脑水肿等。

2.药物治疗 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近年来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而改用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包括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剂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口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脉给药。对脑膜炎患者则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如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由于细菌的耐药情况不断地变化着,故应依据当地的药敏情况选用药物,待患者的细菌药敏结果出来后予以调整。[4]

预后

由于本菌多感染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年人,故严重感染者均有一定的病死率,如肺炎和脑膜炎的病死率在10%~30%。预后的好坏和患者原来的健康状况有关。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饮食禁忌

  • 是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 在某种意义上将,蛋白质是决定我们身体免疫力高低的物质基础,如果成年人体内缺乏蛋白质,会造成体力下降、脑力不济、浑身乏力、提早衰老、容易生病,皮肤失去弹性和光泽;青少年体内缺乏蛋白质,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较同龄儿童发育缓慢,智力低下、抗病能力差等。因此,要预防肺炎,在日常的饮食中,如果能注意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精瘦肉、螃蟹、海鱼、奶制品、豆制品、鸡蛋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免受外来病原的侵袭。
  • 是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人体内维生素含量是否充足,与人们的健康与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A对维持肺炎患者呼吸道及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及黏膜表面抗体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的防御各种致病微生物侵入身体。因此,肺炎患者在进食时要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动物肝脏、鸡蛋黄、鱼肝油、奶油等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食物。此外,维生素C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病毒合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肺炎患者要注意多吃番茄、菜花、猕猴桃、苹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
  • 是要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在我们身体中,微量元素一旦缺乏,会大大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身体状况会变的很差。微量元素是一种抗氧化剂,人体内如果严重缺硒,可能会导致人体的抗感染能力大打折扣,体内缺硒的患者每次流感、肺炎等传染性疾病都在劫难逃。因此,体内缺硒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进食富含硒的食物,如大麦、鱼虾、动物肾脏、海藻、糙米等食物。此外,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功能方面也功不可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一般在海产品、动物内脏及瘦肉、豆制品中,锌的含量较高;动物的肝脏、肾脏及牛奶、瘦肉中铁的含量较高,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的进食,以确保体内微量元素的充足。

视频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