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泺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泺生

图片来自灼见名家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学历    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

出生    1950年

性质    珠海学院商学院院长

何泺生BBS(英语:Ho Lok Sang

简介

毕业于香港大学经济系,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硕士及博士。专攻政策研究,曾任职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经济部及安大略省经济局。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2年,1995年转到岭南大学任职经济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何氏退休,但仍以兼任型式继续其研究及教学工作。2016年9月转职香港珠海学院为商学院院长;2019年何氏重返岭南大学。现时是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兼任高级硏究员。何氏的研究以政策分析为主,学术论文约百篇,专书数本,涵盖经济、政治、心理,和教育等领域。先后获政府委任为中央政策组兼任顾问、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香港成员、医院管理局卫生服务研究委员会成员、香港金融研究所顾问团成员、公务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成员。从1999至2007年历任香港经济学会会长;2009至2013年任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政策研究及倡议委员会成员。2016年获特区政府颁铜紫荆星章。[1]

岭南大学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珠海学院前商学院院长,前岭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为帮帮香港出声行动的主要召集人之一,也经常就不同社会议题发表意见。何氏专攻政策研究,曾任职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经济部及安大略省经济局,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凡12年,1995年底转到岭南大学,任职经济系教授、并兼任系主任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其间2004-2010曾卸任系主任职。2015年何氏退休,但仍兼任教授及潘苏通沪港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顾问。2016年九月转职珠海学院任商学院院长。何氏早岁就读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喇沙书院,认为耶稣把诛罪人和惠“选民”的旧约改革成救罪人和平等观的新约十分难得。何氏在加拿大留学期间皈依佛教,并创立多伦多佛学会,又曾任多伦多佛教联合会的召集人,两度参与组织大型佛诞庆祝活动。何氏是加拿大佛教教育基金董事、佛教刘金龙中学校董。何氏遵诚祥法师意翻译了台湾出版的佛陀的100个故事,其后再译心经、禅宗三祖的信心铭,乃至老子道德经。除逾百篇经济学论著外,何泺生著有 Human Spirituality and Happiness,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of Happiness, Public Policy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等书;其编纂书目包括Public Governance in Asia and the Limits of Electoral Democracy,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Quest for Excellence,Hong Kong, China, and the World Economy 等。政治取态方面,何氏视防滥权的管治为重中之重,而反而轻选举和政党轮替。防滥权首重法治和制衡,并辅以新闻和出版自由。新闻和出版自由则须在建基于互相尊重的法律框架下运作。

1988年,何泺生建议地铁公司(今港铁公司)鼓励乘客于非繁忙时段乘搭地铁,地铁公司便于同年6月推行繁忙时间附加费和非繁忙时间的早晨特惠计划[2]

公职方面,何氏曾被委任为中央政策组兼职顾问,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研究所顾问团成员,太平洋经济合作议会香港委员会成员,医院管理局研究委员会成员,公务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成员等。2016年何氏获特区政府颁铜紫荆星章,以表扬其在政策研究上的建树。

如何理解民调

特首候选人林郑月娥日前在一场公开辩论中说,自己“信任港人”,若遭香港主流意见反对则她将辞职。 这番言辞令坊间震惊。

事后林郑澄清说,她所指的香港主流意见并非民调支持率。 她本意是,若有朝一日民众的反对令其无法履行作为特首的宪法职责时,她会选择辞职。

眼下香港众多党派纷纷推出各种民意调查,这时我们应当要问的是:这些民调作用何在? 政策制定者是否应当完全遵循民调行事? 民调能否告知我们何为好政策,谁是更优秀特首,何为施政重点?

作为一名政策分析者,我认为民调的确非常重要,但其功效仅限于解读民众所思所虑。 民调无法告诉政府应如何回应民众需求、满足民众愿望、缓解民众担忧。 因此,假设我们面临四种政策选项,得到最多民意支持的未必就是最佳选项。 近期的英国脱欧事件就是极好例证。 针对是否脱离欧盟进行民调无可厚非,因为这可以收集民众在该议题上的忧虑、担心等资讯。 接下来政府应当做的则是设法寻求能够解决这些忧虑担心的最佳措施。 政策制定是一项复杂工作,需要对资料和资讯进行冷静严谨的分析。 而民意调查则相对单纯,它反映的是民众情绪、个人偏好、个人利益、社会圈子,以及每个记者所接触到的真实或不真实的资讯。 因此,那些得到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只能说拥有最广泛的民众支持,不代表他或她一定能胜任特首工作。 同样道理,一项拥有广泛民众支持的政策不一定是最佳政策选项。

民意调查大致等同于公司所做的旨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市场调查。 在了解这些需求之后,公司设计人员和工程师才能开始设计、试验产品,并将产品拿到市场上做测试。 市场调查本身并不能教你如何设计一款产品。 同样地,民意调查的功能也仅限于说明政策制定者了解政策优先项及民众的首要关切,把政策制定全盘委托给民意调查实为渎职之举。

事实上,领导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集思广益,这项任务在民众反对他(她)时尤为必要。 在那些遭到民众反对的领导者中,有些人的确无法胜任,而有些人则是遭民众误解。 这时,领导者需重新审视自身政策,若政策并无失误,领导者及其团队也仍应向公众进行解释,以赢得民众支持。

政治领袖的一个必备特质就是为了公众利益勇于做出艰难、甚至不受欢迎的决定。 那么他或她如何知道某项政策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这需要判断力,而准确的判断力应基于对资讯的把握和理解。 为何一项不受欢迎的政策仍可能维护公众利益?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只看得到眼前的短期利益。 而一心为公的政治领袖必须看得比普通人更远,必须拥有足够的慈悲心去关怀少数群体利益,这些人的利益往往遭只迎合多数人的民粹主义政府的漠视。 一位优秀的政治领袖应当时刻准备好挺身而出、勇于直言,而不是迎合公众。

不幸的是,那些拒绝迎合公众的优秀领袖很可能无法赢得选举,而这正是选举民主制的陷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举就好比民调,它映射的通常是情绪、偏见以及选民的短期利益和个人关切,而不是对一个社会长期利益和需求的理解。 在香港迈向更高民主水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选举和民调的种种局限。

香港将于不到一周时间内迎来新一任特首。 让我们铭记,民调的确可以反映选民关切,理应得到重视。 但是,民调无法告诉我们如何回应关切,抑或谁是最合格特首。 选举委员会的委员们在投票时应著眼于香港的长期福祉。[3]

影片

【短片】【历史因由?】政务官对外部势力干预后知后觉?
学者何泺生︰ 回归前港英政府属西方国家一员、政务官仅处理境内政策、致国际触觉不足!

参考文献

  1. 何泺生,灼见名家
  2. 立法会交通及财经事务委员会 地铁公司如何量度市民对车费的意见及所作出的回应 (PDF). [2014-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04). 
  3. 何泺生:如何理解民调,思考香港,2017-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