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

图片来自twitter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也译作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克莱奥巴特拉七世克利奥巴特拉七世克利欧佩特拉七世克丽奥佩特拉七世;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中文圈亦称其为“埃及艳后”或“埃及妖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

目录

介绍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为托勒密十二世所生,虽然克丽奥佩脱拉拥有埃及法老的称号,然而身上流著马其顿希腊人的血统。她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员之一,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领托勒密一世获取埃及并建立这个王朝,因此托勒密一世是克丽奥佩脱拉七世的先祖。托勒密王国深受希腊化文明影响,几乎多数托勒密王室成员都说希腊语,并拒绝学习当地的埃及语言,这也是希腊语和埃及语一直并存于宫廷文件上的原因之一,如罗塞塔石碑[1]。相反地,克丽奥佩脱拉是王室成员中第一个学会埃及语的,还接受古埃及信仰和神灵。她的守护女神是艾西斯,在她统治期间,克丽奥佩脱拉被认为是这位聪慧女神的在世化身。

起初克丽奥佩脱拉与他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一同在位治理国家,之后根据古埃及的传统,她与亲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并共治,但克丽奥佩脱拉为了成为单独的统治者,遭到放逐。后来她为了巩固并夺回失去的权位,她与尤利乌斯·凯撒结盟并成为其情妇,并与凯撒生了一个男孩凯撒里昂,重揽埃及的统治大权。

在前44年,尤利乌斯·凯撒遭到刺杀后,克丽奥佩脱拉与马克·安东尼一同对付凯撒的合法继承人屋大维,并与安东尼生了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克丽奥佩脱拉·塞勒涅二世这对双胞胎,以及托勒密·费拉德尔甫斯。在与屋大维军的亚克兴角战役失利后,马克·安东尼自己结束生命,克丽奥佩脱拉随后也跟著自杀。根据传统上认为,克丽奥佩脱拉是在前30年8月12日以毒蛇“aspis”咬自己而身亡[2]。而克丽奥佩脱拉的儿子,同时也是法老的托勒密·凯撒里昂在母亲自杀前夕,因屋大维的命令而被杀,托勒密王国因此被并吞,成为罗马的埃及行省。她的死亡代表托勒密王国终结,也代表希腊化时期结束,东地中海罗马时代的开始。

直至今日,克丽奥佩脱拉依旧是西方文明中一个知名的人物,她的形象仍存于无数的艺术作品之中,她的故事在许多文学、戏剧、电影中上演。在大多数的描绘中,克丽奥佩脱拉是个超级漂亮的美人,充满知性、美貌和性感,并且成功征服当时西方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在今日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免受罗马并吞,而色诱凯撒大帝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

身世

克丽奥佩脱拉七世于前70-69年冬天,在亚历山卓诞生,在她之前一共有六名同名公主,父亲是托勒密十二世,他是亚历山大大帝将领托勒密一世的后代,托勒密一世为马其顿人,是拉古斯阿尔西诺伊之子。而克丽奥佩脱拉是托勒密十二世的第三个女儿。

关于克丽奥佩脱拉七世母亲的身份不清楚,但一般上认为是克丽奥佩脱拉六世,她是托勒密十二世的姊妹或表亲,同时也是他的妻子。因为克丽奥佩脱拉七世曾说过她的外祖父是托勒密十世,因此假如克丽奥佩脱拉六世不是生母的话,那克丽奥佩脱拉七世的母亲可能就是托勒密十世和贝勒尼三世某个不知名的女儿。

早年

托勒密王国因为中央集权政府衰弱以及逐渐腐败等因素,失去了昔兰尼赛普勒斯,让托勒密政权国势弱至谷底。当托勒密十二世和小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前往罗马时,克丽奥佩脱拉六世趁机夺取了政权。然而克丽奥佩脱拉六世不久后就突然不明死去,虽然史书上没记载,但可能贝勒尼基四世毒杀了她,使自己成为唯一的统治者。无论哪种因素,贝勒尼基四世掌控王国政权直到前55年为止,托勒密十二世在罗马将领奥卢斯·加比尼乌斯帮助下,夺回了亚历山卓,重登王位。而贝勒尼基遭到逮捕,随后便被处死,据传她的头在国王托勒密十二世的旨意下被送到宫廷展示。此时,年仅14岁的克丽奥佩脱拉七世被立为共同执政者,辅佐她的父亲,尽管她的权力可能受到严格限制。

前51年3月托勒密十二世逝世,在遗嘱中他立18岁的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和她12岁同父异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统治王国。但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她一点都不想与弟弟分享权力,在她统治一开始,官方文件上只有她的名字,所发行的钱币上也仅有她一人的肖像,这违反托勒密王朝传统,因传统上女性统治者需附属于男性共治者之下。

在前50年时,克丽奥佩脱拉七世跟留在埃及的前罗马军队加比尼亚人(Gabiniani)发生冲突,这支军队当初是罗马奥卢斯·加比尼乌斯要离开埃及时,为了保卫托勒密十二世政权所留下的士兵。这场冲突也是克丽奥佩脱拉七世随后失去权位的主要原因之一,她因此被迫接受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登基,并与弟弟结婚一同共治埃及。她们在前三年的统治时间内相当颠簸,经济危机、饥荒、尼罗河缺乏泛滥和政治冲突等等来考验这对姐弟。

此时,克丽奥佩脱拉七世施展一连串政治措施,为了加强外销能力而将货币贬值三分之一,因为外销为埃及经济命脉,并推动强迫性质借贷,以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女王采行新的宗教政策,以讨好势力庞大的祭司阶级与平民大众。在外交策略特别用心,尽可能不与中东地区的罗马驻军起冲突,并提供传统的罗马盟友支援。前49年,凯撒在渡过卢比孔河后将庞培驱离罗马,但庞培仍为强者,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在此时提供士兵与粮食支援庞培,并谣传与出使到亚历山卓的庞培儿子传出恋情。[3]

她最后遭到托勒密十三世阵营的宦官波提纽斯和将领阿基拉斯反对而结束,可能在前48年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就被迫离开权力中心,因为当时一些文件中仅有托勒密十三世一人的名字。之后她就被迫流亡叙利亚[4],但很快就招募一支部队,企图从外打回埃及,因此托勒密十三世和其摄政也领著大军进驻埃及门户重地培琉喜阿姆(Pelusium)。

参考文献

  1. Radio 4 Programmes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Empire Builders (300 BC - 1 AD), Rosetta Stone. BBC. [201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3). 
  2. 《谁是克丽奥佩脱拉?》(Who Was Cleopatra)? (page 2). Smithsonian Magazine. [200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3). 
  3. Edith Flamarion. 《埃及艳后:女法老王克丽欧佩脱拉》. 发现之旅. 66. 杨智清/译. 台北: 时报文化. 2003: P.38–39 [2017-12-19]. ISBN 957-13-393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1). 
  4. 彼得·格林, Alexander to Actiu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Hellenistic 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61–664, 1990, ISBN 0-520-05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