髭蟾
髭蟾 |
中文学名: 髭蟾 纲: 两栖 拉丁学名: 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别称: 中国角怪、胡子蛙、崇安髭蟾、坑鹅、雷公角怪 门: 脊索动物 亚门: 脊椎动物 亚目: 无尾 科: 锄足蟾 亚科: 中国特有属角蟾 分布区域: 中国特有属 |
髭蟾,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髭蟾属动物统称。 蝌蚪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成蟾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
目录
髭蟾简介
折叠科学名称
- 髭蟾 : zī chán
- 髭蟾属(Vibrissa phora)
- 学名:Vibrissaphora boringii Liu
科属分类
- 髭蟾又叫胡子蛙,我国特产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锄足蟾科、角蟾亚科的一属。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雄髭蟾每年发情期时,上颌边缘都会长出2至11枚黑色角质刺,有“中国角怪”和“世界上长有最多胡子的蛙”之称。髭蟾(4张)
形态特征
- 髭蟾体头部极宽扁;口大、舌大,后端缺刻深;眼大,瞳孔纵置;上颌有齿;背面皮肤有小细疣粒,构成网状细肤棱;四肢背面多成纵行,指、趾腹面有粗的纵肤棱;胯部多有一月牙形浅色斑,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亦有灰色。眼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雌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
生长分布
生活习性
繁殖
- 平时髭蟾不会轻易露面。 到了求偶时节,夜晚时分方在千米高山的林涧中鸣叫。
时间
- 每年冬天11月上、中旬繁殖(注:多数两栖动物早已进入冬眠,髭蟾此习性相当奇特)。在山溪内才抱对、产卵,卵灰白色,卵径约3.5毫米,卵群呈团状或圆环状,卵群在水中飘荡,最后卵粘附于水中石块上,卵群含卵量多为200-500粒。约半个月的产卵期过后则销声匿迹。
地区
- 受精卵约经一个月孵出蝌蚪,蝌蚪也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约长31毫米。蝌蚪背面为深棕色,尾灰棕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昼伏夜出,白天隐蔽在石缝内,夜晚以苔藓、藻类为食,蝌蚪需越冬两次,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髭蟾的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
名称来历
关于角怪名称的来历
- 角怪是一种我国独有的蟾类动物,学名髭蟾,又叫胡子蛙,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
角怪,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奇怪!其实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很奇特,是一个方言上的误会造成的。上世纪60年代初期,华西医科大学教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淑琴女士到广西大瑶山考察,听说瑶山有一种长胡子的蟾酥,估计就是30年代美国生物学者在福建武夷山发现的那种髭蟾,于是邀请了瑶族第一个大学生、时任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县政协主席的苏志风一同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终于找了这种髭蟾。由于整个南蛮、百越体系(湘、黔、桂、粤、闽)的语言,都把青蛙叫做“蟆拐”,拐的意思就是指青蛙的弯腿。而对这种长了角的蛙类,当然就叫做“角拐”。而胡教授是江苏常熟人,她不大听得懂苏院长的瑶味普通话,错把“拐”听成了“怪”,于是,从胡教授的笔下,就有了“角怪”的名称,并随着胡教授的考察报告出现在相关报刊杂志上,普遍被世人接受。多年后,胡教授方知这是个误会,对此深感遗憾,但是“角怪”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积重难返了。
种群保护
折叠种群现状
在中国四川省的峨眉山、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均有发现,2013年6月四川泸州发现髭蟾蝌蚪。
致危因素
- 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人为捕捉,如:峨眉山景区门口的有些餐馆里出售髭蟾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