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爾頓
阿普爾頓英國物理學家。1892年9月6日生於英國布萊德福,1965年4月21日卒於愛丁堡。1913年取得劍橋大學學位,1924年後,先後在倫敦大學、劍橋大學任教。
科學家是一個泛稱,廣義上指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定義的專業類別貢獻者。狹義的定義是指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兩大類[1]。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2],達到了一定的造詣,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均可以稱之為科學家。被稱之為科學家的代表人物有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和中國的農學家袁隆平等。
目錄
基本內容
阿普爾頓(Appleton,Edward Victor 1892~1965)
1939~1949年任英國科學和工業研究部大臣,此後任愛丁堡大學校長。阿普爾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入伍,從事無線電工作。戰後在M.A.T.巴內特的協助下,通過相距112千米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利用發射機的慢調頻產生一系列最大和最小的接收信號,直接測量地球上空反射電離層的高度,從而在1924年證實了英國A.E.肯涅利和O.亥維賽1902年假設的電離層(E電離層,高110~120千米)的存在。1926年他又發現F電離層,稱阿普爾頓電離層,為此獲得了194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阿普爾頓在研究過程中採用垂直探測法,並且應用和改進了美國G.布賴特和M.A.杜福1925年研究的脈衝技術,對通過陰極射線管記錄的短持續時間脈衝信號的回波效應進行了觀察。這些技術對於以後雷達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視頻
阿普爾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樣的人稱為科學家,糗問,2020-06-06
-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豆丁網,2015-09-02