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韓城

來自 陝西文明網 的圖片

中文名: 韓城市

外文名: HanCheng City

別名: 夏陽、龍門、楨州、少梁

方言: 陝西話、關中方言

行政區類別: 副地級市

所屬地區: 陝西省

韓城陝西省省內計劃單列市。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始置夏陽縣。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稱韓城縣。1983年10月改為韓城市,2012年5月升格為省內計劃單列市,副地級市。

韓城位於陝西省東部黃河西岸,關中盆地東北隅,既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工業核心城市,又是秦晉豫「黃河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秦晉咽喉,承東啟西,面向中原,連陝晉豫,是關天經濟區發展的「東大門」。總面積1621平方公里。韓城位於中國牌圖中心部位,是西部與中部、陝西與山西、關中與陝西的交匯點,是華北入陝的第一道門檻,是秦晉黃河岸邊重要的工業能源與文化旅遊城市。同時,又是絲路經濟帶、陝甘寧經濟帶、黃河金三角與陝西東大門經濟帶上重要的一極。

韓城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境內有煤炭石灰石鐵礦石、 煤層氣、鋁礬土、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水資源得天獨厚,境內黃河流程74公里,水資源總量為3.6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2.5億立方米。[1]

目錄

建制沿革

韓城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夏、商屬雍州,《書·禹貢》有「龍門,禹貢雍州之域」的記錄。相傳夏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因而史以「龍門」為韓城地域的代稱。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傳)封於韓,食采於韓原一帶,稱韓(侯)國。周宣王時,秦仲少子康又受封於梁山,是謂梁(伯)國。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為秦穆公所滅,今韓城市南古少梁即其都。明《韓城縣誌》載:「韓,候、伯之國也」。

春秋時,晉封韓武子萬於韓原。《博物志》載:「韓,武子采邑」。武子後,獻子厥從封姓為韓氏,當時,晉占有河西之地與秦接壤。周襄王七年(前645年),秦與晉惠公夷戰於韓,秦敗晉,虜其君,晉獻河西地。周頃王二年春(前617年),晉伐秦,取少梁。

戰國時,周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年),少梁城屬魏。周威列王十四年(前412年),魏攻占秦繁龐。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韓、趙、魏三分晉地,少梁屬魏。周顯王七年(前362年),秦敗魏於少梁,俘魏相公孫痤,攻取魏繁龐城。周顯王十五年(前354年),秦與魏戰元里(在今大荔縣境內),斬首七千,取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秦更少梁為夏陽,置邑。

秦滅六國,夏陽屬內史地。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正月,項羽先後分封三王,董翳被封為翟王,領陝西北部地區。八月,劉邦入關中。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分內史郡之一部分為左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左內史更名為左馮翊。夏陽屬之。

新莽時,改夏陽為冀亭,屬列尉大夫治。

東漢時期,光武中興,國都東遷,西京三輔(京兆伊、左馮翊、右扶風不變,冀亭又復名夏陽,仍屬左馮翊。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明帝永平二年(59),合陽併入夏陽。

三國時期,魏國雄居中原,夏陽屬魏雍州馮翊郡,晉仍因之。後屬華山郡。

東晉穆帝永和五年(349),上郡治所由膚施(今延安)遷居夏陽避羌亂。七年(351),苻健在長安建立前秦,夏陽屬之。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夏陽屬華州華山郡。西魏廢帝元欽二年(553),隸同州武鄉郡。宇文覺廢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陽併入合陽。

隋開皇十八年(598),夏陽自合陽分出,重新設縣,以古韓國改名韓城,屬馮翊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屬西韓州。八年(625)州治遷韓城,領韓城、合陽、河西三縣。太宗貞觀八年(635)廢州。肅宗乾元元年(758),改韓城為夏陽,隸河中府。昭宣帝天成二年(905)更名韓原縣。

五代後梁時,仍屬河中府。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復名韓城,隸同州。

北宋,隸永興路定國軍馮翊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將婁宿,自韓城履冰入陝,關中遂沒於金。金宣宗貞佑三年(1215年),設禎州,領韓城、合陽二縣。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廢州為縣,二年又復設禎州,縣址遷至今縣城西北二十里土嶺。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撤禎州,改屬同州,縣址遷回原址。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韓城屬陝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潼關道。

清初沿用明制,屬西安府同州潼關道。雍正三年(1725),改同州為直隸州。十三年(1735)同州升府,韓城仍屬之。

辛亥革命後,屬陝西省關中道,民國十七年(1928),取消道制,直屬省轄。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1948年3月24日,韓城第二次解放。初屬黃龍分區。1949年6月改屬大荔分區。1950年5月大荔分區撤銷,改屬渭南分區。1956年10月,直屬省轄。1959年1月,合陽縣及黃龍白馬灘公社併入韓城。1961年8月,恢復原建置,仍渭南專區,1972年3月改專區為地區,韓城仍為轄之。1983年10月國務院批准,1984年1月正式改縣為市,仍屬渭南地區。1985年2月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2012年5月升格為省內計劃單列市,副市廳級。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韓城社火:韓城民間社火種類繁多。有秧歌皮影;社火主要有:

高蹺芯子、鑼鼓、煙火、跑旱船、耍神樓、跑竹馬等。在祀神社火中,以耍神樓為代表。在遊藝社火中,以芯子最有特色。耍神樓本來是西莊八社迎送法王上廟時耍的祭祀社火,舞姿剽悍神勇,表演別具一格,被譽為韓城社火之王。西莊鎮東莊村的"耍神樓"社火節目多次在省內外表演,聲名遠震。逢年過節,韓城的社火隊列中,總少不了芯子。南塬是抬芯,高約丈余,驚險熱烈;而北塬則盛行背芯,歡快瀟灑,更有特色。背芯表演在歷史上常有射虎(即猜謎)穿插其間,文化韻味很濃。韓城秧歌是在韓城流行很久、歌舞色彩很濃的地方戲,其優美的唱腔很為韓城群眾喜愛。在別的劇種占據了舞台的情況下,它也走進了社火的隊列之中。鑼鼓是社火的樂隊。黃河鑼鼓的狂放表演使色彩繽紛的社火隊有聲有色。"田家自有樂,農民鼓舞春",為歡慶豐收而表演的"百面鑼鼓"也很為韓城群眾所喜愛。

韓城秧歌:秧歌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一種歌舞形式,在各地的發展和興衰參差不齊。陝西韓城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史之鄉,民間秧歌有着廣闊的生存空間,既有眾多的農民歌手,歷史上又有文人參與編撰歌詞,得以「雅俗共賞,古今匯通」。關中民歌藝人中,以韓城秧歌藝人譽有美名者最多。「一斗金,二斗銀,滿山鈴出來美死人;郴州梨,玻璃翠,跟前走,往後退,你聽了入味不入味;廣才文,貴喜酸,只有二勞跑得歡」……都是群眾給秧歌藝人起的渾名,讚美他們的高超演技。據史料記載,1935年,韓城高神殿上擺賽台,四種當地戲曲和民間歌舞登台演出,最後還是秧歌勝出。

韓城諫公鼓吹樂:韓城「諫公」鼓吹樂是韓城市西莊鎮楊村王門後裔尊神敬福的一種獨特表演形式,古韻古味,優雅動聽,獨具一格。「諫公」曲譜由來已久,清順治年間,王姓家族每年春節正月初一祭拜祖先,在祖先牌位前演奏此曲,以示不忘祖恩。康熙年間,因天下安定,王姓人丁興旺,生活富裕,祭祖時感到樂曲單調,樂器破爛,後增添鐃、鈸、雲鑼、海牛、小鑔等樂器,經過精心探討,將曲譜起名曰「諫公」(即尊長之意)。其音量高低快慢有序,恭敬祭神,祭拜結束,方可演奏其它曲譜。從此,每年清明節祭玉皇神和敬法王時皆演奏此曲。

韓城行鼓: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喻指把鼓挎在腰間,邊行走邊敲擊之意。歷史上,在韓城幾乎大一點的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不論逢年過節,還是求神祈雨,總能聽到激昂的鑼鼓聲。

韓城鑼鼓:在過年過節,喜慶之日,祈福求雨之時都會看到鑼鼓表演,陝西鑼鼓具有節奏明快、粗獷勁雄、激昂高越、形式多變、氣勢宏大的獨特風格,既能在野外表演,又適宜於舞台演出。表演氣氛熱烈,動作花梢,振奮人心,一派陽剛之美。陝西鑼鼓種類較多,比較有名的有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和咸陽牛拉鼓。但是講起種類來,還是要數韓城的鑼鼓,它可是有着白面鑼鼓之稱,韓城鑼鼓形式多樣,但就其主要派別與形式來劃分,有韓城行鼓和韓城圍鼓之分。

韓城圍鼓:韓城圍鼓原名西川鑼鼓(因韓城圍鼓主要分布在韓城境內的西川沿線而聞名)。其中又以薛峰境內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圍鼓最負盛名,因其所居地為薛峰境內,故又名薛峰圍鼓。薛峰鑼鼓相傳是從北宋時期流傳下來的,宋遼戰爭期間,薛峰川境內為戰爭的前沿陣地,相傳楊家將中的楊九郎經常帶領北宋軍隊在這裡出沒作戰,後人為紀念楊家將,便將楊家將擊鼓作戰時鼓樂流傳下來。後又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創新,創造出一大批融合農村文化生活,節日喜慶等的鼓樂曲牌,或表達農耕時期,莊稼喜獲豐收的喜悅心情,或表達宗廟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誠心境,形成了今天這種集戰爭鼓樂與節日喜慶、宗廟祭祀於一身的韓城圍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