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口镇位于修水县的东南部、修铜两县交界处,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20016人,下辖12个行政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

2019年1月,山口镇被认定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简介

山口位于修水县的东南部、修铜两县交界处,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曾整编驻扎于此。面积173.8平方公里,人口20016人,下辖12个行政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合生态农业的发展。

镇情介绍

山口人素来民风古朴,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勤劳俭朴,艰苦创业。山口人喜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尤以客家茶系为主。地方风味有哨子、腊肉、扣碗肉、艾米果,清蒸洋鸭更是修水餐桌上的一道名菜,它具有滋阴润肺之功效。山口集镇市场繁荣,有传统的赶集习惯[1],每月二日、十六日为墟期。改革开发以来,市场交易更为活跃,建有农贸市场3000多平方米,生猪交易市场1个,平时赶集有4000余人参加,中秋节春节国庆节元旦或恰逢这些节前后的墟日,赶集者多达5000至10000人不等。县城、县内各乡镇,甚至铜鼓平江奉新等地客商也云集此地进行交易,日交易额为十万元,年成交额为八百多万元。

山口境内有一来苏村,传说是村人为感激和怀念苏东坡来过此地而得名。苏东坡[2]来时过渡的渡口称作来苏渡,并建有苏公亭一座。

杰出人物

山口自古以来文化教育比较兴盛,查阜西便是其中杰出代表。查阜西,山口来苏人,自小聪颖好学,一生致力于古琴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等职。

视频

山口镇 相关视频

山口镇宣传片
合浦老乡情——山口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