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孟餘
顧孟餘 |
---|
中華民國第1任行政院副院長 |
個人資料 |
出生 1888年 大清順天府宛平縣 |
學 歷 |
|
經 歷 |
|
顧孟餘(生1888年-1972年6月25日歿),原名兆麟,字夢漁,後改字孟餘,以此字行,筆名公孫愈之。原籍浙江上虞,生於北京市。政治人物、教育家,中國國民黨左派要人,陳公博領導的改組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曾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部長、交通部部長等職。
目錄
生平
早年活動
- 1905年(光緒31年),入北京譯學館。翌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
- 1910年(宣統2年),加入中國同盟會。翌年,歸國參加辛亥革命。
- 1916年(民國5年),出任北京大學教授。其後,歷任北京大學文科德文系主任、法科經濟系主任、教務長。
- 1924年(民國13年),出任中國國民黨北京特別市黨部籌備主任。翌年12月,出任國立廣東大學校長。
- 1926年(民國15年)1月,出任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兼黃埔軍校政治講師。同年7月,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 。同年10月,出任國立中山大學委員會副主任。
- 1927年(民國16年)3月,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就任武漢國民政府要職。在武漢,他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漢口《中央日報》社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中央軍校武漢分校代理黨代表。
參加改組派
- 1928年(民國17年)夏,在汪精衛支援下,中國國民黨左派要人陳公博成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改組派」),顧孟餘參加 ,該派別開展反蔣介石的政治活動。翌年3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顧孟餘被蔣介石處停止黨籍3年的處分,他乃赴上海創辦《前進》雑誌,繼續發表反蔣言論。1930年(民國19年),參加反蔣派召開的北平擴大會議。
-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隨著中國國民黨各派大團結,在1931年(民國20年)11月的中國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顧孟餘恢 複黨籍,任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會議委員。翌年3月,就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部長。1935年(民國24年)12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轉任國民政府交通部部長(實際由俞飛鵬代理)。
與汪精衛的訣別
-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8年(民國27年)6月,顧孟餘當選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並且重新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同年12月,汪精衛離開重慶之前,顧孟餘曾試圖勸說汪精衛回心轉意,但未果,遂與汪精衛派訣別。
- 1941年(民國30年)7月,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1943年(民國32年)2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屆中央團部指導員。
- 1945年(民國34年)5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的1948年(民國37年)2月,出任國民政府顧問。同年5月,被任命為行政院副院長,成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行政院副院長,但未實際就任。
- 1949年(民國38年)4月,赴香港,創辦《大道》雑誌。後來遷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擔任中國研究中心的顧問。
- 1969年(民國58年)赴臺灣,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 1972年(民國61年)6月25日
- ,顧孟餘在臺北市病逝。享年85歲。
公職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 ||
前任: 汪兆銘 (暫兼) |
中華民國鐵道部部長 1932年3月9日—1935年12月12日 |
繼任: 張嘉璈 |
前任: 朱家驊 |
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 1935年12月12日—1937年3月4日 (俞飛鵬代理) |
繼任: 俞飛鵬 |
前任: 王雲五 (行憲前) |
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 1948年5月31日—6月22日 (俞飛鵬代理) |
繼任: 張厲生 |
教育職務 | ||
前任: 羅家倫 |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 第六任 1941年7月—1943年2月 |
繼任: 蔣中正 |
前任: 鄒魯 |
國立廣東大學校長 第二任 1925年11月—1926年6月 |
繼任: 陳公博代理 之後代理:褚民誼、經亨頤 (下一正任:戴傳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