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立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立国
出生 1939年9月23日
辽宁省岫岩县城文昌阁地区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知名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知名作品兰亭序
降龙伏虎
打麦场上

张立国[1]


张立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年表

1939年9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城文昌阁地区

1948年-1954年 小学,就读于岫岩冰岺小学,辽阳375兵工厂子弟小学,牡丹江121兵工厂子弟小学

1954年-1957年 初中,哈尔滨六中

1957年-1958年 高中,北京五十六中

1958年-1960年 高中,中央美院附中

1960年-1965年 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5年-1978年 北京日报编辑部

1978年-2000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任教

1983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讲师

1987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

1992年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正教授

清华美术学院任正教授

主要展览及活动

1954年-1957年 在哈尔滨六中初中阶段任学校学生美术活动小组的组长

曾为学校画油画: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巴甫洛夫等科学家肖像画

1957年 在北京五十六中举办个人画展

1957年 书法作品《兰亭序》,经学校推荐,赴日本参展

1958年 绘画创作《降龙伏虎》一画被苏联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收藏

1964年 油画《打麦场上》被选入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65年 油画《广阔天地》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同时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1967年 参加毛主席诗词交响乐舞台布景设计

1968年 为鲁迅博物馆创作油画《鲁迅在北大》,被鲁迅博物馆收藏,北京

1979年 参加第四届全运会团体操背景画设计,北京工人体育馆

1979年 参加北京美协画展,油画《深夜的灯光》,在北海公园展出

1979年 张立国、官其格、袁浩三人作品展,多幅油画在紫竹园公园展出

1980年 中央美院校庆展,油画《写意3号》,《写意6号》

1982年 编写三本讲义: ①大自然的美妙和我们的想象

②绘画的色彩

③形态观念的演变

1983年 中央美院附中校庆展,油画《火·太阳·人》

1985年 中日友好现代美术展,宫崎县立综合博物馆,宫崎县

1985年 应约参加中国黄山油画讨论会,黄山

1985年 油画《童年》、《胡同》,参加在日本举办的《日中现代美术展》,在东京、神户、宫崎、扎幌巡回展出

1985年 发表论文《抽象、科学、艺术、文明》,1979年撰文,1985年发表在《青年艺术家》。

1985年 发表论文《不可避免的选择——油画与现代观念》在《江苏画刊》上1985年第8期发表。

1986年 油画《升起——安宁的曙光》参加《第三届亚洲美术展》,孟加拉

1986年 油画《天长地久》,《银色的光》,《云起龙骧》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油画展》,北京

1986年 论文《世纪末的兴奋—对当代艺术的省察》,发表在装饰杂志,江苏画刊。

1987年 油画《天长地久》,《银色的光》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油画展》,东京

1987年 油画《面对一个有表情的脸谱》被选入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油画展》

1988年 油画《升起——安宁的曙光》参加中国红十字会首届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优秀奖。

1988年 著有《绘画色彩观念的演变》一书。

1990年 张立国个人画展,欧美同学会,北京

1992年 在中国大饭店与韩国画家联展

1993年 油画《过去的岁月》参加中国美术馆《93油画年展》,并赴港展出

1993年 油画《悟》,《没有定义的兰色》,《幻想家的直觉》,《凝固的阳光》,《涌向天边的云》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日现代绘画展》

1993年《中国油画》杂志发表作品10幅,并进行了专题介绍

1994年6月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绘画作品展,北京

1994年9月 张立国个人水墨画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北京

1995年3月25日 北京电视台,专题介绍张立国的艺术作品,并且在《北京晚报》发表了通讯报道

1995年5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作品三幅和介绍作者绘画艺术的文章

1996年4月《美术》杂志发表油画作品

1996年9月5日 《张立国深情与宁静的艺术》,专题片,北京电视台

1996年9月29日 北京电视台,专题介绍张立国的油画作品

1996年11月 张立国油画作品,参加校庆大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2月 北京电视台《色彩空间》,多次播放张立国九十年代油画作品

1997年4月《科技与经济画报》在中国当代画家专栏中介绍了张立国的绘画艺术及作品

1998年4月25日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活动,北京大学中文系“批评家周末”,举办了关于张立国绘画艺术及

九十年代中国油画艺术的座谈会。江苏画刊做了专题报道。

1998年4月 加入中国老教授协会

1998年4月 中国老教授油画展,北京

1998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油画和水墨画作品及介绍文章

1998年——至今 多次应邀参加在国际艺苑举办的中国老教授油画展

1998年10月 应邀参加中国、韩国、日本艺术院校教授绘画作品巡回展

2000年1月7日 在新世纪的第一场雪中张立国的一次艺术行动:在雪地上铲出几百米长的影像,

《消解现代的喧闹》发表在《社会观察》杂志上

2000年1月 应邀参加中、日、韩艺术大学教授作品展,

油画《伴侣》《一个故事的开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北京,汉城,东京

2001年5月 清华美院在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科学与艺术》大展,

油画《非限定性的空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提名奖

大会论文《科学在我心中也是艺术》发表在《江苏画刊》上

2001年7月 《东西之会艺术展》,机场画廊, 法兰克福

2002年9月 张立国画展,施菲尔特皇宫,卡塞尔

2002年 张立国教授,新潮流画廊,法兰克福

2003年3月 亚洲五国画家联展,机场画廊,法兰克福

2003年7月 张立国水墨画展,7画廊,法兰克福

2004年2月 张立国油画展,7画廊,法兰克福

2004年7月 中国2004-2010艺术展,机场画廊,法兰克福

2004年9月 张立国画展,鲁道尔夫画廊 ,柏林

2004北京艺术周展,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空港画廊I

2004年12月 张立国水墨画展,笔组画廊,广州

2005年 张立国教授,法兰克福新潮流画廊

2005年9月 张立国水墨画展,四分之三画廊,北京

2005年“欢迎来中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空港画廊II

2006年 2be画廊,法兰克福

2006年 张立国教授,“新潮流画廊”,法兰克福

2007年 法兰克福书展内,“张立国教授”,彼得里豪斯文化协会

2007年 张立国教授,“意识流”,魏玛

2008年 宁静的力量-张立国画展,魏玛市政厅美术馆,魏玛

2008年 张立国画展,艾本伯格画廊,慕尼黑

2008年 人影—张立国油画展, 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09年 Casa Vivir y Sonar画展,伊维萨岛/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

2009年 诗人的困惑—张立国油画展, 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09年 超越政治的美术—张立国绘画1950-1978年代作品档案展, 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0年 解放的绘画—张立国1978-1984年绘画作品档案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0年 自律的绘画—张立国1985-1992年绘画作品档案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0年10月-11月 《雪后的树林》,中国老教授绘画作品约请展,友谊宾馆,主办: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绘画研究委员会,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专业委员会

2010年 花,湍流与缓山--张立国水墨绘画作品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0年 新美学-张立国1993-1999年绘画作品档案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1年 张立国绘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1年 日常的艺术—张立国2000年以后的绘画作品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2011年 张立国2000年后的绘画作品展,798艺术园区-超城空间,北京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张立国简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9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1960年代起,张立国的绘画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如,1964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4届全国美展;1979年参加在北海公园展出的北京美协画展;1985年参加在日本宫崎综合博物馆展出的中日友好现代美术展;1986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油画展》;1987年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油画展》;1990年张立国在北京欧美同学会举办个人画展。2002年在德国卡塞尔的施菲尔特皇宫举办张立国个人画展;2004年在德国柏林的鲁道尔夫画廊举办张立国个人画展;2008年在德国魏玛市政厅美术馆举办“宁静的力量-张立国画展”。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立国绘画大展”。此外,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张立国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抽象,科学,艺术, 文明》,《不可避免的选择》,《世纪末的兴奋》,《科学在我心中也是艺术》等,并着有专著:《绘画色彩观念演变》。

前不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张立国艺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中国美术馆及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将开展建构中国现代艺术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张立国艺术研讨会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没有展览而独立地把围绕一个艺术家为核心的艺术现象进行个案学术研究的尝试。

张立国的艺术人生,罕见地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并通过其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对时代精神自主地表达。其作品没有淹没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洪流与此后的商业巨浪之下,而是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绘画的现代性之路。在其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之下,闪烁着艺术家自身人格与艺术纯洁之美的光辉。张立国的艺术之路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前苏联现实主义与西方当代主义的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由此,围绕这个独特的艺术现象,研讨会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包括张立国个人的艺术成就、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之路以及新中国的美术教育等多个论题。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致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明贤,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赵云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杰以及来自国内外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策展人及文化研究者等先后发言。研讨会由邵大箴、朱青生、高名潞、王明贤和赵云川共同主持。

  研讨会上还放映了张立国先生的个人纪录片,回顾张立国先生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展现其独特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过程。研讨会分为4个不同的议题分别展开。具体是:第一场“张立国艺术实践与中国绘画观念的演变”,第二场“山水主题与抽象浪漫主义”,第三场“影子主题与现代性”,第四场“张立国艺术教育实践与中国艺术学院教学的演变”。

  此次研讨会不仅对于艺术家本人去世后的回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立国在其绘画创作中坚持独立的探索,始终坚持独立的个人价值,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绘画相融合,自然的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他始终没有放弃思考与探索,不断地将绘画艺术的自律性,中西美学的文化传统与艺术家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跨越时代的作品。张立国的作品罕见的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个人风格的经典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现代化成为这一代艺术家的宿命。张立国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和整个新中国艺术发展史都有帮助意义。   (李深根)   (转自《光明日报》2015年7月29日文化新闻版)

  “张立国先生的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大树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根非常扎实,这个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又有西方传统文化的根,但他又有现代主义的观念,他在这方面的思考是走在前面的,他这条路走到现在是比较健康的、比较扎实的。我觉得张立国先生所走的现代主义之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像他这种高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达到的艺术的高度是不多的。” --- 邵大箴

  “张立国先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具有代表性。他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学习了以法国油画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也学习了以苏联油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但是他又在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风潮中到德国去办展览,与德国的对话过程中感受世界现代美术,所以他当然说是一个有资格对绘画语言本体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艺术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受惠者、受益者,也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特定时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 吴为山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2014年的逝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张立国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学者型的画家,也是中国探索现代主义艺术重要成就的代表,他的艺术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张 敢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作为知识分子、教授,中国艺术学院的画家,他保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他对人类和自身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在这一点上,张先生可以做我们的楷模。他首先超越自身,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在我们中国过去100年的历史中,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甚至是教育系统都为我们自身设定了很多的局限性,这一点上张先生始终在追求现代性,要突破和找到某种东西,这是非常可贵的。   --- 高名潞

  “张立国先生是那一代人中的变革者,是一个有着超越思维的勇敢担当的艺术家,正因为这样,他的艺术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他的艺术会得到我们后人的敬佩。张立国的艺术作品具有符号性、时空性、原真性、象征性、四个特性。我认为研究张立国的艺术现象的价值在于其作为一个很好、很可贵的个案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梳理过去30多年来中国现代艺术。” ---张 晴

  “张立国那一代的艺术家,对中国艺术现代化的推进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立国是一个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艺术家。这里面还有一个话题就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中国艺术现代化的关系。庞熏?、张光宇、吴冠中、张立国这些艺术家都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以该院对中国艺术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王端廷

  “此前的世界艺术史大会的主题就是在讨论,世界上其实不只有一个艺术,我们今天把艺术看作是一个复数。有了这样的意识,反过来看张立国先生的作品,就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油画在用笔中间有一种波折和变动,这种理解就是如何在笔画的运动中,把人更深的思考和修养涵盖在里面。这是张先生作品里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朱青生

  “张立国先生的山水风景作品,一方面有中国文人的素养,有对自然的领悟,但是更主要的是以现代的眼光来叙说,所以科学的底线是他创作新的艺术的根基。正是这一批山水主题的作品,还有影子系列的作品,以及张立国先生的代表作《天长地久》,使得张立国先生在当代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认为张立国先生的作品,是50年中国现当代艺术史非常重要的一个个案。” --- 王明贤

  “张立国先生的《天长地久》这件作品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另一方面是80年代文化背景下的。我认为《天长地久》这件作品应该好好地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中西的对话也是一种古今的对话。把他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研究以后,可以引导我们纵览张先生从50年代到本世纪的一个大的发展脉络。” ---周 彦

  张立国先生的绘画是非常自觉、非常有系统地进行形式主义的探索。我看他70年代的那些画,跟中国整个的文革绘画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在60年代、70年代初,张先生一直是进行形式主义探索,这在中国的艺术家里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形式主义的探索。所以通过这条线索也许我们可以梳理出另外一种中国当代绘画史或者是当代艺术史。 - -- 汪民安

  我非常有幸成为张立国先生的学生和同事,在先生一生的艺术探索和教育中,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非常难忘和值得思考的地方。先生有自己独立之人格、独立之思想,独立之探索精神。另外先生既教书又育人,注重特色,因材施教。在跟张立国先生接触的近20年的时间里,先生非常地低调,从不张扬自己,我们开会他都很少发言,但只要是对教学和艺术方面,他从来不含糊,比如说学院的教学改革上,他提出了很多教育的理念。   --- 陈辉

  张立国老师能得到学生们的爱戴,除了有思想、有艺术的理想在里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人格的魅力。对我们来说他很善良,充满着爱,心胸非常地宽广。我很赞同张立国先生的画是很有高度的,不光是研究他的画,可能他独特的现象,他这个人在中国这个社会里不同于别的画家的独特的气质。另外我也很赞同要评定他的画需要重新看待中国的绘画史。我作为一个他的学生,我把张老师看得很伟大,他很多的思想散发着光辉。   --- 赵云川[2]

张立国艺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张立国艺术研讨会”于2015年6月17日上午9时在中国美术馆7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美术馆及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国艺术研究的学术高地与平台,将开展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的体系的相关研究。张立国艺术研讨会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没有展览而独立地把一个艺术现象进行个案研究与讨论的尝试。作为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大师,张立国幼年接受自身家庭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之后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美院油画系,并始终坚持探索绘画的现代性之路。

“张立国先生的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大树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根非常扎实,这个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又有西方传统文化的根,但它又有现代主义的观念,他在这方面的思考是走在前面的,他这条路走到现在是比较健康的、比较扎实的。我觉得张立国先生所走的现代主义之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像他这种高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达到的艺术的高度是不多的。”--- 邵大箴

“张立国先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张立国先生具有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他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学了以法国油画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也学了以苏联油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但是他又在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风潮中到德国去办展览,与德国的对话过程中感受世界现代美术,所以他当然说是一个有资格的对绘画语言本体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艺术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受惠者、受益者,也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特定时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 吴为山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2014年的逝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张立国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学者型的画家,也是中国探索现代主义艺术重要成就的代表,他的艺术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 张敢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先生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先生致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先生,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先生,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先生,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著名建筑与艺术评论家王明贤先生,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先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汪民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先生,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赵云川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陈辉先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设计师刘杰先生,以及来自国内外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策展人及文化研究者等嘉宾莅临会场,就张立国先生艺术作品的学术探索和艺术史价值进行深入研讨。研讨会由邵大箴先生、朱青生先生、高名潞先生、王明贤先生和赵云川先生共同主持。

研讨会上首先放映张立国先生的个人纪录片,回顾张立国先生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展现其独特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过程。研讨会分为4个不同的议题分别展开。具体是:第一场“张立国艺术实践与中国绘画观念的演变”,第二场“山水主题与抽象浪漫主义”,第三场“影子主题与现代性”,第四场“张立国艺术教育实践与中国艺术学院教学的演变”。

张立国作为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大师,其绘画艺术创作呈现为5个时期:[1]超越写实的美术1950年代-1977年;[2]解放的美术1978-1984年;[3]自律的绘画1985-1992年;[4]日常的艺术1993-1999;[5]新美学2000-2014。这五个不同的时期既具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的时代风格,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连续性的艺术家个人特征。这五个时期既体现了艺术家个人艺术思考与创作风格的演变,同时也展现了新中国现代绘画的各个主要时期的发展历程。此次研讨会不仅对于艺术家本人去世后的回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立国在其绘画创作中坚持独立的探索,始终坚持独立的个人价值,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绘画相融合,自然的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他始终没有放弃思考与探索,不断地将绘画艺术的自律性,中西美学的文化传统与艺术家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跨越时代的作品。张立国的作品罕见的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个人风格的经典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现代化成为这一代艺术家的宿命。张立国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和整个新中国艺术发展史都有帮助意义。(李深根

张立国(1939年 - 2014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1960年代起,张立国的绘画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此外,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张立国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抽象,科学,艺术,文明》,并著有专著:《绘画色彩观念演变》等。[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