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旱灘坡墓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旱灘坡墓群武威市西南沿祁連山北麓的一片台地上。墓葬分布面積較廣,東起金塔河,西至西營河,地跨柏樹松樹、西營3鄉,寬約1公里,長約20公里。這片台地,地勢較高,終年乾旱,草木難生,因此人們稱它為早灘坡。但是千百年來,古代人卻把這裡看成了安葬陵墓的理想聖地,從西漢明清,這裡形成了今天寬廣的旱灘坡墓群。

漢代文化遺存

旱灘坡墓群具有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1972年在興修水利工程時發現了1座漢代土洞墓,出土醫藥漢簡92枚,是國內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方面的原始文物,對研究我國古代醫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經整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成《武威漢代醫簡》,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它研究成果發表於《文物》雜誌1973年第12期,為我國古代醫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1974年1月在這裡又發現了1座漢代土洞墓,出土了陶器、木牛車及彩繪屏風架等木器,特別在木牛車兩側的欄板上,發現有書寫文字的紙。經研究這是我國現觀存最早的寫有文字的紙,為此在《文物》1977年第1期上發表了《甘肅武威縣早灘坡東漢墓發現古紙》、《談旱灘坡東漢墓出土的麻紙》等文章,對我國造紙的歷史提出了新的論斷。1975年和1984年武威地、市文博單位先後在這裡清理漢代墓葬10餘座出土了一批木器、陶器、貨幣等文物,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喪葬儀式提供了資料。1988年又發現1座東漢土洞墓,出土完整的「鳩杖」1根和一批漢簡及其它文物10餘件。這批漢簡共17枚,保存完整,計270餘字[1],記載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贍養老人制度、刑律條款等,涉及內容甚廣。

前涼時期的墓地

旱灘坡也是前涼時期的墓地。前涼在武威建都長達76年(30l一376),但明確作為前涼這一時期的墓發現得極少。1985年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在這裡發掘了這一時期的墓葬30餘座,出土一大批重要文物,其中在一座晉墓中發掘出彩繪木俑20個,每個高約24厘米,他們為侍女、馭奴等,有的拱手而立,有的吆馬揮鞭,造型生動逼真。木俑上采繪的服飾清晰,再現了當年的衣着打扮。同時還發現面制花卷,這個干如石塊的花卷與今日武威的麵食花卷形狀無異。與木俑一起出土的還有木雕彩繪馬1匹,木牘4塊,斗筆l管,蓮枝燈1架以及絲綢衣物等。木雕彩繪馬由9塊組成,與1969年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造型完全一樣。斗筆長31厘米,毫長6厘米,製作工藝精良,保存良好。蓮枝燈高117厘米,分12枝,分枝上有彩繪鏤空龍雀和木雕燈盞及火苗,色澤艷麗如初。而4塊墓牘記載着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系武威厲將軍都戰帥駙馬都尉姬瑜夫婦的合葬墓,死者衣服均為絲綢,分刺繡和印花兩種。這些墓葬的發現,為研究前涼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喪葬儀式、社會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依據。

墓型編

旱灘坡墓群多為土洞墓,間有少數磚室墓。1981年9月甘肅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視頻

旱灘坡墓群 相關視頻

《武威漢代醫簡出版著作簡介及序言欣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