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調第9號交響曲
《C大調第9號交響曲》,作品D944,是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最後一首完成的交響曲[1]。這首交響曲被其他人加注了一個副題:「偉大」,用以區分舒伯特的另一首同樣由C大調所寫成的《第6號交響曲》(而第6號交響曲亦因而被稱作「小巧」)。全曲的演奏時間為55分鐘(如免去一切的重複記號則約為45分鐘),在當時來說是篇幅十分長的作品。
目錄
創作過程及早期的反應
在一封由舒伯特所寫的信中,提及到自己正在創作第9號交響曲。
長久以來,不少人認為本曲創作於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即1828年,後來經音樂學者的研究後,卻發覺本曲早於1824年3月在舒伯特的書信中已提及「將要創作一首宏大的交響曲」,1825年夏季已完成了草稿 ,翌年春、夏季間更已完成了配器,然而,由於舒伯特自身不能負擔首演的演出費用,於是便寫信向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作提獻,最後協會亦肯資助小量金額用作抄譜之用,最終本曲在1827年的下半年由一班業餘的演奏者進行了一次非正式的首演,但樂手的回應是「樂曲太長、技巧要求也太難」。
在舒伯特去世後10年、即1838年,舒曼到訪維也納,在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中,從舒伯特的三哥費迪南看過了這首交響曲的手稿,後來費迪南把手稿複製了一份給舒曼,讓他帶回萊比錫,並在門德爾松的指揮下,於1839年3月21日於萊比錫布商大廈作出了第一首公眾首演[2] 。及後舒曼更在由自己創立的《新音樂雜誌》中撰文,對這首樂曲大加讚賞,更認為是將會成為一首經典作品,「有如置身於天堂般的偉大」。不過,當時的樂手卻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它過長的篇幅,令木管樂手和弦樂手都感到吃力。隨後門德爾松於1842年的巴黎和1844年於倫敦再演時,樂團更顯露出不再願意演奏本曲。當中在倫敦的排練時,更被指當時的小提琴手們在排練終曲的第二主題時,因覺得非常滑稽,大伙兒不其然都笑了出來,結果把排練都拖跨了。
樂曲編號問題
習慣上,本曲都冠以「第9號交響曲」為名,因過往不少音樂學者都應定在《第6號交響曲》和《第8號交響曲》之間還有一首已遺失的交響曲、即俗稱「《格蒙登—加施泰因交響曲》」(Gmunden-Gastein Symphony),後來編輯舒伯特全集並重新編號的音樂學家德意許將本曲定為「第8號交響曲」,連帶以德語為主要語言的地區,大都跟隨使用「第8號交響曲」。至於位於萊比錫的樂譜出版商大熊版樂譜出版社則按他們自己的定義,把本曲稱為「第7號交響曲」;不過,世界各地現時仍以採用「第9號交響曲」為眾,為免混淆,都會在場刊中標示德意許目錄編號,及加上非由作曲家所擬定的標題「偉大」。
視頻
C大調第9號交響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舒伯特 - C大調弦樂五重奏 D956,新芭網,2018-6-22
- ↑ 舒伯特一生最高藝術成就《C大調第九交響曲「Great」》 ,搜狐,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