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比·比·金

比·比·金B.B. KING,1925年9月16日-2015年5月14日)本名Riley Ben King。出生於密西西比州伊塔貝納附近的一個小聚居區裡。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藍調音樂家之一,外號「藍調之王」(The King of Blues)。自1949年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唱片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花了很多時間錄製和巡迴演出,每年演出300多次。他創立與推展了電吉他推弦、揉弦的技法。作為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他在1987年就已經被引入搖滾名人堂,2003年滾石雜誌評選的百大吉他手中位列第3名,2006年更獲得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 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在臨終關懷中,金在2015年5月14日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於睡眠中去世,留給世人珍貴的音樂遺產。

目录

背景

Riley B. King 於1925年出生後很快就了解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艱辛生活。他四歲時父母分居,五年後母親去世,這時萊利開始與祖母住在一起。祖母去世後,萊利(Riley)和他的父親短暫地住在密西西比州列剋星敦(Lexington),然後搬到基爾邁克爾(Kilmichael)。由於家境困難,後來被卡特里奇(Cartledge)一家收養,並在他們的小農場裡生活和工作。牧師韋恩·卡特里奇(Wayne Cartledge)教給他有關善良,尊重和辛勤工作的知識,並幫助萊利(Riley)獲得了他的第一把吉他。通過他,萊利學會了通過行動而不是膚色來評判人。在棉花田工作時,他不屈服於頑強的種族主義和種族隔離歧視。進入音樂界後,也處在克服娛樂界最嚴厲的批評家的生活中,並最終被譽為整個音樂流派的宗師之一。 [1][2]

音樂類型

活躍年代

1948年-2015年

音樂事業

1948年,二十出頭的他離鄉背井,搬到曼菲斯居住,拜藍調歌手的表兄Bukka White為師,學彈藍調吉他,發願要做個藍調歌手,他成了當地WDIA電台的主持人與固定演唱歌手,隨後成了曼菲斯市區具有藍調歷史地位的Beale Street一帶最搶手的吉他手,太陽錄音室的創辦人山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 替他取了暱稱Beale Street Blues Boy,(B.B. King藝名中的「B.B.」即源於此)。

金在1949年創作了第一張唱片,第二年與肯特(Kent)/ RPM /現代音樂(Modern)開始了長達12年的合作,在此他錄製了許多節奏和藍調歌曲,包括“ You Know I Love You”,“ Woke Up This Morning “和“Three O'Clock Blues”,在R&B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並成為他的全國首個熱門歌曲。

進入60年代後,B.B. King嚐試為藍調音樂注入更優美,更細緻,更多樣的音樂風格,像是在招牌曲"The Thrill Is Gone"襯上動人的弦樂,或是推出捕捉藍調歌手與樂迷之間沸騰彼此情緒的現場演唱錄音專輯"Live At The Regal"。

B.B. King在紮根藍調音樂的同時,也不時在藍調音樂的演唱之中融入爵士樂,流行樂風格,在伴奏中加入管樂器調合,豐富藍調音樂的色彩,他也同時致力於拓展藍調音樂的廣度,像是與鋼琴創作歌手Carole King,The Eagles吉他手Joe Walsh合作專輯"Indianola Mississippi Seeds",與英國藍調之父Alexis Korner合作專輯"B.B. King In London",與U2合唱團合作灌錄"When Love Comes To Town",帶領吉他之神Eric Clapton來趟傳統藍調之旅的專輯"Riding With The King"。

擁有「藍調大使」稱號的B.B. King熱愛巡迴演唱,把巡迴演唱的每一站都當作是一個家,曾經有過一年唱342場的紀錄,年屆70歲之後,年平均維持在兩百場左右,而且每年六月都會撥冗一兩個星期的時間,進行個人的密西西比返鄉之旅。

作為音樂界最受好評的表演者之一,金在2006年憑藉他的二重奏專輯"80"獲得了葛萊美最佳傳統藍調專輯獎。這位傳奇的歌手和吉他手也成為了他自己的博物館的主題,該博物館於2008年開業。密西西比州印第安納波拉市的BB King博物館致力於紀念King的音樂,影響他的音樂以及音樂史。同樣在2008年,金發行了專輯"One Kind Favor"廣受好評。他親自演奏了約翰·李·胡克(John Lee Hooker),丁字骨沃克(T-Bone Walker)和朗尼·約翰遜(Lonnie Johnson)的歌曲,並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葛萊美獎,這是他第15次獲獎。2012年2月,金與巴迪·蓋伊(Buddy Guy)等人在白宮特別演出。他和他的表演者在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陪同下演唱了《芝加哥甜蜜的家》。

除了音樂生涯之外, B.B. King還有個著名的吉他“ Lucille”。他錄製第一張唱片的那一年,金在阿肯色州的特克斯參加了一場舞會,舞池中間裝有一個裝有煤油的桶,用來使人們在深夜保持溫暖。現場爆發了一場打鬥,煤油桶被撞倒,火勢蔓延至整個會場。包括金在內的所有人都撤離了,但他趕回屋內想要取回他珍貴的吉他。幸運的是,當建築物在他周圍倒塌時,他設法用吉他逃脫了。金後來得知這場打鬥是由於一名在露西爾(Lucille)場館工作的女士而爆發的。從那時起,金將他的吉他命名為“ Lucille”,以提醒自己不要再做任何愚蠢的事情。

2014年4月,B.B. King在聖路易斯的皮博迪歌劇院舉行了一場演唱會,會後歌迷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對金的健康狀況的擔憂,這位藍調傳奇人物因其表現不穩定而公開道歉。2014年10月,這位89歲的老人在芝加哥藍調之屋的演出中登上舞台但在表演中跌倒,以致取消了幾場即將來臨的演出。跌倒後他的網站上發表的聲明中說,這位歌手“被診斷出患有脫水和精疲力竭。”但是,無論他身在何處,金都擁有他的簽名吉他“露西爾”。

在臨終關懷中,B.B. King在2015年5月14日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睡眠中去世,留下了世人永遠懷念的音樂遺產。 [3][4][5]

主要作品

《Singin' the Blues》 (1956)
《The Blues》(1958)
《B.B. King Wails》(1958)
《Sings Spirituals》(1959)
《Compositions Of Duke Ellington And Others》(1960)
《My Kind of Blues》(1961)
《Easy Listening Blues》(1962)
《Mr. Blues》(1963)
《Rock Me Baby》(1964)
《Live at the Regal》(1965)
《Lucille》(1968)
《Live in Cook County Jail》(1971)
《L.A. Midnight》(1972)
《There Must Be a Better World Somewhere》(1981)
《The Crusaders With B.B. King & 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oyal Jam"》(1982)
《King Of The Blues》(1988)
《There Is Always One More Time》(1991)
《Diane Schuur & B.B. King "Heart To Heart"》(1994)
《Blues on the Bayou》(1998)
《"Riding With The King" (with Eric Clapton)》(2000)
《One Kind Favor》(2008)
《Live》(2011)
《There Is Always One More Time》(1991)

My Lucille (1985)
The Thrill Is Gone (Live at Montreux 199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