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坪石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坪石邨
图片来自xuite

坪石邨英语:Ping Shek Estate)是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九龙观塘区平山,由香港房屋委员会负责管理,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所兴建的第九条公共屋邨,由巴马丹拿建筑及工程师有限公司设计,于1970年代落成,占地逾5.4公顷,截至2018年6月30日,住户数目合共4,500户[1]。坪石邨所属位置刚刚在黄大仙区区界外,所以属于观塘区。屋邨由多条九龙区主要干道包围:龙翔道观塘道清水湾道,邻近彩虹交汇处,因此交通十分便利。

说明

2010年1月22日,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通过斥资1.3亿港元活化坪石邨,由Leigh & Orange(Leigh & Orange)负责设计,也是房委会首个对旧式屋邨引入活化概念,认为可再保存多15年。而该邨居民与商户对此持不同意见。

历史

在1960年代以前,坪石为香港新九龙的十三个规模较大的乡村—九龙十三乡之一,位于平山,原是坪石村白屋仔村寮屋区,于1963年中被政府收回,并曾引发村民不满。1965年,屋宇建设委员会宣布兴建坪石邨,并于1970年至1971年建成,由港督戴麟趾爵士揭幕。

“九龙皇帝”曾灶财曾在该邨部份灯柱和电箱留有墨迹,民政事务局辖下部门已在该墨迹套上胶片保护。

坪石邨入伙时,钻石楼及玉石楼均没有升降机,房屋委员会其后在2010-2012年为这些楼宇安装升降机。

建屋争议

1966年6月,屋宇建设委员会收到了平石“塔型大厦计划”的地基、构筑物和其他合同的招标书。该方案构想了五座多边形塔型大厦,高416英尺,每座楼高50层和48层并设有16个7人单位。这些,再加上一个传统的七层楼高的大厦,将能够容纳29,500人。招标显示,根据每人的建筑成本并考虑拟议“滑移式”的建造方法的建造速度,这些塔型大厦具有优于传统建筑的经济优势,因此屋建会决定继续采用该计划。

当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应该等待塔型大厦并冒著进一步拖延的风险,或者是否应该采用常规的建筑计划,在场地平整完成后就可以立即开始工作。经过非常详细的讨论后,屋建会在1967年2月根据建筑委员会的建议,应放弃在坪石工地使用塔式计划。然后,建筑师受委托进行常规的建筑方案,该方案基于与塔式方案相似的布局,包括五座主要建筑物,每座高28层,均设有一个宽敞的中央开放广场。新计划已提交给政府,并在年底之前等待批准[2]

活化工程

房委会建筑小组在2010年通过斥资1.3亿元进行活化工程,包括增加适合长者使用的设施、在露天广场加建有盖表演场地,并为住户在室内加设扶手及改装晾衣架等,满足长者及残疾住户的需要。同时在该邨社区会堂设立回忆阁。2013年,坪石邨各大厦外墙进行翻新工程,所有工程于2013年11月完成。

楼宇

楼宇名称(座号)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建筑师
*金石楼(E座) 单塔式 1970 巴马丹拿建筑及工程师有限公司、

利安顾问有限公司(Leigh & Orange)(活化工程)

*红石楼(A座)
*翠石楼(B座)
*蓝石楼(D座)
*黄石楼(C座)
钻石楼(LB1座) 旧长型 1971
*玉石楼(LB2座)

参考文献

  1. 香港房屋委员会. 坪石邨, 观塘, 九龙东. 房委会物业位置及资料.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2. 屋宇建设委员会. Housing Authority Annual Report 1966-1967. 香港: 屋宇建设委员会. 1967年: 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