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黑木耳產業扶貧技術應用案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黑木耳產業扶貧技術應用案例該技術基於泰來縣對於木耳產業的需求,且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適宜種植木耳。2017年-2020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黑木耳菌包廠、黑木耳種植基地展開推廣應用。

目錄

一、應用場景

該技術基於泰來縣對於木耳產業的需求,且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適宜種植木耳。2017年-2020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黑木耳菌包廠、黑木耳[1]種植基地展開推廣應用。

二、主要解決的問題

該技術主要解決的問題,一是生產所用黑木耳菌種成本高、易老化、活力差,導致食用菌產量和品質得不到保障。二是主要的生產原料短缺,市場價格持續增長,生產成本高。三是黑木耳菌包廠設計、建設不合理,栽培管理模式較為落後,導致生產效率難以達到最大化。四是合作社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不高,缺乏規範、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

三、技術要點

1、東北林業大學培育應用該技術培育出的黑木耳新品種「黑厚圓」和「黑元帥」,具有生命力旺、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

2、選擇農林廢棄物加工成的顆粒狀木屑和秸稈、玉米芯、玉米須[2]等作為栽培原料,用來替代部分細木屑,經過多次試驗,篩選如下配方:細木屑46.5%,粗木屑20%,麥麩20%,秸稈5%,玉米芯5%,豆粉2%,石膏1%,白灰0.5%。

3、深入黑木耳菌包廠和農戶菌包生產作坊,依據具體情況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改進意見,設計工廠化的菌包廠技術流程,建立適應當地的黑木耳栽培(小拱棚)新模式。

4、深入到貧困戶家中,把食用菌科技成果直接送到貧困戶手中,面對面的講解,手把手的傳授。同時,開展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工廠化管理培訓班,印發技術手冊,現場一對一指導,提高當地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

四、應用成效

黑木耳產業扶貧技術在泰來縣的實踐,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從社會效益上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有重要意義。

從經濟效益上看,一是使用黑木耳新品種的種植戶,黑木耳產量較之前提升了近20%,品質也有較大提升,干木耳市場價格每公斤增加5元。二是菌包廠和生產作坊經過改造,生產效率提升10%以上,菌包污染率降低了70%,極大避免了經濟損失。三是黑木耳種植戶的栽培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每種植1萬袋黑木耳,平均成本可降低1500元,平均產量可增加200斤,按照黑木耳市場價30元/斤計算,每1萬袋增收7500元。趙樹林、孟慶林、高淑蘭等5戶貧困農民應用菌種和技術共計栽培了4.3萬袋黑木耳,出耳率達到95%以上,創造效益近20萬元。

生態效益上看,在不影響黑木耳生長的情況下替代了30%的木屑,既保證了黑木耳的產量和品質,又降低了原料成本,實現了生產原料的持續性供應。同時也利用了農作物秸稈和玉米芯,減輕了焚燒秸稈帶來的大氣污染。

五、適用範圍

技術適用全國各地區黑木耳主產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