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醫院
香港兒童醫院(英语:Hong Kong Children's Hospital,縮寫:HKCH;於計劃時稱為兒童專科卓越醫療中心,英语: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aediatrics)是一所兒童醫院,位於香港九龍啟德承昌道1號,即啟德原南停機坪近啟德橋,觀塘避風塘岸邊,佔地21,68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79,223平方米,包括兩座各樓高11層的獨立大樓、中央庭院、地庫及相關設施,共提供468張床位。香港兒童醫院為《啟德發展計劃》次階段項目之一,於2014年2月25日動工,於2018年竣工,於同年12月18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及接受轉介個案,不設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投入服務初期,醫院提供約230張病床。行政總監是李子良。
目录
目標說明
設立的香港兒童醫院的目標為提高兒科專業水平,為病情嚴重和複雜的病童提供更優質的臨床服務;透過鼓勵多方面的合作,匯聚來自香港及境外公私營兩界別的醫療及學術機構的專家和先進醫療技術,與各地著名的兒童醫院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兒科專業知識的交流及加強研究和培訓,從而提升兒科專業醫療及護理服務水平和質素。
服務
香港兒童醫院於啟用後首階段,將會提供4個醫療專科服務,包括癌症、腎科、心臟科(包括心臟內科以及心臟外科)及外科,專門負責接收來由各區醫院聯網所轉介的最嚴重及最複雜的兒童病症(即第三層醫療服務)。香港兒童醫院將會具備能力處理抽取骨髓、骨髓移植及更換臍帶血等。除了上述專科,香港兒童醫院設有兒科深切治療部、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化驗室及病理科支援等等。
根據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5月31日醫院已招募了83名醫生、227名護士及81名專職醫療人員。而醫院預計在2018年第四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需要的是108名醫生、395名護士和89名專職醫療人員,醫生短缺的問題再次受公眾關注[1]。
設計
歷史
沿革
1950年代初,香港醫療體制正式設立兒科,政府選擇在港島薄扶林沙灣(大口環)興建兒童醫院,當時全港只有三名兒科醫生。1955年,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啟用,雖然最後變成以骨科為主的兒童醫院,但它是香港兒童醫院的雛型。
1970年代,香港安排兒科教授夏志森(Prof. Hutchison)來港,他認為香港當時兒科水準十分高,但沒有一間正式兒童醫院,因此決定向政府爭取。其實,政府當時認同在香港應該興建一間為兒童而設的兒童醫院,甚至打算把瑪麗醫院K座改作兒童醫院(K for Kinder,即為孩子)。但政府認為整幢大樓用作兒科太浪費,最終瑪麗醫院K座回復由各科及港大醫科生宿舍舍監辦公室使用,而兒科只佔用其中四層。
另外,政府亦曾打算在九龍醫院興建兒童醫院,但政府考慮港人環保意識較重,如果選址九龍醫院需要砍伐約四百棵老樹,會招來環保人士不滿,最終放棄計劃。
直至2007年10月7日,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兒童專科醫療中心的建議;香港各區醫院當時每年需要處理約170宗癌症及腫瘤的病症、達300宗心臟科及小兒科手術、50宗腎科手術等。至香港兒童醫院服務後,將會可以集中處理心臟外科手術和介入性心導管治療等,地區醫院則只需要負責跟進手術前後之事務。兒童專科醫療中心於診斷後,將會設定度身訂造的治療計劃,病人於接受手術後,需要返回被轉介前的所屬醫院被跟進及接受其他治療。
2008年,香港政府成立相關的督導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公私營兩界別的著名醫療護理專業人士、學者、病人組織及非政府慈善機構的代表,研究建議的兒童專科醫療中心的服務範圍、運作模式及實體基礎設施等。
2013年3月,香港兒童醫院招標評審完成。5月至6月,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及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先後同意撥款130億港元興建。7月17日,中國建築國際與瑞安建業有限公司成立聯營公司,共同承建,合約額約為90.9億元。醫院選址在1998年已停用的啟德機場原南停機坪。建造工程原預計於同年8月展開,2017年6月啟用,後來延至2014年2月25日正式動土,由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動土典禮。
2018年3月5日,12名香港立法會議員視察兒童醫院時,兒童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表示,預計2018年底到2019年中逐步開設230張病床,2019年中再開設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和小兒外科。[2]
搬遷
瑪麗醫院、瑪嘉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的兒童癌症中心將搬遷過來,連同已搬入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及屯門醫院,即2019年7月會完成整合全港五間兒童癌症中心,亦會開展小兒外科及初生嬰兒服務,預計9月可提供腎科服務。
參考文獻
- ↑ 香港兒童醫院啟用在即 「內部轉移」資深醫生的憂患 - 愚翁.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8).
- ↑ 兒童醫院第四季啟用 病童為本. 東方日報 (香港). 2018年3月6日 [2018年3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