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石窟
陝北石窟 |
中文名稱;陝北石窟 位置;陝西省北部 始建於;北魏 洞窟數;800餘窟 造像;8萬餘身 |
陝北石窟,中國的佛教石窟。位於陝西省北部,包括銅川、延安、榆林地區的石窟。肇自北魏,歷經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朝代,以至中華民國時期,總計800餘窟,造像達8萬餘身。現存北魏至元代造像為石雕,明代有石雕也有泥塑,清代以後則全部為泥塑。[1]
目錄
石窟介紹
陝北地區石窟,以宋代的規模最大,水平也最高,集中在延安地區。已發現的宋代石窟計有:子長縣北鐘山石窟、黃陵縣雙龍石窟,延安市清涼山石窟、富縣石泓寺、志丹縣呂川崇聖院、界灣石空寺、安寨縣石河寺、龍巖寺等10處大型石窟。除富縣石泓寺為金代所建外,其餘全部為北宋所建,起自康定元年(1040),至大觀年間,差不多與北宋政權同期。延安地區宋代石刻造像有自己的特色,石窟主要分布在延安地區西部各縣的交通要道附近,地理位置分散,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寺廟形制多方形平頂,與當地民居相仿,中央或後壁為佛壇(屏壁式佛壇或雙列方柱式佛壇)。石刻造像多寫實風格,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有幾處石窟留下了雕刻家的姓名。就其規模和藝術水平而論,當以子長縣北鐘山石窟和黃龍縣雙龍石窟最具代表性。北鐘山石窟位於今安定東北1千米靠延河畔的北鐘山麓,依山鑿洞而成。創建於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元明清均加重修。主洞寬16.9米、深10米、高9.5米,形制為長方形平頂,前開3洞,洞中央是接頂連地的8根方形石柱,前後互相對稱,橫列2排,中央基壇為8根方柱相連,壇上並列坐佛3尊,身旁各有二弟子二菩薩。壇前面為騎象文殊和騎象普賢。主尊前右側一坐勢菩薩,胸腹袒露,上掛瓔珞,身披貼體天衣,彩帶飄揚,長圓臉、高鼻樑、小口,雙目微閉下視。高髮髻以彩帶結花,長發披散肩後,儼然一副貴婦儀態,嫵媚動人。黃陵縣呂村(西峪村)萬佛洞,位於縣城西4千米古道旁之呂村山坳,開鑿於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至徽宗政和五年(1115),洞窟為分形平頂,寬8.5米、深8.7米。其中的千手眼觀音像、日月光菩薩、高3米多的藥師佛像等,格外精彩。[2]
主要分布
陝北地區北朝和隋唐時代的石窟,北線以橫山縣接引寺摩崖造像、安寨縣雲山品寺、吳旗縣石窟寺為代表,開窟時代相當於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後,造像多秀骨清像形。南線由甘肅經富縣、黃陵通往洛陽和由長安經宜君通往陝北的古道附近,分布較多的北魏、西魏石窟,如富縣川莊西王母洞、黃陵縣麥洛安石窟和香坊摩崖大佛造像等。北周石窟,在黃陵縣寺灣懸崖有大窟1個,榆林縣開光城下有6個小窟,神木縣虎頭峁有2個摩崖造像龕。陝北隋唐石窟較少,佳縣有隋大業五年(609)的玉泉庵,系佛、道造像混合窟。唐代造像多分布於富縣以南,如洛川縣仙宮寺石窟,鑿於永泰二年(766)。
石窟種類
北朝石窟
陝北北朝石窟有北線和南線兩條走向,北線由吳旗、安塞、橫山縣直至通往大同的古道附近,為雲岡型;以橫山縣接引寺摩崖造像、安塞縣雲山品寺、吳旗縣石窟寺為代表。開窟時代相當於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後。橫山接引寺摩崖菩薩立像高5.5米,作與願印狀,頭戴高寶冠,雙垂寶繒,面相豐圓,方頤薄唇,直鼻深目。安塞雲山品寺石窟群,形制為馬蹄形和方形穹窿頂中心塔柱,塔柱四面造像,內容為釋迦、交腳彌勒和鹿野苑說法、涅□變等佛傳故事。壁雕千佛,造像秀骨清像,長頸削肩,褒衣博帶,體態優美。服飾為淺階梯式和陰線結合手法。窟楣仿木結構斗拱構築,兩側壁雕雙塔,極其華麗。吳旗石窟寺方形平頂,中央並列二中心柱,柱三面造像,風格服飾同安塞雲山品寺,但造像較之更為修長清瘦和稍具程式化。北魏、西魏石窟數量較多,富縣川莊西王母洞、黃陵縣麥洛安石窟和香坊摩崖大佛造像等皆屬龍門石窟早期風格,石窟形制亦為方形、長方形、平頂,塔柱或中心柱。西魏石窟大多為佛教、道教小窟,其造像繼承了陝北畫像石雕刻風格,富有地區性民間造像特色。
黃陵香坊摩崖大佛造像
此外,在宜君縣、黃陵縣沮河流域、富縣葫蘆河流域,還有南遷的鮮卑族和匈奴族供養人開鑿的少數民族石窟,如宜君縣福地水庫石窟、黃陵縣香坊石窟,以及一批胡服造像石窟,如富縣西王母洞、宜君縣彭村石窟和泰家河摩崖石刻。供養人和脅侍菩薩造像皆胡服圓領緊袖系腰,着長靴。北周石窟在南部黃陵縣寺灣懸崖有大窟1個,在北部榆林縣開光城下有小窟6個,神木縣虎頭峁有2個摩崖造像龕。造像方拙短壯,頭大頸粗,為民間造像風格,具有北朝晚期向唐代過渡風格的特徵。
隋唐石窟 陝北隋唐石窟較少。隋代石窟以佳縣劉國縣鄉隋大業五年(609)的玉泉庵為代表,系佛、道造像混合之石窟。長方形窟,洞口左右雕蹲獅、力士,門楣呈尖拱形,雕蓮花捲雲紋,富麗壯觀。門內壁上部為佛涅□浮雕,左右各雕束髮袒胸、握降魔杵之佛教護法金剛和戴冠長髯袒胸、握三股叉道教老者護法神,以及二脅侍菩薩。菩薩低花蔓冠,寶繒雙垂,方頤,微笑,頸圓如柱,瓔珞華麗,披帛和瓔珞由肩呈U字形下垂至足,裙帶如紳,亦呈U字形下垂至腹,形成腹足雙U字形。以菩薩為代表的石窟造像風格呈大塊方柱形造型,雄渾宏偉,身軀比例粗短,頭大,頸圓粗且長,為北朝石窟造像向唐代轉變之典型風格。
富縣石泓寺唐代造像
唐代石窟主要分布在富縣以南。其代表為洛川縣仙宮寺石窟,鑿於永泰二年(766)。方形平頂形窟,後壁佛壇上為三世佛,左右阿難、迦葉,兩壁八菩薩、二侍者。菩薩花髻,袒露胸臂,頸環瓔珞,臂着腕釧,披帛瓔珞由兩肩下垂至腿,下裙緊貼雙腿,如曹衣出水。面相豐滿,長眉,肌膚豐滿圓潤,上腰欹斜,富有青春的活力。造像自由運用貼泥條和淺階梯式與陰線結合的藝術手法,表現肌膚圓滑、衣裙透肌的真實感覺,配合華麗的火焰輪光,堂皇富麗。唐代民間小窟的代表作有:鑿於景龍二年(708)的富縣石泓寺二窟、銅川市金鎖關石窟和鑿於垂拱四年(688)的摩崖造型龕以及延長縣石佛村出土的一鋪石雕。石佛村石雕觀音菩薩像,身穿布衣,左手提淨瓶,右手柳枝搭肩,凝眸遠眺,儼然是在田間勞動之中舒腰直身遠望的陝北農婦的造像。力士形象則粗獷簡括,雙腿叉開,挺胸扭腹,張口瞪目,狀如吼獅,雖僅70厘米高,卻令人生畏。五代、北宋石窟 五代造像見於甘泉縣白鹿寺,系出自後晉天福(936~947)年間党項羌族工匠之手。北宋軍州石窟集中在延安地區,其開窟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分布之廣在陝北都是空前的。除南部富縣鑿於開寶六年(973)的大佛寺石窟、黃龍縣鑿於天聖十年(1032)的阿師崖寺石窟等外,大規模開窟造像都是在北宋和西夏長期地大規模戰爭期間,隨着城塞的修建發展起來的。它們的開鑿者除善男信女、過路客商外,大多是保衛城砦的兵馬鈐轄、指揮和下層弓箭手兵民,開窟造像起着穩定軍心、保衛城砦、保家衛國的作用。宋代的代表石窟為:子長縣北鐘山石宮寺(1067)、延安市清涼山萬佛洞(1077)、黃陵縣雙龍千佛洞(1094)、志丹縣呂川石宮寺(1087)、狄青城石空寺(1081)、安塞縣石子河石窟(1119)等。大窟多為寺廟形制,中心為佛壇,壇上前後並列八柱、四柱或左右屏壁、倒凹字形屏壁。造像多為三世佛、阿難、迦葉、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十六羅漢、天王等,四壁遍雕千佛或說法、涅□、金棺說法等佛傳故事。造像寫實並具有濃厚的陝北地方特色。延安地區北宋石窟造像風格可以概括為三類,即以王信、薛成、馮義、孫友、孫玉石匠班子為一派,他們開鑿的北部子長縣北鐘山石宮寺,風格渾厚質樸,厚重有力,重在形體,長於圓雕;以□州(今富縣)介端、介政、介處、介子元、介子用家族兩代石匠班子為一派,所鑿黃陵縣雙龍千佛洞和富縣馬蹄寺溝石窟,形體簡括,重在線的表現,長於結構宏偉的佛傳故事巨型壁雕;以王志為首的石匠班子所鑿的安塞縣石子河石窟、黑泉驛石窟,則兼兩家之長,風格細緻玲瓏,堂皇富麗。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工匠的藝術創造,成為中國北宋佛教石窟藝術的代表性作品。
唐代內遷現志丹縣、甘泉縣洛河一帶的党項羌族,後來成為北宋軍隊的蕃部、熟戶,在宋對西夏的戰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時佛教在党項羌族也甚為流行。紹聖二年(1095)保安軍開鑿志丹縣廟灣千佛寺,金皇統九年(1149)又於志丹縣狄青城石空寺造像,風格粗拙、簡括生動,與當地宋窟藝術風格迥異,男女供養人造像亦均圓領緊袖胡服系腰着長靴。
黃陵呂村北宋千佛洞石窟
金以後各代石窟 金代石窟代表為:富縣石泓寺(皇統六年)、延安市清涼山4號窟、甘泉縣老君寺崖墓石窟。元代石窟代表為:佳縣佛堂寺(1299)、富縣松樹溝造像群(1349)。金、元石窟形制、內容和造像皆因襲北宋石窟。 明代石窟群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區,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分布之廣,比宋代有過之無不及。其代表石窟為榆林紅石峽石窟群(1487),安崖鄉金佛寺石窟群(1605),神木縣的東山萬佛洞(1589),高家堡千佛洞、萬佛洞、虎頭峁伏智寺(1477),米脂縣萬佛洞(1558),志丹縣順寧大佛寺(1486)等。明代西北的政治、軍事、交通中心由延安北移榆林,設延綏鎮,置榆林衛,成為防禦河套蒙古的軍事重鎮的九邊之一。明代大規模的開窟造像是在防禦河套蒙古的戰爭中隨着城堡寨的修建發展起來的。榆林於成化七年(1471)置衛築城,成化二十三年就在城北長城鎮北台下創建宏偉的紅石峽石窟群,共27窟。雖然造像遭到嚴重破壞,但宏偉的規模和"榆關雄峙"、"威震九邊"等64方巨大的懸崖鐫壁,則仍充分顯示明代邊塞軍鎮石窟的特色。明代石窟形制繼承宋代,造像的寫實能力趨於衰落。內容多以佛教為主,又混合儒道,並滲入了民間故事傳說和民俗內容。藻井亦多以八卦為中心,環以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多層裝飾。民間雕刻藝術進入大型窟群,是陝北明代石窟的特色。另外,靠近內蒙古一帶的明代佛教造像,以長方條石稍事雕琢,再以陰線劃出五官、以平行陰線刻出服飾。這種北方民族的藝術風格,在中國歷代石窟中也是具有特色的。
富縣石泓寺金代雕刻清代以後除開鑿一些小窟和重修補塑歷代大窟造像外,已無大規模開窟造像活動。在中國石窟史上,陝北石窟無論是石窟形制還是造像風格都是自成體系的。
石窟萬佛洞
據史料記載石窟開鑿於北宋末年(宣和-靖廉即1119-1127)年間,明清兩代數次擴建。現存石窟22處且深淺不一,或獨居聳壁或洞穴相通,是陝北罕見的一組摩崖石窟,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後來石窟又被一些山林隱士所賞識,視為洞天仙境,稱為"小林屋"(林屋為全國十大洞天之九);石壁上尚有"小林屋"三字篆刻。據考證推測勒石於清乾隆年間即(1735-1799)年,由於年代久遠書寫人不詳。神路盡處,便是石室正殿,一年老長者微笑而立,直覺告知這位便是正殿的管理人員了。這裡的神靈一定很靈驗,侍奉的老者七十有餘,但對神路的恐懼幾近全無,笑呵呵的稱有神在保佑呢,讓我這位陌生的訪者,不得不心生敬畏!對神也一下肅然起敬了起來,儘管我是無神論者。
大雄寶殿當數萬佛洞石窟中最大的殿堂了,高距離地30米,進深11.7米,寬10.24米,洞高4.62米,正中的如來佛像高3.7米,周圍石壁和巨型方柱雕刻佛像近萬。窟頂有浮雕神龍、仙獅、福麒、天馬和八卦,花卉藻井圖案,石壁佛像群雕刻始於明嘉靖(1522-1566)年和萬曆年間,是由綏德衛和一些富甲送雕,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碑記清咸豐(1851-1861)年間有一次較大的維修。殿內有記事碑多座,其中兩塊置於與石室一體的兩石龜背上;感慨石窟打鑿人別具匠心的思維。這對石龜分置於石門兩側,馱背已有數百年;進得正殿朝佛膜拜時一定不要忘了要摸摸神龜,如身體哪有不適,摸摸神龜對應之處,虔誠出殿時,定會疾病全無神清氣爽,據說很靈驗的。"萬佛洞由迦藍護法殿(大雄寶殿)九天聖母洞、無量壽佛殿、觀音閣、白衣洞、靈王洞、地藏菩薩殿、福祿壽神殿、三星殿以及孫氏坐化娘娘廟洞等22個石窟組成"高錦戰老人介紹着,"萬佛洞寺廟大致形成於宋代,當時與西夏連年征戰,晚唐詩人陳陶在《隴西行》的詩句里就有"可憐無定河邊骨"的描述,就是指米脂及以北一帶。人民為避於戰爭,利用其險要的地勢,自然洞穴鑿窟避難,現仍留有棧道圓孔數十;無定河兩岸隨處可見的烽火台足以證明當年戰爭的頻繁。避難的人數多了,鑿開的洞穴有的便供上了保護神,期望神靈保佑平安,久之逐漸形成寺廟。初名萬福洞,到明朝嘉靖、萬曆年間(1522----1620)大雄寶殿佛像雕刻近萬,又名萬佛洞,漸成佛教聖地"。高錦戰老人估計是現在最了解萬佛洞歷史淵源的人了。在眾多石窟的南側有一個孫氏娘娘廟不得不提及。傳說塞外牧姑孫氏姐妹,徒步追趕被風吹散之群羊,忽遇一白須長者微賜奧妙能舉步輕雲,一日落於米脂孟家岔口時太陽已西斜,問一農夫:今天能否到達潼關,農夫用驚疑的目光看了看衣着象牧羊、操外地口音的這兩位姑娘回答說:"太陽快落山了,怎麼能走千里路呢。絕對不可能到達潼關啊"。大概是沒有接上口氣,這兩位初有點道行的姑娘,法力盡失,只好宿在此地。其妹秀英就在孟家岔修煉後得道成仙。姐姐桂英則抵萬佛洞使火工之役。時值萬佛洞正在擴建,工人數十,孫桂英一天忙於火工,夜晚還虔誠修煉。有時還給周邊的產婦接生小孩,催生、下奶、分娩醫治血迷等,使很多難產婦女脫險過關。久而久之這位本領高超、不分晝夜、隨叫隨到的收生婆(即舊時的穩婆)最受產婦的歡迎。接生孩子的美名亦愈傳愈遠。終於感動神靈賜其長壽為百姓造福;年近九旬時在娘娘廟原址坐化升天。人們為紀念這位和藹能幹不論窮富的接生婆,便在原地將她的遺體塑於像內,長年供以香火。故事雖是傳說,但孫氏坐化卻真,該廟雖已三易其容,但見到其真骨者甚多,一九九一年由米脂河西党家溝村彩塑師傅劉鎖重塑。並以農家老婆婆慈祥的面容展示人間,而今真骨尚在塑像內。時至今日求子保女的香客絡繹不斷,香火鼎盛;廟內的多塊石匾就是最好的見證。在側還存清書法家葉蘭在同治年間題字"神應"的石刻。萬佛洞多洞相連,巧奪天工,渾然天成。一些怪石之奇,景觀之險,無不謂之驚嘆,讓人流連忘返;登高遠眺,心曠神怡;心情豁然開朗忽然想起晉代的陶淵明,倒是感覺此處抑或是陝北的世外桃源!
日久天長世事滄桑,萬佛洞又迎來政通人和的時代。經26年不懈努力,遭到嚴重破壞的萬佛洞現已基本復修完好,當前萬佛洞已成為陝北著名的旅遊景點,二零零七年被列為榆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無論你走進米脂或將離開米脂時,萬佛洞都應去看看的,它能將久遠的關於米脂的故事和民間傳說如昨日再現,靜靜的講述給你聽。
第一石窟
鐘山石窟
鐘山石窟,又名萬佛岩、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石窟周圍,歷史上古塔林立,寺院延綿,古建成群,占地三百六十垧、僧眾五百多,是中國西北佛教傳播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石窟規模宏偉,氣勢壯觀,歷代香火不斷,有"人間勝地"之稱。一九八八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絕對保護範圍19250平方米,一般保護範圍440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80公頃。
鐘山石窟 釋迦牟尼橫三世佛過去世
在鐘山石窟當前保留完好的五處石窟(其餘的因地理位置低、被泥沙埋沒)中,最完整的是三號窟,窟內有大小佛像萬餘尊,人稱為"萬佛岩"。石窟藝術起自西晉,盛行數百年,至宋代已始衰落。而鐘山到宋代卻更為興盛,它不但繼承了唐代雕刻豐滿圓潤的寫實風格,而且在造型上更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是中國雕刻藝術的一大飛躍,成為中國北宋石雕藝術的代表作。
鐘山石窟 釋迦摩尼
釋迦佛的兩側分別侍立着左脅侍菩薩和右脅侍菩薩。尤其是未來世左側侍立的左脅侍菩薩,石帶當風,飄搖欲舉,有"東方維納斯"的美譽。而世的正前方,有一對對稱的觀音坐像,壇基的前壁下方,雕有十六羅漢的雕像。雕刻多以佛傳故事為主。所有石窟內的造像,造型逼真傳神,工藝精細、形象各異、栩栩如生、排列緊湊、場面富麗。其泥金彩繪雖歷經上千年,色澤仍鮮明如初。而最為人稱道的是所有造像都是就地雕刻而成,與石窟渾然一體,緊密相連,證實了石窟藝術"拓雕"的存在。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又在主窟的外壁上,精雕了道教老子及關帝的造像。清代儒教盛行,又將孔子的造像補雕其上,歷史上稱為三教聖人,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儒、釋、道三教合一。
鐘山石窟 左脅侍菩薩和迦葉
鐘山石窟內還保留完好的數十通碑、碣題記,既是書法佳作,也為研究考證鐘山提供了佐證。同時,鐘山石窟現存的山門、牌坊、蕭寺宮、七級密檐式磚塔、惠善法師浮圖塔,松岩法師浮圖塔,以及塔林、地宮、石崖墓群、禪室、禪院等,也都有很高的藝術和科學考察價值。可以說,鐘山石窟是人們研究千餘年來歷朝歷代宗教史、民俗風情、彩繪工藝、衣着裝飾與雕刻藝術和建築藝術的重要史料。
鐘山石窟 萬佛岩及清代磚塔
作為與敦惶對應的絲綢之路北線上的重要石窟群,隨着尚未開掘的一些石窟的清理與考古的深入,鐘山石窟可能還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但記者在三號窟內看到,由於風化和自然的侵蝕,釋迦牟尼橫三世佛背後牆壁上原來雕刻的佛像已經完全消失了,兩壁上的佛像也已經開始風化,而透過牆縫所看到的隔壁石窟已完全沒有什麼有價值的雕刻存在了!據工作人員介紹,三號窟開放後,風化速度比原來被封存時有所加快,而我們的科技手段還不足以阻止風化的進程。那麼,如今被開發出來供遊人參觀的"萬佛岩"與尚不知所蹤的其他石窟比較起來,究竟是幸或不幸呢?
石窟藝術
珍貴資料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佛教藝術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簏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反應生活
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它所創造的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它不能割斷與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聯繫,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生活,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景象。這應該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所屬景點
評價
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位於陝西省子長縣鐘山南麓的鐘山石窟,始建於東晉太和年(公元366年),歷經千餘年鑿建而成。鐘山石窟共有18個石窟,開掘的是整個石窟群中的5個,其中以中窟規模最大,內有大小佛像1萬餘尊,故稱"萬佛岩"。鐘山石窟被中外專家譽為"全世界罕見的石窟"、"中國第二個敦煌",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不斷增多的遊客
鐘山石窟始建於西晉太和年間(336-370年),其歷史比中國的四大石窟還早,是中國最早、世界罕見的石窟群,其藝術價值可與西方美神維納斯相媲美,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第二敦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區包括鐘山石窟、蕭寺宮、石窟寺磚塔、惠善大和尚浮圖塔、松岩大禪師浮圖塔五部分,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現已挖掘出的石窟內石佛像數以萬計,且都是連石雕刻,其手法細膩、形態生動、鬼斧神工,堪稱國寶。1980年以來,國家多次對鐘山石窟進行整修,現已初步建成公園式的古文化旅遊風景區。石窟已被列為延安市重遊產業開發項目,慕名而來的海內外遊客逐年增多。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陝北竟有6座穿越千年的石窟,藏着殿堂級的人文風光!! , 搜狐 2017-12-04
- ↑ [陝北石窟 子長鐘山石窟 ] , 新浪網 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