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剝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剝削
圖片來自thestandnews

剥削哲学社会科学領域的一个术语。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述,「甲剥削乙」即是说甲不公平地占了乙的便宜。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中的雇佣劳动不是用工资购买劳动力的公平交易,而是一种建立在工人和雇主之间财产、权力不对等基础上的剥削关系,雇主通过占有全部劳动产品、进而占有剩余价值以实现剥削。剥削往往被打上“不公平”的标签,是因为被剥削一方的劣势地位给予了剥削方权力。

zh-cn:斯坦福; zh-sg:斯坦福; zh-tw:史丹佛; zh-hk:史丹福; zh-mo:史丹福;哲学百科全书》将卡尔·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所提出的剥削理论视为最具影响力的剥削理论。

词源

汉语中,“剥削”一词可以追溯到唐朝,表示对人的压榨、搜刮。[1]法语/英语中,“exploitation”的本义是对土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或工商业的开发。这一用法延续至今,并无负面色彩。至于“exploitation”表示对人的剥削的用法,直到19世纪才开始出现在英语中。在德语中,“Ausbeutung”特指不公平地利用,有别于较为中立、表示一般性利用或使用的“Ausnutzung”。分析马克思主义约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认为,马克思选择使用带有贬损意味的“Ausbeutung”,是有意强调剥削行为的不正义。

概念

马克思之前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约翰·洛克等人都曾针对市场交易中的不当得利,即“公平/不公平价格”问题进行过讨论。

參考文獻

  1. 剝削.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第五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