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
齊家文化是位於相當現今中國甘肅為中心的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名稱來自於其主要遺址齊家坪遺址,1923年由考古學家安特生所發現。
隨着齊家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齊家文化已成為探索中華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在海內外影響日益擴大。齊家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制陶業比較發達,當時已掌握了複雜的燒窯技術。在墓葬中發現的紅銅製品,反映了當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後來青銅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齊家文化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建築,居室鋪一層白灰面,既堅固美觀,又防潮濕。
目錄
時代及地理分布
安特生髮現齊家文化時,認為它是該地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認為甘肅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於齊家文化,但後來的考古發現,證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
齊家文化的分布是甘肅省蘭州一帶為中心,東至陝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寧夏和內蒙古,遺址有三百多處,除了齊家坪遺址之外,較著名的有甘肅永靖大河莊遺址、泰魏家遺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樂都的柳灣遺址等。
文化特色
齊家文化的陶器以黃色陶器為主,且有刻創紋路,並常有繩紋,容器外觀較有稜有角,觀察一些有底座支柱的容器形式可得知。由粟類的以及陶器表面上布紋痕跡的發現,可看出耕織階有發展,粟的種植被認為是受仰韶文化的影響,此外,大量動物骨的發現,可知動物馴養在齊家文化中較為重要。銅主要作為裝飾,但銅的完整器物已經出現,我國最早的銅鏡即出自於齊家坪遺址[2],且有銅錫合金(青銅)的器物。
齊家文化的墓地與村莊在一起,大多數墓葬為單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為仰身直肢,女性則呈蜷曲姿態,墓中大多有石器與陶器作為陪葬。此外,地面上發現類似於宗教建築的石造建築。
另外齊家文化墓葬已經出現殉葬現象,雖不似文明時代的大量殉葬,但墓葬中已有奴隸殉主的情形,代表齊家文化已經逐步出現了階級制度。
視頻
齊家文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924年,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髮現「齊家文化」,卻做出了誤判,網易號,2019-03-20
- ↑ 中國最早的銅鏡,青海省人民政府,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