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丘吉尔坦克

丘吉尔坦克(Churchill tank、步兵坦克Mk IV(A22))为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步兵坦克。此坦克以当时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名,并以厚重装甲以及众多衍生车种在战场上担任英军主要坦克的重责[1],其开发起源并非二战产物,而是从一战之作战哲学持续发展出来的成品。

目录

发展历史

A20

1939年9月设计的A20原本是为了取代马提尔达II〔Matilda II〕及华伦泰步兵坦克的产品,主要用于应付一战常见的堑壕战、突破对步兵障碍物、打击固定防御阵地、横越地面充满火炮弹坑的战场,因此配备了重火力武装及高速行进能力,在1940年6月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Harland and Wolff)完成了四辆样车。早期的A20在车体两侧(一般坦克侧裙位置)各装的有一门QF 2磅炮并计划在炮塔安装第三门火炮,但随后改为炮塔安装一门主炮,并把车体两侧的火炮改为安置于车头。A20的开发刚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2]时发生。

A22

法国沦陷后,堑壕战已非英军主要面对的情况。伍尔维奇理兵工厂(Woolwich Arsenal)的坦克设计主管H.E. Merritt修改了A20设计,以波兰战役及法国战役的经验开发出A22(步兵坦克Mk IV),并把新设计交由沃克斯豪汽车(Vauxhall Motors)。在大撤退后英军损失大量军用车辆,而且德军的随时可能进攻英国本土,使英国的战争部(War Office)决定于一年内将A22投入量产。1940年7月,A22完成设计并在同年12月推出第一辆样车,至1941年6月完成了第一辆A22并名为丘吉尔坦克,在没有进行实际测试下,丘吉尔坦克的生产线仓促地开始。

丘吉尔坦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一些测试指出丘吉尔坦克的引擎马力不足且不太可靠,亦出现了一些机械故障,而且早期型武器火力不足,主炮只是QF 2磅炮(40毫米口径),结果决定在车头加装QF 3吋榴弹炮以发射高爆弹作火力支援,但在1942年8月第厄普突击战的第一次却实战显示出丘吉尔坦克的可靠性不足。

可靠性问题差点令军方把丘吉尔坦克停产而改为全力生产新推出的克伦威尔巡航坦克(A27M),为了继续生产,设计师又进行了修改,即1942年的、装有QF 6磅炮(57毫米口径)及新型焊接炮塔的丘吉尔Mk III,军方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配发了五辆丘吉尔Mk III作给生产商“第二次机会”。这五辆被称为“皇牌部队”(King Force)的丘吉尔Mk III在德军的反坦克炮下,只有一辆受损,其中一辆更受到约80次射击,随后突尼斯战役意大利攻防战更显出丘吉尔Mk III的作战能力,突尼斯战役中第48皇家坦克团(48th Royal Tank Regiment)的丘吉尔Mk III更曾经以炮弹打中虎式坦克的炮塔和炮塔环中间的位置,从而把虎式坦克的炮塔卡死,使其丧失战斗力,这辆“战利品”现存于英国巴温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Tank Museum)中。

1944年大君主行动中英军又装备了另一种重新设计的改进型——丘吉尔Mk VII(A22F),丘吉尔Mk VII装有更厚的装甲,车体亦作加阔,配有原用于丘吉尔Mk VI的QF 75毫米炮,至1945年又改名为A42。英国战争办公室在1944年中期曾要求澳大利亚陆军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当省首府马当以丘吉尔坦克对M4谢尔曼作对比测试,证明丘吉尔坦克在丛林战的作战能力更好。

苏联租借法案下亦接收了301架丘吉尔Mk III及Mk IV,英国陆军则持续采用至1952年,架桥车衍生型车服役至1970年代。

视频

丘吉尔坦克 相关视频

besiege坦克英国篇·丘吉尔步兵坦克
坦克世界骷髅解说:三环丘吉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