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国分青厓


姓名 国分青厓
别名 原名高胤,字子美,通称豁,号青厓(亦作青崖)、
松洲金峡太白山人
出生年  1857
死亡年  1944
官宦经历 星社、雅文会、咏社、朴社
编著作品 《诗董狐》《青厓诗存20巻》2册

国分青厓(1857-1944),原名高胤,字子美,通称豁,号青厓(亦作青崖)、松洲金峡太白山人等。

生平

仙台藩士族出身,幼年入藩学养贤堂学习汉诗文,明治后曾入司法省法学校研读,后因志趣不合与原敬陆羯南等同窗好友一起退学,转而从事记者行业。

明治22年(1889)年,同窗陆羯南创办《日本新闻》,国分加盟担任记者,开辟连载专栏“评林”,以汉诗评论政局时事,开始崭露头角。隔年参与著名诗社“星”社,与汉学大家森槐南本田种竹等并称该社三大诗人,奠定文坛名声。后陆续参加“雅文会”、“咏社”、“朴社”等诸多文坛重要诗社,成为日本文坛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人。

大正12年(1923)参与创办大东文化学院,并担任该院教授。大正15年(1926),受台湾总督上山满之进邀请,除环台一周体验并书写殖民地风情外,还与台湾汉诗人互相酬唱应答。昭和5年(1930)担任政教社社长,大量书写迎合战争体制的作品。昭和12年(1937)获选为帝国艺术院会员。昭和19年(1944)过世,享年87岁。

著作

身前作品散见各类报章或艺文杂志,仅于明治30年(1897)出版《诗董狐》一书,收录“评林”专栏诗作。直至1975年,由木下彪收集编录《青厓诗存20巻》2册,成为目前最常见的版本。

七言律诗

舟入基隆港
风浪惊心五日间,舍舟上岸海弯环。百年天地人将老,千里梯航[1]迹未闲[2]。楼阁参差连客驿,烟峦窈窕[3]幻仙寰[4]。明朝飞轿[5]炎云[6]上,放眼蓬莱第一山[7]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青厓诗存》。大正15年(1926),国分青崖与胜岛仙坡,同受台湾总督上山满之进邀请而来台游历。这趟台湾之旅,两人在基隆港登岸,先至台北接受总督宴请,再船行前往花莲,后沿东海岸南下,至台东大武,西向循浸水营古道翻越中央山脉。在到达西岸后,先由枋寮南下鹅銮鼻参观,再一路北返回台北。

国分青崖这趟旅行,除完成环台壮举之外,还沿途赋诗记程,留下诸多诗作记录沿途见闻心情,这首〈舟入基隆港〉,便是其在11月1日登岸时,对台湾的第一印象纪录。诗中描述自己由日本远航五日抵达基隆,看到繁华热闹的港沪,以及紧临于市街之后的烟岚山峦,并期待能快点深入台湾,去看那传闻中的最高峰玉山。

【延伸阅读】
1. 国分青厓,〈将游台湾次蔗庵总督诗韵〉三十首之四,《青厓诗存》。

2. 国分青厓,〈新高山〉,《青厓诗存》。

3. 国分青厓,〈东巡意决发轫前夕题壁〉,《青厓诗存》。

七言律诗

大树林
咫尺巍峩大武山[8],竹舆[9]摇兀踏云攀。避炎乔木[10]深林底,慰渴奔湍激濑[11]间。两日铁枪劳驿警[12],一罂粟酒[13]共溪蛮[14]。老夫常说岩墙戒[15],却为贪奇不惮艰。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青厓诗存》。大正15年(1926)11月,国分青厓偕同友人胜岛仙坡受邀来台游历。该月10日,两人绕行东海岸抵达台东,依原行程规划,应由此搭船返回台北,但在晕船不适的顾虑下,决定攀越“浸水营越岭道”,即今日著名的“浸水营古道”,前往台湾西岸。国分青厓等在日警护送下,12日由台东大武出发,用两天时间抵达大树林。这首〈大树林〉,便是这趟行程记录之作。

大树林,指的是“大树林山”,今称大汉山,是浸水营越岭道的最高点。诗中描述自己乘坐竹轿,在沿途驻警的护卫下横越山岭古道,并和担任向导与役夫的原住民把酒同欢。最后强调自己虽然深知“君子不近危墙”的道理,但为了贪恋奇观美景,也只得不畏路途之艰险。

【延伸阅读】
1. 国分青厓,〈大武〉,《青厓诗存》。

2. 国分青厓,〈大武山中所见〉,《青厓诗存》。

3. 国分青厓,〈力力社夜观蕃人踏舞〉,《青厓诗存》。

注释

  1. 梯航:梯山航海的省称,原指登山渡水,后泛指长途跋涉。
  2. 未闲:闲,通“间”字。未间,指没有间断,此处指行程毫无停歇。
  3. 窈窕:形容山势幽深的样子。
  4. 仙寰:即仙境。
  5. 飞轿:本指女性搭乘的轻便小车,因行走若飞,故雅称飞轿。此处喻指交通移动而言。
  6. 炎云:本指红色的云,此指炎热的云,喻指台湾而言。
  7. 蓬莱第一山: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用以指涉台湾岛而言。第一山,指台湾最高峰玉山。
  8. 大武山:泛指中央山脉南段,以北大武山为最高点的高山群,此处实际经过的是“大树林山”,即今称的“大汉山”。
  9. 竹舆:竹制小轿,多为单人乘坐、两人抬轿的形式,日治时期山间常见的交通工具。
  10. 乔木:有明显直立主干、且高达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的总称,即一般泛称的树。
  11. 奔湍激濑:奔湍,急速的水流。激濑,溪水急流遇石喷溅。此处形容古道途经的力里溪。
  12. 两日铁枪劳驿警:两日,指经浸水营越岭道,由大武至大树林的两天行程。铁枪劳驿警,劳烦浸水营越岭道沿途各驻在所警察,持枪随行护卫安全。
  13. 罂粟酒:以罂粟果实泡制的果酒。
  14. 溪蛮:本指五溪蛮,为中国东汉至宋代分布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分的少数民族总称,因其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此处则喻指担任向导与役夫的排湾族人。
  15. 岩墙戒:岩墙,高峻而将要倒塌的墙。岩墙戒,指不贸然置身危险之处的教训。典出《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