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若望一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若望一世:523年8月13日—526年5月18日在位。[1]他是第一位在任期间拜访君士坦丁堡的教宗。[1]

教宗圣若望一世(lang-la Sanctus Ioannes PP. I,470年-526年5月18日),523年8月13日—526年5月18日在位。[1]他是第一位在任期间拜访君士坦丁堡的教宗。[1]

生平

若望出生于托斯卡纳城市锡耶纳

当若望还是一名罗马执事时,他就因是对立教宗乐伦的支持者而为人所知。之后于506年,若望在向教宗西玛克所写的书信中坦言自己之前的错误,并请求他的原谅。

若望于523年当选教宗,那时他已经相当年迈体弱了。

525年信奉阿里乌教派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派他赴君士坦丁堡要求东罗马皇帝查士丁一世撤回他禁止阿里乌教派的法令。狄奥多里克威胁说如果若望失败,他将迫害正统教派教徒,因此若望成为第一位拜访君士坦丁堡的教宗。[2][3]

若望到达君士坦丁堡后,受到查士丁一世的热烈欢迎,并且查士丁一世同意撤回之前的法令。[4]若望完成使命回到东哥特王国的首都拉文纳后,就被狄奥多里克关押,狄奥多里克指责他与查士丁一起册谋推翻自己。由于他被关押的处境非常差,不久后他便死于狱中。

若望的尸体被运往罗马市,葬于圣伯多禄大殿中。

在绘画中若望一世一般被表现为待在监狱里通过铁栏杆向外望。在拉文纳和托斯卡纳他尤其被尊敬。他的纪念日是5月18日。[5]

时代背景

  据信德室出版《圣人传记》记述:圣若望一世的时代,正值30多年来,信奉亚略异端(Arianism)的东哥特人(岳特人Ostrogoths)统治意大利。国王狄奥多里克(狄奥多 Theodoric 493~526)起初对天主教正统教会,尚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但为期不久,就在圣若望一世当选教宗之后,狄奥多里克的态度产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开始采用严厉残酷的措施迫害教会。

为了整体教会的核心利益,圣若望一世教宗决定亲自前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与东罗马皇帝查士丁一世(儒斯定一世Justin I 518~527,《圣人传记》说是儒斯定二世不准确,因为时间不对)磋商,因此,若望一世教宗成为第一位拜访君士坦丁堡的教宗。他到了君士坦丁堡,全城居民夹道相迎,查士丁一世亲自招待。

不知教宗若望一世是用什么方法,但他成功地说服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使其决定退让并减缓了对亚略的压制策略,同时也避免了在意大利的亚略支持者对基督宗教正统信仰者的报复行动;教宗的此次东访,还同时化解了东西方教会自公元484年来逐渐紧张的敌对形势。

(按《不列颠百科全书》是狄奥多里克对东西教会和解疑惧,后来查士丁一世镇压亚略异端。狄奥多里克于公元525年,命令若望一世与查士丁一世谈判,要求后者撤销原颁通喻,谈判未获成功,公元526年若望一世返回拉韦纳,被狄奥多里克囚禁,不久可能由于饥饿而死。)

教宗若望一世访问时遇到耶稣复活节,因而就在东罗马首都大堂隆重举行庆祝耶稣复活的大礼弥撒。

  教宗若望一世回到意大利,国王狄奥多里克怀疑他与查士丁一世合作反对自己,就捏造叛国罪名设计将他逮捕,囚禁在拉韦纳(Ravenna)监狱,饱受苦辱,不久即死于狱中,遗体被迎回罗马,葬在伯多禄大殿内。 在绘画中圣若望一世教宗一般被表示为呆在监狱里通过铁栏杆向外望。

拉韦纳托斯卡纳圣若望一世教宗特受尊敬。

重大成就

1、化解东西教会矛盾。

2、成功化解了东西罗马战争。

3、避免了亚略派支持者对正统天主教徒的报复行动。

教会敬礼

教会每年5月18日以殉道圣人的礼仪纪念圣若望一世教宗。

译名列表

参见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Template:CathEncy
  2. Anonymus Valesianus, 15.90; translated by J.C. Rolfe, Ammianus Marcellinus (Harvard: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72), vol. 3 p. 565
  3. Raymond Davis (translator), The Book of Pontiffs (Liber Pontificalis), first edition (Liverpool: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 1989), p. 49
  4. Anonymus Valesianus, 15.91; translated by J.C. Rolfe, vol. 3 p. 565
  5. Patron Saints Index: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5-21. "Pope Saint John I" (last accessed 23 Octo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