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热带所面向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面向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大局、面向华南区域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开展热带海洋气象机理探索和预报技术研究,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热带海洋气象专业研究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提升我国热带季风区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

本所概况

科研实力

人员编制50人,固定科研人员37人,其中博士13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4人,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17人。

研究领域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要从事热带数值预报模式的技术开发、南海季风、华南暴雨、南海台风、华南旱涝、热带卫星资料收集和应用技术、热带环境气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重点在热带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热带气象预报技术三个领域开展研究。围绕着三个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三个具有较强科研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

机构设置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所下设办公室、热带区域数值预报研究室、热带天气与气候研究室、海洋气象研究室、热带环境气象研究室。

主办的刊物有核心刊物《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和《热带气象通讯》。

地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邮编:

历史沿革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6年6月的广东省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建所时只设天气研究室、数值预报研究室、科技情报室。

1979年,广东省气象局将人工控制天气研究所并入本所,增设了云物理研究室和大气环境研究室。

随着本所第一台国产计算机(DJS一220)的引进,1980年设立了计算机室,1983年又设立了资料室。

1985年农业气象研究室及其南海农业气象试验站并入本所。1988年本所设立了气候研究室。当时全所共有6个研究室(天气,数值预报,气候,云物理,大气环境,农业气象),一个农业气象试验站,3个业务科室(科技情报,计算机,资料)和一个所办公室,这是本所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时期,全所人员达130人。

由于省气象局机构调整,1986年计算机室划归电信台。1988年农业气象研究室及农业气象试验站划归省局应用气候所。

1991年广州区域气象中心成立后,本所作为该中心的一个科研单位,遂改名“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001年10月,根据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国科发证字[2001]428号),中国气象局所属的30多个气象科研院所中只保留了中国气象科学院和八个省级专业气象研究所转为非营利性[2]科研机构,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是八个省级专业气象研究所之一,更名为“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从2002年开始,热带所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通过改革促进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真正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方式运行,面向国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组建了一支年青的、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科研队伍,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激励机制,凝炼科学目标,通过5-10年左右的时间,将热带所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家级热带海洋气象专业研究基地,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业务转化基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热带海洋气象研究和交流中心。

学科带头人

万齐林 研究员

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热带数值天气预报及其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登陆的南海热带气旋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参加了“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多项科研成果获奖。主持国家科技部项目“面向超级城市(群)的精细数值预报系统的开发与试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南海热带气旋集合预报模式系统”(2003C32603)、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州市雷电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2004Z3-E0011)、热带海洋气象研究基金“基于现代探测技术的热带同化技术研究”和广东省数值预报新一代业务系统开发等项目的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成果有:提出了一个在三维变分框架中直接同化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风速和“视风速”(回波强度时空变化所包含的风场信息)的技术方案,实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取得较好的大气风场同化效果,并且是在基于具有业务能力的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将雷达探测信息与背景流和其它类型的观测资料自然、直接地融合起来,这一特点使之适用于数值预报初值形成,该成果成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重要创新点;开发卫星遥感资料在南海台风模式初值形成中的同化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南海台风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 。

吴兑 研究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1993年破格晋升副研,1997年破格晋升正研。现为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热带大气环境与大气成分首席研究员。广东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总工程师。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气科院硕士生导师。澳门理工学院课程教授。长期从事大气物理化学、大气环境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非热力平衡方案研究了雨滴在云下的下落蒸发问题,修正了教科书中有关雨滴蒸发的论述,发表的论文被美国地球物理与气象学文摘GMA收录;编着我国第一部环境气象学专着,在国内首先提出利用紫外线总辐射表资料计算紫外线指数的近似算法;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岭山地浓雾的物理结构和能见度研究49975001” ,在国内率先对山地平流雾与上坡雾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观测技术、分析方法、预报方法等方面有多项创新;对南海盐核源地的研究提出台风活动造成的盐核暴是海盐凝结核向大陆输送的有效机制;在国内最早开展大气气溶胶质量谱与水溶性成分谱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2004年在国内首次建立华南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气溶胶综合观测基地,引起国际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0733004珠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气的细粒子污染本质和陆气输送过程及边界层特征研究”、“40775011华南大陆与南海北部黑碳气溶胶谱20年变化研究”、“4037500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和“40418008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气溶胶污染与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与国内外同行紧密合作,开展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珠江三角洲能见度与灰霾的研究。另外,主持了有关大气气溶胶、降水化学与酸雨、城市气象、雾与能见度、紫外线辐射、云与降水物理结构、人工降雨试验、大气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专题7项。多次赴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授课,自2003年以来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硕士研究生讲授"大气化学"课程;并于2004年受聘澳门理工学院,讲授大气化学课程。编着的《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人工降雨基础知识与实施技术》由气象出版社分别于2003、2001、1993年出版。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9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自然科学核心期刊80余篇,一级刊物20余篇,国际SCI收录5篇,EI收录6篇,出版专着5本。

荣誉成就

1、 研究建立台风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

2 、台风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

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

3、华南大陆与南海海域气溶胶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的研究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三等奖(1996年)

4、适用于地方的区域台风增强预报系统的研究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

5、华南大陆与南海海域气溶胶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的研究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6、台风路径客观综合集成预报方法的研制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

7、广州至珠海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

8、云南省干湿冷暖气候变化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云南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9、适用于地方的台风增强预报系统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

10、华南降水气候特征及成因研究

广东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

出版刊物

《热带气象学报》

《热带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为《热带气象》创刊于1984年。主要刊登热带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热带地区天气预报的先进方法和成功的经验、推动学科发展的综合评述和学术动态。当前一段时间的刊登重点是: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