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徵祥
評價
陸徵祥貢獻卓著的是中華民國現代外交體制的建設。1912年10月8日國會通過的「外交部官則」,即是出自陸徵祥手筆。外交部內設「一處一室一廳四司」:秘書處、參事室、總務廳、外政司、通商司、交際司、庶政司,部長下新設一次長,四秘書,分管英、日、法、德相關業務,參事則負責法規與條約之研究草擬。
陸徵祥主掌外交其間,說服袁世凱同意廢除清代外務人員「保舉制」(由高官推薦外交人員)任用辦法,禁止他部向外交部「疏通」人事,堅持選拔「不鬧笑話之外交官」。陸就職後另訂《外交官領事官任用暫行章程》,先將所有部內留任人員免職,再重新依照專業考核,凡無外語外事專業者不予授職,袁世凱之姪兒也因此離任,顧維鈞則甫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返國即被延攬入部。至於外館,陸徵祥廢止了清代由大使統籌包辦使館人事與財政權的舊規,外館預算改由中央每年核撥決算,外館正式人員皆須經中央政府考核任命。
總括而言,民國初年軍閥混戰,中央各部專業化程度甚低,唯有外交部一枝獨秀,培養了不少傑出的外交官,為中國這一「弱國」爭取到較多利權,奠定了中華民國外交現代化的基礎,陸徵祥居功甚大。
陸徵祥最為熟知者是中日《二十一條》與《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因此導致的負面評價往往歸罪於他。但實際的情況可能更為複雜。
一、據較為嚴謹的研究和報導指出,中日「二十一條」的簽訂,主事者是外交部次長曹汝霖。總統袁世凱直接施壓曹儘速簽約,而參與談判的陸徵祥則幫助取消了最為不利的第五條條款(關於二十一條,也有意見認為是日本施壓宣戰,袁世凱被迫接受部分條款)。
二、1919年率顧維鈞(駐美公使)、王正廷(廣州政府代表)、施肇基(駐英公使)、魏宸組(駐比公使)等人赴巴黎出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會(巴黎和會)。由於山東問題爆發,日本堅持繼承戰敗的德國之權益,中國發生五四運動。戰勝列強不顧中國反對,接受日本要求。在中國國內巨大抗議聲浪與政府訓令下,中華民國代表團最終未能簽署和約,成為戰勝國中唯一未簽字者。目前坊間流傳之認識是,陸徵祥在和會後期並未主持中國使團工作,因此抗拒簽署的正義表現多被歸功於顧維鈞。
生平
陸徵祥1871年生,上海人,原籍江蘇太倉。1884年就讀於上海廣方言館,後入北京同文館習外文,尤精俄文。1893年奉派擔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翻譯官。八國聯軍之役,其長官許景澄被慈禧處死,遂心生不滿。日俄戰爭事件後,在俄國憤而剪去髮辮。陸徵祥在俄結識比利時外交官的女兒培德女士,不顧使館反對,於1899年結婚。由於陸徵祥能力出色,表現優異,仍在1906年升任中國駐荷蘭特命全權大使。武昌起義後,1912年1月3日陸徵祥聯合一些駐外使臣,電請清帝退位。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應總統袁世凱電命,從駐俄大使任所返國出任外交總長,並推動中國現代外交機構之改革,將清代「外務部」改為外交部。6月任國務總理,9月辭職。1912年底出任駐瑞士公使,1914年底歸國。1915年初復任外交部長,與外交次長曹汝霖,於2月-5月與日本談判《二十一條》。1915年10月到1916年3月袁世凱稱帝其間,因國務卿徐世昌請假,曾短暫出任政事堂代理國務卿和正式國務卿職務。
1919年任外交總長,率領中華民國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最後拒絕簽字。
巴黎和會後,由於陸徵祥夫人病況,陸徵祥即辭去職務滯留比利時,照料病妻。培德女士1926年病逝後,陸徵祥參加天主教本篤會,經過教會觀察培訓,成為修士,專心教會事務,1935年6月25日晉鐸為神父。二戰期間,幫助受納粹迫害之比國地方群眾,並曾推動抵制日貨之運動,為中華民國與盟國戰勝而祈禱,1946年5月18日受聖座封贈為比利時根特聖伯多祿修道院領銜院長榮銜。
1945年曾有中國記者至比國採訪陸徵祥,陸徵祥一方面對於曾替袁世凱簽署「二十一條」向國人表示懺悔,另一方面對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表示異常興奮感慨終於「在有生之年得見祖國一雪前恥」。同時,陸徵祥對未來國情提出簡短而著名之警語:「弱國無外交」[1]。
參考文獻
- ↑ 《北洋政府總理出家比利時》,中國《環球時報》2007年1月5日第1327期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