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县城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县城墙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患护卫上海县治而兴建的城池,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利用倭寇暂时退去的间隙,上海县民集资、捐地并担石运土,利用三个月时间修建完毕。上海县城墙周长9里,高二丈四尺,并有长1620丈、宽6丈、深一丈七尺的城濠。城墙辟门六座,并设有水门三座。上海开埠后,因城墙对内外交通的不便,一度引发县内民众的争议,后采取增辟城门的方式解决。民国元年(1912年),在当时自治人士的建议下,最终上海地方机构同意拆城,并将基址改筑为中华路和法华民国路(今人民路)。目前仅余大境阁与露香园路两段残留城墙,其中大境阁段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

筑城以前

蒙古侵亡南宋后,为防范江南地区汉人的反抗,毁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城垣,因而即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置上海县时,并未兴筑城池。明朝继起后复筑了宋代城池,但上海由于本无城池,外加民众由于长期从事海洋贸易,多有习武,因而也未兴建城墙。

筑城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进一步加剧,四月、五月间,由于缺乏有效屏障,倭寇多次侵入内。尤以五月这次最甚,直接导致知县喻显科逃走,县丞宋鳌和指挥武尚文战死,倭寇驻扎七日后焚毁大量官舍民居后撤退。基于此种情况,身为本籍人士的光禄寺少卿顾从礼疏请兴建城墙以抵御倭寇,最终松江知府方廉同意筑城。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利用倭寇退却的契机,工程开工。为抢在倭寇再犯前完成,工程采用版筑法夯筑。此外,民众也踊跃参与,例如倡议筑城的顾从礼捐粟四千石用于建造朝阳门。太常卿陆深的夫人梅氏捐银两千两,并且因城墙穿越所持地产,更毁屋让出地基。博士王相尧也将地产捐出以供筑城。普通民众也担土运石,日夜抢筑,最终于当年腊月完成兴筑。新筑的城墙周长9里,高一丈五尺,同时开辟六座城门,分别为朝宗门、宝带门、 晏海门、仪凤门、跨龙门和朝阳门。民众依其方位俗称为大东门、小东门、北门、西门、大南门和小南门。同时在宝带门、朝宗门和仪凤门设置水门,以便方浜和肇嘉浜的流通。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八日,倭寇再度来袭,依赖城墙固守的按察司佥事董邦政最终成功抵御。两年后,倭寇再度围城,但仍无法攻破。

保留、拆除与现状

随着上海开埠,先后辟筑了英租界(后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使得原先县城以北逐渐成为繁荣的新市区,且面积远较县城广大。而县城经过几次战火,外加缺乏现代市政改造,护城河又逐渐淤塞,使得上海县民众对城墙逐渐有所不满。至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以士绅姚文枬为首的等人向时任上海道的袁树勋提议,因城垣的阻碍,使得城内发展渐趋落后,因而建议拆除城墙。但由于当时呼吁保留的势力仍较强大,加之城墙为国防设施,其兴建与拆除均需呈两江总督、江苏巡抚首肯。在此情况下,时任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的总董李平书居间调停,采取改良方案,即增设城门以利交通,并对其他城墙予以保留。最终于宣统元年(1909年)增开福佑门、尚文门和拱辰门,依据方位和原有城门,民众俗称其为新东门、小西门和小北门。此外,对小东门、小南门和老北门进行了加高增筑。

两年后,上海光复,革命党人建立沪军都督府,总管城厢内外军事与政治事务。抱有拆城理念的李平书被任命为上海民政总长,在其努力下,最终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成立城濠事务所,经过两年最终于民国三年(1914年)完成拆除工作。原有的城墙填平了濠沟,修筑为马路,其南段称为“中华路”,北段因与法租界相邻,在租界当局影响下,称为“法华民国路”。但城濠事务所所在的大境阁,因临近工程结束且供奉关帝得以幸存至今。2005年因动迁,于露香园路发现被民居包裹的一段城墙,目前分地面及地下两段保存[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