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鎮
同里鎮(吳語:dongli-alanghang)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蘇州市轄區),是一個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古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於2003年10月8日公布了1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1],同里鎮為其中之一。同里連同周莊、甪直三個江南水鄉古鎮也已經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名單。
同里鎮是2019年中國百強鄉鎮。
目錄
歷史沿革
據考古挖掘的大量文物的證實,同里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吳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稱」富土「。 先秦已成集市,隸屬會稽郡吳縣,漢唐日呈繁華。
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銅里。尚屬村市,在九里村。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劃吳縣南地、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後,同里屬吳江縣感化鄉。
宋代,廢感化鄉,同里屬范隅鄉,正式建鎮。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同里。
元明時同里漸移至南,因鎮內三條東西向市河,成」川「字型,又名」同川「。屯村漢代成集市,始稱」屯市「,唐初已達興盛時期。宋建炎年間,居此地者千餘家。
元明時」易市為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其弟士德據吳江,分兵譚道濟守屯市東關,控扼守秀州、松江二要衝。明嘉靖年間居民數百家,鐵工過半,後居民稍增,自成市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屯村屬吳江縣久詠鄉。
清乾隆年間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原居同里鎮中,水民安數畝的放生河塞築屋,」亦成鬧市「,稱」新填地「。鎮域繼續向東南擴張。宣統二年(1910年)推行區域自治。
民國元年,同里設市公所。
1985年10月,同里鎮、鄉合併,實行鎮管村體制。
1992年7月,屯村鄉撤鄉建鎮。
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古鎮發展
同里以「醇正水鄉,舊時江南」的特色聞名于海內外,同里古鎮於1986年對外開放。清麗古樸的同里小鎮,水田肥沃,物豐富庶,人傑地靈,素有「東方小威尼斯」之譽[2]。同里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水鄉小橋多,名人志士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今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
同里人世代勤奮苦讀,知書達理,教育發達,人文薈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後出狀元一人,進士四十二人,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黃增康、黃增祿、任預等。近世以來,著名里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費以復、劉汝醴、范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會創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隨着宣傳力度的加強,古鎮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全國各大報紙以及美國、香港等地的報紙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同里,影視攝製組也頻頻取景同里,所得這一天然的攝影棚蜚聲海內外,中國電影家協會也在此設立了「中國同里影視攝製基地」。顧長衛導演曾導演過同里宣傳片《千年艷遇,情歸同里》。
發展中的同里 ,以傳統的水稻種植、水產品養殖,使其成為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隨着改革開放的前進步伐,同里鎮國民經濟和小城鎮建設以及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同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鎮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視頻
同里鎮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360個人圖書館,2014-6-3
- ↑ 最憶江南——走進「東方小威尼斯」之同里古鎮,搜狐,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