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坪林虎字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坪林虎字碑

图片来自blogspot

坪林虎字碑[1]是位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水德里坪林茶业博物馆内,刻有虎字的石碑。坪林的虎字碑,立于同治七年,也是刘明灯所题。这块古碑原立于北宜公路最高点石牌附近的古道上, 民国五十几年时(1960s),国军部队开辟山区战备道路时,将这块古碑迁移至今国防部后备司令部博爱园区保存。 因此长期以来,社会大众都不知道还有另一块虎字碑保存于军方的营区里。

直到民国94年(2005),台北县文化局基于坪林虎字碑为重要国家文化资产,乃促请国防部将古碑归还坪林乡, 存放茶业博物馆展示。同时另复制两座虎字碑,一放置于国防部后备司令部, 一放置于坪林北宜公路石牌原址。

历史

受闽浙总督左宗棠举奏调任台湾镇总兵刘明灯于同治六年(1867年)、同治七年(1868年)先后在贡寮草岭古道、坪林跑马古道各立了一座虎字碑。其中坪林的虎字碑,原本立于北宜公路56K、近宜兰石牌之处,高133公分、宽71公分,云纹为框,直幅行书,中央阴刻“虎”字,右款“同治七年九月”,左下款“刘明灯书”,下有“提督军门”、“斐凌阿巴图鲁”二印。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在坪林兴建管训机构并开垦山路,虎字碑遂被移至台北市博爱路警备总部。吴基瑞推测是1961年左右移入,而退伍军官李之澄回忆在民国四十年代就在防空洞见到此碑。台北县政府1975年举办文物展览会时,该年社会局官员简火涂提出坪林虎字碑不知去向。

2001年,台北市文化局接获民众通报指称军管区司令部内有虎字碑,就在10月4日由时任文化局长的龙应台前往会勘。该处今为国防部后备司令部中庭公园。龙应台见到此碑与草岭虎字碑材质相同,仅左上角一小部分笔法稍有差异,草领古道的虎字较圆顺,军官区司令部的虎字尖而突出,就开玩笑说有部分性的象征意涵、军方这座属公虎。坪林人梁金生等得知后,即透过县政府文化局争取返回坪林。国防部同意归还,放置坪林茶博馆展示保存,还另外复制两座,一座放在后备司令部,另一座放置在建碑原址,并设立解说牌。2005年11月19日,坪林茶博馆举行揭碑仪式。茶业博物馆地址为新北市坪林区水德里水耸凄坑19-1号。

2008年初,台北县文化局向各乡镇公所、民间团体征求提报古物,但四个月以来,仅坪林乡公所提报虎字碑,其馀都无回应。台北县文化局在2009年6月4日公告此碑在北台湾开发史中具有历史意义,以“坪林虎字碑”之名登录为台北县一般古物,并继续由茶博馆保存展示,也在北县导览资讯中介绍虎字碑。

参考文献

  1. 坪林虎字碑,新北市文化资产数位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