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甲区(台中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甲区
图片来自搭火车旅行趣

大甲区台湾话:Tāi-kah-khu),台中市市辖区之一,大甲区位于台中市西北隅,北以房里溪一带与苗栗苑里镇相邻;南面以清水区大甲溪为界;西临大安区与台湾海峡,东倚后里台地西缘与外埔区相接。 大甲区约58.5平方公里行政范围,其行政区域大致呈丁字型,以大安溪为界,区分为上横下直,名为溪北、溪南的两个地区( 或概称日南、大甲)。

沿革

大甲在汉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居住、游猎、田耕之所。当时在大甲附近的平埔族称为崩山(蓬山)八社(即大甲至苑里溪一带的平埔番社);在大甲地区者有大甲东(今马鸣埔)、大甲西(今义和里、德化里)、双寮(建兴里)、日南(日南里)等四个分社。 汉人移入大约在明永历23年(西元1669年),郑氏部将刘国轩派遣副将驻守大甲铁砧山实施屯垦,为汉人经营崩山八社开始。今大甲国中附近之“营盘口”及铁砧山之“剑井”,即为当时屯垦留下来的遗迹。 及清国领台,因受其“渡台禁令”的影响,拓垦受到限制。直至康熙40年(西元1701年)禁令松弛,汉人才开始大规模的移垦大甲。大甲的居民以来自福建省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数。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进开垦;另一则从距离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温寮港上岸,依次垦殖大安顶九庄、下九庄来到大甲,进驻铁钻山山脚之顶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社尾顶店一带,逐渐形成聚落。

当时大甲辖区内几个早期农村聚落中,以北端顶店聚落发展较快,目前称之为“旧庄”。 雍正12年(西元1734年)林成祖拓垦大甲,兴修水利。至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王文清开凿大甲圳(今虎眼大圳),灌溉面积多达上千甲;其后并有大安圳、日南圳之陆续兴修,对农业之拓垦,助益良多。水利系统兴建后,聚落大多沿著圳道呈线行发展,移民生活亦趋于安定。 水利系统之兴建非单一农民所能负担,因而埤圳的开发与维护,实已结合了资金与劳力,聚落形成之后,人民为了祈求平安、感念家乡,于是出资建庙,四时祭祀;一切民间信仰活动亦以寺庙为中心。同时,聚落内各种的防卫、教育、娱乐等功能的团体,亦均以庙宇为中心组成。 就大甲地区而言,农村聚落雏型初现于清领初期,国姓庙镇澜宫等即建于此时。清领中期以降,由于宫方为宣扬教化、改善风气,亦鼓励居民集资兴建庙宇,贞节祠水神庙镇安宫文昌祠等庙宇陆续兴建。使大甲聚落的发展更趋成熟。 大甲街区新庄正好位于大甲溪大安溪两条溪中央,地势较高,易避水患,居民为保有生命、财产安全,多移居该地;又大甲新庄位于铁砧山、水尾山二山之鞍部下方,是进入后里台地,通往外埔、后里、丰原等地最为方便、适中的位置,此项交通区域的优势条件,亦更促成新庄的发展。

大甲市街(新庄)从雍正10年(西元1732年)镇澜宫建庙后,逐渐由农村聚落发展成乡街形态。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小庙重建,及邻近农村居民的集中,使新庄地区又由乡街形态演进至商业街市,成为当时大甲堡内各庄之经济活动中心。嘉庆21年(西元1816年)鹿港巡检署移驻大甲,大甲遂为南北交通重要管道、据点。大甲市街的发展,至此已由纯然的乡村中心发展到具行政都市的概貌。

由于闽粤或漳泉械斗频繁,又因大甲街市地位日渐升高,道光7年(西元1827年),仕绅林聪、林甲成等人以防御及显扬官都威容为由提议建城,筹资兴建大甲石堡。该石城以不规则图形环绕市街,城壁长达510丈,墙高二丈。城壁以卵石堆积,并涂以石灰混合黑糖及米饼之浆,墙上能站立士兵守望。夜晚则宿于其上。城墙有四门,东门于今文武路公路局旁,名曰“拱晨”;西门在今孔雀路路娇姑庙旁,名曰“观海”;南门在今顺天路南门贞节牌坊北侧,名曰“薰风”;北门在今顺天路258号一带,昔福德寺旁,名曰“湛恩”。四门均为单门单脊的硬山形势,但日治时期大甲市区改正时均被拆除。

第一次市区计画

明治38年(西元1905年)在第一次市区改正中,先拆除围绕大甲城廓的城堡。明治40年,拆除东门;明治41年拆除南门、北门。而至大正11年(西元1922年)旧日城楼仅遗留西门(后亦拆除,拆除时间不详)。同年,海线铁路通车,大甲设站,随即开辟联络车站与市中心的站前路(今蒋公路),并使商业活动延伸至此。 在此时期,大甲街亦由原来6尺宽拓宽为18尺(包括下水道),两旁房屋各自拆退并设骑楼重新建筑。其他市街亦有所拓宽,并倡导“大正式”、“昭和式”之立面街屋,企图使其脱离原有之中国色彩。

第二次市区计画

颁布大甲都市计画内容后,昭和9年(西元1934年)著手第二次市区改正,以大街(今顺天路)为中心,向东西及北的方向新辟道路,形成棋盘式的街廓形态。道路宽度分三种:大路16.2公尺、中路12.7公尺、小路7.25公尺。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并承袭第二次市区改正计画内容,进一步加以扩充。 大街及东门街均被拓宽为16.2公尺及12.7公尺,并新建或扩建了站前路、纵贯公路、大安街等多条道路。

大  街

即今顺天路中段地区,大甲的商业集中在此。镇澜宫位于街南段;市场在镇澜宫南侧的大街旁;当时仅有的剧院─凤舞台亦位于市场内南侧。第二次市区改正时,拓宽为现况。两旁街屋为“昭和型”建筑,以二楼为主,间混三层楼,是当时发展最早、最热闹的街段。手工艺加工厂集中在三角街以北的北门口附近及市区边缘。

东 门 街

原东门义路,后路面拓宽,两旁街屋经改建成“大正型”建筑。行政及服务性机关、事务所多集中于此。 站 前 路:未开发前是一片水田,仅有小路横亘其间。因应火车站的设立及联络车站与市中心之间交通,而于铁路通车后开辟16.2公尺之站前路(今顺天路以东之蒋公路段)。由于连接车站,往来行人车辆频繁,发展迅速,成为大甲商业集中之街道。两旁建筑多是大正末期及昭和初期的“大正型”建筑,至今仍有部分留存。

北 门 口

亦称街仔头,为三角街以北的顺天路段,多打铁铺及碾米行。 大 安 街:因原有之西门街街道曲折,且两旁屋舍密集,改建不易,故于西北方,新辟一条宽12.7公尺的大安街,作为联络大安及附近各乡庄之道路,即今之文武路。

西 门 街

即今孔雀路,尚维持日治初期的旧态,成为当时大甲唯一仅存的早期聚落旧街,该路近年亦已拓宽。 当时大甲街区分为四保,即今之朝阳里、大甲里、顺天里与孔门里。四保为日治时期的主要街区中心;今营盘口、顶店、社尾、番仔寮、山脚一带,在当时仅是农村聚落而己。目前大甲高中附近当时为荒凉的溪石坝,少有人迹,是屠宰场及刑场所在地。

道光19年(西元1839年)开辟东门义路所留下之东门义路碑记中尚有“大甲石堡为淡彰之界,南北之冲。居民稠密商贾辐辏…”的记载,此时期,大甲不仅已具行政都市机能,同时也是交易繁盛之商业市街。

大甲市街的发展和台湾一般古老市街一样呈极不规则的形式,为配合地理环境与聚落发展,而自然形成的有机形态。大甲新庄地区的市街发展,最初是以大街(今顺天路)为基础,呈线形向南北两端发展,后又因与外埔、后里、大安地区农村聚落的联系出现两条田间小路,与大街成十字交会。尔后,由于大安港上岸货物的转送,通往大安的小路辟建成西门街(今孔雀路)。当时外埔、后里一带与大甲街区之小路弯曲难行,地方人士遂于道光19年(西元1839年)集资扩建东门义路(五米宽,铺砖路面),与大甲街、西门街在三角处交会,成为当时市街的主要地段。 大甲堡内最主要的商业街为大街(六尺宽,路面敷卵石)。 米市集中北门街(今文武路到福德祠间的顺天路段); 鱼市集中在三角街,后移至武营路口(今第一市场一带)。 官府衙门集中于今第一市场对面;巡检署位于今顺天路电信局、邮局现址;守备署及兵营位于旧顺天国小校地。 镇澜宫位居市街中心,福德祠临北门,文昌祠位于城内西北角,贞节牌坊竖于南门外,皆为此时期大甲市区的重要地标。 大甲市街在此时期通往附近乡村的主要联外路径为;东门义路(今文武路)经山脚、铁砧、水尾两出间的鞍部到大甲东、外埔、后里一带。 由西门街、可至大安溪出海口。 由大街(今顺天路)南可达清水;北经北门出,爬上顶店大埔,经铁砧出南侧至外埔。 由南门出向西行(经今光明路、兴安路),至大安。

于民国63年时公告实施了大甲区的都市计画(大甲地区),并于民国72年及81年间办理两次的通盘检讨;日南地区亦于民国70年公布了日南地区的都市计画,并于民国78年办理了通盘检讨,使都市计画地区扩展至目前的范围。在民国63年所实施的都市计画中,除了保留原日治时代棋盘式规划的范围外,并利用原有台糖铁路用地规划了大甲的外环道(今经国路,民国82年通车),同时亦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规划了住宅区与工业区。惟在此时期所扩大规划的地区,因受当时规划思潮的影响,几乎全是以邻里单元、囊底路的理念与手法规划之,与早期棋盘式的规划风格颇不相同。铁路以东的地区更因受到山坡地形的影响而呈现出另一种空间规划的型态。

地质型态

地形主要由后里台地的东侧与大安溪大甲溪两条主要河川的扇状冲积平原所组成。由于河川水流的切割,以及地形的隆起与沉降,大甲的地貌颇具变化,有山有水也有沃野平畴。

后里台地是夹在大安溪与大甲溪下游之间一长方形的缓倾台地。台地东西长约12公里,靠近大甲的台地西侧地形陡降,并向西北与西南角突出升高,而在大安溪南侧形成标高236米的铁砧山,及在大甲溪北侧标高179米的水尾山(亦称崩山或蓬山,在外埔区境内)。绵延两山之间的则是起伏不定的台地边缘;大甲与外埔后里丰原间的联系道路亦多经由此鞍部地带通过。

后里台地的标高虽不高,但于平缓的冲积平原的衬托下,却也形成如背山面海之雄伟屏障,气势上颇有可观之处。特别是在台地西北角的铁砧山,四面山势陡峭,北面更削成悬崖,山色墨绿,由北侧观之尤显壮观,不虚铁砧其名。由西侧观之,有如头枕,并有白玉观音塑像,矗立山顶,景致亦颇优雅。铁砧山自古传说甚多,林木苍茂,曾名列台湾中部八景之一,长久以来即为大甲驰名远近的地标,并与镇澜宫齐名。目前铁砧山上各项休闲设施与景点均颇具规模,是大甲地区重要之休闲去处。其山顶之永信公园日光牧场分据两方山头高地,更可环眺海岸平原与台地田野,视野极佳。

位于台地西南隅的水尾山标高虽较低,但山顶平台面积辽阔,气势万千,号称青青草原。目前该地归大甲牧场管理,水尾山的青青草原,也是大甲地区可善加开发运用之空间景观资源。

台地的地质

为更新世之红土阶地堆积层,土壤属红棕壤。其土质耐高温,适合制作高级的窑烧制品,因此也孕育了此地的砖窑工业大甲东陶的发展。

大甲除了上述与后里台地相接之丘陵地区外,其馀皆为大安、大甲两溪的冲积平原。整个冲积平原由东南向西北缓降。在此平原上,除两条主要河川外,并有不少大小河川及人工开凿的沟渠,引两溪水源作农业灌溉之用。冲积平原的土壤系由砂砾及黏土所组成的冲积土;肥沃的土壤,加上丰沛的水源,形成了大甲优越的农作条件及稻米文化基础。

本区行政范围,在溪北地区为一长约12.5公里的狭长三角形。其东南角临三义侧的三角形顶点标高约110公尺,由此顶点,以约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北侧缓降,延伸至宽约4.5公里的临台湾海峡的三角形底部,即头船埔、西岐、建兴一带;溪南地区则连同大安区形成一东西长约5~6公里,南北向约6~7.5公里,接近方形的一个楔形平原地带。大甲区的范围约占此地带东侧五分之二的地区。其标高则由大甲地区的45米上下,以略小于百分之一的坡度向西缓降至大安溪的海边。

水域

冲积平原地区上,除了聚落市集及农田外,较特殊的地景是有著各种型态的行水区。在天然河川方面,大甲溪及大安溪的河川甚为广阔(大甲溪河宽约1.5公里,大安溪河宽约1.0公里),除了这两条主要河川外,大甲区地区亦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溪沟。其中较大的有溪北地区的房里溪(临苑里镇)、溪南地区的温寮溪(在大安区)、及瓦瑶溪(或称水尾溪)。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瓦瑶溪紧临大甲市区,是不可多得的都市蓝带空间资源。可惜目前瓦瑶溪河川与河岸并未作良好之开发运用,也应是镇公所在施政上可列入考量的重点工作之一。此外,大甲区由苑里至大甲溪口绵延近20公里的海岸地带亦是大甲地区重要的地貌与地景资源,不仅提供了该地区的海洋渔业的基础条件,同时并可供做沿海游憩、赏鸟等活动使用,惜目前大甲区境内海岸地区的使用情况并不甚理想。

自然水域外,大甲地区自清领初期即已大规模的开辟水圳,引大安溪、大甲溪河水,做为平原农作灌溉使用。其主要系统有顶店圳(引大安溪,古称大安圳),虎眼圳(引大甲溪水,古称大甲圳或水汴头圳有虎眼一圳、虎眼二圳两个系统)、及日南圳、九张犁圳等五条大圳;水圳总长(连支线)逾610公里。目前这些水圳还多数保留,在地景上形成密布的水文空间。这些水道大多水质清澈,同时除仍供灌溉使用外,当地居民并常以这些水源做为日常洗濯(衣物及农作物,如洗葱)之用,孩童亦常嬉戏其间,与大甲各地聚落产业活动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颇具特色的地景空间资源,也是在大甲社区总体营造时善加掌握的资源项目。

气候

大甲位于台湾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约摄氏24度左右。 主要受到地理位置与季风的影响,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旱多风,四季变化不一,具有中部海岸平原典型的气候特征。

大甲在春季时,因受冷暖气流交会的影响,多气旋雨,其雨量大小、时间长短,对春耕工作颇有影响,是春雨季节。夏季时西南季风盛行,带来大量山区的丰沛水气,再加上台风等影响,形成炎热潮湿并多雨的季节。五、六、七、八四个月的降雨量均在200毫米以上;四个月合计的雨量高达1000毫米以上,约占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二。入秋后由九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大甲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雨少干燥,风势强劲,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与农作生产,因此临海地区于田埂隙地间常见的季风树林,亦成为大甲田野风光的一项景观特色。

三级古迹

林氏贞孝坊

大甲贞节坊是在撰述清朝年间贞节妇林春娘,其生前贞节事迹,都雕刻在牌坊上。 贞节妈祖林春娘便是镇澜宫 内受人膜拜的佛像。此贞节坊系于道光二十八年, 位于大甲区顺天路与光明路,似一个小型公园,在这儿第一件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全用石块叠成的高大牌坊,它是用来纪念当年的节妇林春娘。创建清领时期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坊高约六公尺,造石由中国福建运来台湾,质坚,历一百六十馀年,仍未见严重裂化剥落现象。碑砫刻有多副对联及早期的地方官吏题字。并刻有“圣旨”二字,为一四砫“牌楼骑道式”之牌坊,另竖立石碑四座勒述林氏事迹及东门义路的开发。

  此坊属四柱三间两层花岗石造牌坊,四周设有围栏,围栏门柱两面及坊柱四面均刻楹联多对,是其他牌坊罕见的特色,牌坊顶檐安“圣旨”一方,为最高荣誉表征。     

文昌祠

大甲文昌祠创建于光绪13年(1887),为三开间、两进、两廊带左右护龙的四合院祠宇建筑。 大甲文昌祠又称大甲文昌宫,原为义塾,正殿主祀文昌帝君,创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由原大甲乡绅捐银兴建,设义塾于左右两厢房,为当地崇扬文教之地。期间历经日治时期的公学校使用、昭和十年(1935)因地震后的修建、光复初期军警系统的暂住,但在民国七十四年(1985)指定为古迹后,虽经过民国八十二年(1993)~八十四年(1995),与民国八十八年(1999)~九十二年(2003)二次的修复,但整体规模仍维持昭和时期修建后的样貌。为保存文化资产,民国七十四年(1985)内政部将之指定为第三级古迹,并于民国七十七年(1988)进行《台中县大甲文祠之研究》之调查研究,不过当时文昌祠的建筑已有许多毁坏,至民国八十二年(1993)进行第一期整修-正殿与三川殿整修;其后进行护龙、围墙、圣迹亭,以及增设山门与照壁之工程,完成于民国九十一年;近年应漏水问题,于106年起办理市定古迹大甲文昌祠修复工程,刻正工程进行中。 大甲文昌祠无论由历史或建筑的角度观察,都是一座极具价值的重要文化资产,文昌祠为三开间、两进、两廊带左右护龙之四合院祠宇建筑,前埕宽敞辽阔,第一进山门为檐廊形式,三段燕尾翘脊,筒瓦屋面为清领时期之典型祠庙型制,可称为书院与庙宇之复合建筑。

农特产

大甲饼香

大甲饼艺产业因妈祖神威显赫、信徒口碑加上旺盛旅游,制饼业者将传统结合现代养生保健概念,创造出奶油酥饼[1]芋头酥等国宴点品。在地人买来送礼,游客买当伴手礼,奠定大甲是奶油酥饼故乡的招牌名号。

蔺草帽席

日治初期大甲地区妇女用大甲蔺草编织帽子,打开大甲帽的世界商标[2] 。光复初期更奠定大甲轻工业的经济基础,现今大甲帽席技艺在诸多里长、社区编织老师的推广下日益蓬勃发展。

大甲芋头

大甲自古为芋头产地,昭和8年(1933),《大甲乡土概观》已明示芋头为大甲主要农作物,至民国80年,大甲芋头种植面积已超过300公顷。又曾因物丰价贱,促使镇农会设置芋头冰工厂,民间饼商研发“芋头酥”。接著,公所、农会互相推出芋头餐、芋的嘉年华、芋头品质竞赛、芋头造型椅耸立在火车站内、芋乡采风一日游等活动,持续至今。

目前为全台之冠,品质优于其他产区,属肉质较为细腻黏滑粉质高(淀粉含量高),肉色显白,槟榔纤维丝也较细且淡,口感绵密松软,入口即化,芋头香气明显且浓郁,芋头酥芋头冰等相关产品远近驰名。

大甲水稻

因大甲、大安两溪贯穿而过水源充足是水稻种植理想环境,所产稻米历年来获奖无数,农会大力推广原乡味良质米、禾乐幸福友善栽培米均经过国家CAS认证,深受消费者好评。

大甲粉葱

走入大甲溪右岸文曲里东安路,一路尽是葱香,农人洗出葱白。全盛时期达40馀公顷并曾外销香港地区,目前农会积极推广成为粉葱专业区,全年四季可生产,质量好价格便宜具竞争力。

景点

大甲镇澜宫 铁砧山风景区 松柏渔港(风车、海滨自行车道) 名闻遐迩的大甲帽席 匠师的故乡 纵贯线大安溪旧桥 日南车站 文昌祠 林氏贞孝坊

参考文献

  1. 奶油酥饼,裕珍馨
  2. 大甲帽,大甲帽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