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德智(?-1952年),别名刘德治北京人。早年投在徐有禄门下,作为卢德俊带拉培养的师弟,学说相声。年轻时与焦德海合作在北京天桥等处“撂地”说相声,并曾在观音寺青云阁献艺,当时有很多喜庆堂会也请他俩演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还为百代公司灌制过相声唱片,是为当时活跃于京津一带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

目录

个人简介

清末,其父在清廷如意馆任职。民国二十四年(1935)焦德海猝然病故后,刘德智出面为之募化殡葬。自己仍在天桥说相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曾在天桥说单口相声,生活贫困;后参加北京启明茶社相声大会的演出,演过相声《掏沟》、《女招待》等,并串演过小戏《马思远》。

刘德智爱好文学,喜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他创作的相声《批三国》,从关公屯土山降曹起,批讲关公在曹营生活,得知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保着两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直“批”到古城会为止,独具一格。他还创作了一篇相声,说一厨房学徒读《红楼梦》入迷,不好好学手艺。师傅问他:“你净看《红楼梦》,你还想干不想干了?”徒弟说;“自从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干了。”所表痴态惹得听众大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参加了北京举办的戏曲界讲习班学习。1950年初,他参与创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被选为改进小组副组长,积极投身于相声改革工作,并说单口相声。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相声。归国后,随抗美援朝后方宣传队赴西藏演出过。

相声改进小组

1949年底,作家老舍美国归来,下榻北京饭店。相声演员孙玉奎、刘德智、侯一尘侯宝林罗荣寿于世德等十余人曾前去拜访。谈到大家思想消极时,老舍对刘德智说:”你说了好几十年的相声,怎么会带头胡思乱想起来了?我就不信,相声没有一点前途啦?我同意宝林他们几位的意见,大伙抱成一个团儿,都出主意一改嘛![1]

1950年1月19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成立。我们就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制定了一个章程。它的宗旨是: "团结北京相声艺人,整理旧相声,创作新相声,为工农兵服务。"小组选侯宝林为组长,侯一尘、刘德智为副组长。小组每天上午在箭楼活动,讨论老舍先生的《改编菜单子》、《改编文章会》,大家对老舍先生写的相声都觉得很新鲜,愿意学说;以后又讨论传统相声段子,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怎样进行整理。[2]

代表作品

《掏沟》、《女招待》等

參考资料

  1. 曲藝.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2. 百年老舍.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ISBN 978-7-5059-3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