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里克·沃爾科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里克·沃爾科特
德里克·沃爾科特
原文名 Derek Walcott
出生 (1930-01-23)1930年1月23日
聖盧西亞島卡斯特里市
逝世 2017年3月17日(2017-03-17)(87歲)
國籍 聖盧西亞
職業 詩人、劇作家及畫家
知名於 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1年艾略特獎

德里克·沃爾科特(Derek Walcott,1930年1月23日-2017年3月17日),聖盧西亞詩人、劇作家及畫家,主要作品有《在綠夜裡》、《西印度群島》、《白鷺》等。曾獲得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1]和2011年艾略特獎

個人生平

  • 1930年1月23日,德里克·沃爾科特出生於西印度群島中的聖盧西亞島卡斯特里市,擁有英國、荷蘭和非洲血統。他的祖母和外祖母據說都是黑奴。父親是英國人,以畫水彩畫維持生計,並酷愛詩歌、戲劇和歌劇,但在沃爾科特嬰兒時期就去世了。他由當教師的母親撫養長大。
  • 1944年,在德里克·沃爾科特14歲時,初次在報紙上發表詩歌。
  • 1948年,德里克·沃爾科特用母親積攢下的錢自費出版了一本小冊子--《詩25首》,開始文學生涯。
  • 1949年,德里克·沃爾科特的第一部劇作《亨利·克里斯多夫》得以公演,並獲得殖民地發展與繁榮獎學金。同年,20歲的沃爾科特創建了聖盧西亞藝術行會,並考入聖盧西亞島的聖瑪麗學院,後進入西印度大學的牙買加莫納校區,攻讀英語、法語和拉丁語文學。
  • 1953年,德里克·沃爾科特從西印度大學畢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沃爾科特在聖盧西亞、格林納達、牙買加等地中學任教。
  • 1959年,德里克·沃爾科特在特立尼達創立了戲劇工作間,並擔任導演達十年之久。同時他還為多家刊物撰稿,擔任專欄作家。
  • 1962年,德里克·沃爾科特發表了詩集《在綠夜裡》,開始真正的嶄露頭角。
  • 1965年,沃爾科特發表了詩集《船難倖存者及其他詩作》。
  • 20世紀70年代開始,德里克·沃爾科特以客座教授和住校詩人的身份出入美國各大學,後任教于波士頓大學創作系。
  • 1990年,推出超過300頁的史詩式長詩《奧梅洛斯》(Omeros)。這一向荷馬致敬的作品被公認為沃爾科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 1992年,憑藉代表作《西印度群島》被瑞典文學院授予當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學院認為他的創作始終忠於三樣東西--他所生活的加勒比海、英語和他的非洲祖先。
  • 2011年,憑藉封筆作《白鷺》捧得了英國的詩歌獎項艾略特獎。
  • 2017年3月18日凌晨,德里克·沃爾科特在聖盧西亞的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7歲。[2]3月25日,聖盧西亞為德里克·沃爾科特舉辦了盛大國葬。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類型 創作時間
《年輕人的墓志銘》 詩集 1949
《亨利·克里斯朵夫》 戲劇 1950
多芬海域 戲劇 1954
《鑼鼓與色彩》 戲劇 1958
提金和他的兄弟們 戲劇 1958
在綠夜裡 詩集 1962
猴山上的夢 戲劇 1971
《噢,巴比倫!》 戲劇 1976
《星星蘋果王國》 詩集 1980
仲夏 詩集 1984
奧美羅斯 詩集 1990
西印度群島 詩集 1992
厚贈 詩集 1997
白鷺 詩集 2010

獲獎記錄

文學類

  • 2011    艾略特獎    《白鷺》    (獲獎)
  • 1992    諾貝爾文學獎    《西印度群島》    (獲獎)
  • 1981    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    (獲獎)

 * 1971    非百老匯戲劇界最傑出戲劇獎    (獲獎)

  • 1970    喬姆利詩歌獎    (獲獎)
  • 1966    英國皇家學會文學獎    (獲獎)

榮譽類

  • 1969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金蜂鳥勳章     (獲獎)

人物評價

德里克·沃爾科特是今日英語文學中最好的詩人。(俄裔美國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約瑟夫·布羅茨基評) 

德里克·沃爾科特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啟發性和廣闊的歷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由歷史視域供養和多元文化使命支撐的偉大的詩歌光彩。(瑞典文學院評) 

後世紀念

1993年,在德里克·沃爾科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第二年,聖盧西亞首都卡斯特里聖母始胎無染原罪長方形教堂外的廣場改名為德里克·沃爾科特廣場。[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