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ABC分類法是特有的名詞術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ABC分類法又稱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圖分析、主次因素分析法 、ABC分析法、ABC法則、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它是根據事物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由於它把被分析的對象分成A、B、C三類,所以又稱為ABC分析法。

ABC分類法是由意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首創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個人收入的分布狀態時,發現少數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數人的收入卻只占一小部分,他將這一關係用圖表示出來,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圖。該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決定一個事物的眾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識別出少數的但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和多數的但對事物影響較少的次要因素。後來,帕累托法被不斷應用於管理的各個方面。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H.F.Dickie)將其應用於庫存管理,命名為ABC法。1951年~1956年,約瑟夫·朱蘭將ABC法引入質量管理,用於質量問題的分析,被稱為排列圖。1963年,彼得·德魯克( P.F.Drucker)將這一方法推廣到全部社會現象,使ABC法成為企業提高效益的普遍應用的管理方法。

ABC分類法應用說明

ABC分類法是根據事物在技術、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徵,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實現區別對待區別管理的一種方法。ABC法則是帕累托80/20法則衍生出來的一種法則。所不同的是,80/20法則強調的是抓住關鍵,ABC法則強調的是分清主次,並將管理對象劃分為A、B、C三類。

1951年,管理學家戴克首先將ABC法則用於庫存管理。1951年至1956年,朱蘭將ABC法則運用於質量管理,並創造性地形成了另一種管理方法——排列圖法。1963年,德魯克將這一方法推廣到更為廣泛的領域。

1.ABC法則與效率

面對紛繁雜亂的處理對象,如果分不清主次,雞毛蒜皮一把抓,可想而知,其效率和效益是不可能高起來的。而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對象,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比如,在庫存管理中,這一法則的運用就可以使工作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在一個大型公司中,庫存存貨的種類通常會很多,動則就可能是十幾萬種甚至幾十萬種。雞毛蒜皮一把抓的管理把管理者累得直不起腰,其收效卻甚微,而且可能出現混亂,進而造成重大損失:

第一,盤點清查非常困難,而且難以確保準確性。對於非重要的材料,比如低值易耗品,可能影響還不大,但對於重要材料,例如產品關鍵部件,如果計數錯誤,卻可能導致缺料,生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進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喪失市場機會,失去客戶。

第二,存量控制困難。重要材料的存量應該作為重點監控,確保不斷料又不積壓,非重要材料由於其重要性不高和資金占用量小,則可以按一定的估計量備貨。如果實行一把抓式的管理,就可能將目光集中在大量非重要材料上,而疏忽了對重要材料的控制。

有一句俗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說的就是不會應用ABC法則的人在我們處理日常事務上,ABC法則的效率和高回報也是顯著的。面對眾多的問題,如果進行ABC分類,然後處理主要問題,次要的和不重要的問題常常也會迎刃而解。

2.如何進行ABC分類

我們面臨的處理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量化的,一類是不能量化的。

對於不能量化的,我們通常只有憑經驗判斷。對於能夠量化的,分類就要容易得多,而且更為科學。現在我們以庫存管理為例來說明如何進行分類。

第一步,計算每一種材料的金額。

第二步,按照金額由大到小排序並列成表格。

第三步,計算每一種材料金額占庫存總金額的比率。

第四步,計算累計比率。

第五步,分類。累計比率在0%~60%之間的,為最重要的A類材料;累計比率在60%~85%之間的,為次重要的B類材料;累計比率在85%.100%之間的,為不重要的C類材料。

通常情況下,我們使用ABC分析表來進行上述步驟。從表1可以看出,A、B、C、D、E為A類,F、G、H、I、J、K、L、M、N、0為B類,P、O、R為C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