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劉半九(1922年11月8日-2009年9月29日)原名劉仁甫、筆名綠原,湖北黃陂人,中國著名現代詩人及翻译家。诗歌创作获第37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金环奖 ,译作《浮士德》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 。2004年接受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为文学艺术界颁发的首批“资深翻译家”证书。 绿原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七月派”诗人,更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著有詩集《童話》、《集合》、《又是一個起點》、《我們走向海》、《綠原自選詩》、《人之詩》、《另一支歌》等。 2009年9月2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去世,享年87歲。
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英文和法文。1941年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送报者》。1942 年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期间,与邹荻帆、冀汸等合编诗刊《诗垦地》。《诗垦地》成了以邹荻帆为核心,以几位湖北同乡诗人为主要队伍的刊物。《诗垦地》是受《七月》直接影响在《七月》停刊后继续《七月》精神与诗风,活跃于重庆的诗歌阵地。绿原的第一部诗集《童话》出版于1942年,是胡风编辑的《七月诗丛》第一辑中的一部[1]。
绿原一生历经磨难,解放前曾遭遇国民党当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学即被通缉而不得不离校逃亡;解放后又蒙冤二十五年,但他始终珍惜与诗神相遇合的缘分。
獄中自學德語为「刘半九」做准备
1944年5月13日,綠原在一封給胡風的信中寫道:「我已被調至 中美合作所工作,地點在瓷器囗,十五號就到差;航委會不去了。」 只是信中的這一段話,他就被當做了在臭名岹著的重慶「中美 合作所」效過力的「美蔣特務」。綠原蒙冤入狱后,他想自己之所以遭此厄運,皆在於文藝思想上的「反馬克思主義」,何不好好學學德語,認真讀幾本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樣在「文藝與政治的歧途」失足的呢?從1956年到1962年,身陷囹圄的綠原,默默地研修德語,長達六年之久。
1962年6月,公安部以「免於起訴」的審理結論,將綠原釋放。一出獄,他就立即給中宣部寫信。中宣部副部長林默涵約他談話, 安排他到人文社編譯所工作。談到他在獄中自學德語的事時,林説: 「這幾年隔離也有好處,學到了一門外語。要是在外面,像我們這樣 忙忙碌碌,那是很難學到什麼的。」 他進了人文社的編譯所,任務是接替馮雪峰編「五四」新詩目錄,也翻譯德語古典文論,還審讀社外專家的譯稿。他審讀的第一部稿件是朱光潛翻譯的萊辛的《拉奧孔》,朱雖譯筆老練,但因年邁力衰,仍有不少顧及不到的誤譯。他用鉛筆在原稿上一一改正後,寫了 -份請譯者斟酌的處理意見,由社辦轉給負責推薦此稿的社科院外文所。外文所負責人馮至覺得意見相當中肯,還向出版社打聽是誰提的意見。
這個在獄中自學德語的人,德語水平究竟如何呢?外文所把他 譯的文字古怪的讓波爾的《美學入門》的一章,送給著名學者錢鍾書審閲。錢看完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語:「譯得很忠實,有些地方頗傳神,只是『性』字太多。」 這一評語,使綠原在翻譯界彷彿領了一張通行證。此後,他署名 「劉半九」的譯作,就頻頻出現在一些著名雜誌上。[2]
主要著作
生平著作等身,著有《童话》、《集合》、《又是一个起点》、《人之诗》、《人之诗续篇》、《另一支歌》、《我们走向海》、《绿原自选诗》、《向时间走去》 《等诗集;《绕指集》、《非花非雾集》、《苜蓿与葡萄》、《再谈幽默》、《寻芳草集》、《半九别集》、《绿原说诗》、《寻觅集》、《沧桑片羽》 等文集。其主要译作有《浮士德》、《里尔克诗选》、《请向内心走去》、《拆散的笔记簿》、《日安课本》、《德国的浪漫派》、《现代美学析疑》、《叔本华散文选》、《莎士比亚的少女和妇人》、莎士比亚新剧《爱德华三世·两个贵亲戚》等。2007年武汉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绿原文集》 。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绿原译文集》 [3]。
參考资料
- ↑ 周积明. 湖北文化史.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 ↑ 王培元. 「人文」肖像: 在朝內166號與前輩魂靈相遇. 秀威出版. 1 February 2008: 215–. ISBN 978-986-6732-81-2.
- ↑ 绿原 (1922.11.6—). [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