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碼頭
香蕉碼頭原名為「香蕉棚」,屹立於高雄港近半世紀,現為高雄市歷史建築之一。50年代臺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賺進大筆外匯,當時自各地運來的香蕉幾乎全由高雄港包辦。初期沒有任何特殊設備以供存放,將香蕉露天堆置,任其日曬雨淋,為提昇香蕉品質及因應香蕉生產數量遽增,於民國52年(西元1963年),在三號碼頭擴建了一棟雙層香蕉棚,其為配合早期裝置香蕉竹簍之堆疊方式,主體建築的柱距較一般倉庫來的密集,又因香蕉存放空間講究通風,則以露天方式建造,為高雄港唯一一座開放式的倉庫。隨著需求現代化及香蕉輸出趨近沒落,香蕉棚逐漸走進歷史。近年高雄市政府港市合一的政策推動下,歷史建築空間再造,在河邊餐飲機構的努力下,為香蕉棚注入新的生命,便以昔日存放的香蕉為由,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正式更名為「香蕉碼頭」。
香蕉碼頭依山傍海,地理位置獨特,正對高雄港第一港口,隔海與旗津為鄰,北有西子灣、壽山,東有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及鹽埕老街,碼頭內部空間一樓為臺灣特色伴手禮、香蕉故事館、主題式商店及國際郵輪進出關口,二樓則為獨一無二的海景宴會用地,並備免費停車場,在先天的優勢及多元的規劃下,成為今日高雄觀光碼頭的新指標。[1]
目录
香蕉故事館
位在香蕉碼頭內,這裡早期是存放香蕉的專用倉庫,當年全國各地的香蕉全都會運送來這坐船銷售到日本去,而香蕉碼頭早已不再運送香蕉,現在由餐廳業者所承租,在一樓的香蕉故事館可以免費參觀。 當年香蕉碼頭是全台最繁忙的碼頭,由青果合作社從台灣各地收購的香蕉,全都運送來碼頭集貨包裝,準備上船送往日本,在碼頭機械化還不發達的時代,香蕉全靠碼頭工人搬運上貨輪,而碼頭工人當時稱做苦力,農民香蕉採收後會用棉被當墊襯,在私家汽車還未普及是用牛車把香蕉運到各地區上青果集貨場拍賣,在貨運卡車還沒引進台灣時,香蕉就是由小火車托運,從產地走鐵路運送到港口,再由工人搬運上貨船,當年在台灣小小的香蕉卻可以創造出僅次於台塑,成為外匯收入第二大來源的奇蹟。[2]
香蕉棚
香蕉碼頭位於高雄港 3號碼頭,曾為香蕉儲運空間;50年代台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經由鐵路運至高雄港,賺進大筆外匯, 因此贏得台灣香蕉王國的稱號。香蕉棚見證香蕉產業輝煌之發展歷史,目前是全台灣僅存之香蕉產業歷史建築,在高雄港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高雄港3號碼頭,創建於日治時期的第一次築港工程(1908-1912)。50年代台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經由鐵路運至高雄港,賺進大筆外匯,外銷金額僅次於米穀和砂糖,當時自各地運來的香蕉幾乎全由高雄港包辦。初期沒有任何特殊設備以供存放,將香蕉露天堆置,任其日曬雨淋、腐壞,為提昇香蕉品質及因應香蕉生產數量遽增,民國52年(1963)新建雙層「香蕉棚」,可放置香蕉23,300簍(每籠48公斤),其為配合早期裝置香蕉竹簍之堆疊方式,主體建築的柱距較一般倉庫來的密集,又因香蕉存放空間講究通風,則以露天方式建造,為高雄港唯一一座開放式的倉庫。建築風格採用模矩架構,每一組模組尺寸為400×680公分,重複在一樓平面至二樓之椼架組合,空間上呈現規則之韻律感,結構上也形成穩定安全的對稱系統。
民國54年(1965),高雄港務局於 31號碼頭新建巨型香蕉冷氣庫房,民國55年(1966)台灣香蕉出口額超越砂糖而成為台灣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台灣成為名符其實的「香蕉王國」。後隨輪船運輸貨櫃化、台灣產業轉型等因素,香蕉棚一度成為高雄港務局調度辦公室,終究成為閒置空間。
民國90年(2001),高雄港務局將香蕉棚規劃作為「觀海台」。民國98年(2009)高雄市河邊餐飲集團結合北京全聚德烤鴨,歷史建築香蕉棚重新命名為「香蕉碼頭」,委外規劃經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